读《神曲》有感

《神曲》是由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所创作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新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伟大的作品,但丁一生的经验包括爱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映其中。《神曲》的外壳虽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现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谈论的是国家的兴衰,听他们倾诉自己的悲苦哀怨,揭露他们的丑行劣俗。

《神曲》被奉为经典,代表中世纪最高文学成就。但丁生活于13世纪后叶及14世纪初,当时意大利政治分裂,教皇派和皇帝派激烈争权。但丁出身城市小贵族,从小饱读诗书、研究哲学,年轻时参加政治斗争,曾任执政官、议员,后触犯当局被判死刑并长期流亡国外不得回乡。但丁游历欧洲,看到意大利、整个欧洲及基督教世界纷争混乱,以揭露黑暗现实,唤醒人心,探索祸乱根源,为意大利找寻政治和道德复兴之路为己任。但丁为此创作《神曲》,共100篇诗歌,含序言及《地狱》、《炼狱》和《天国》各33篇,讲述但丁本人幻游三界所见所闻,通过历史和当时重要人物在三界遭受与罪过相应惩罚及在天国庄严景象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神曲》以通俗意大利语写成,是文艺复兴先驱,体现人文主义色彩,开启新时代文学先河,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书共100章。基本情节架构看似简单: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托付,带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罪人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受不同的惩罚,另一些罪人则在净界里努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出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地位,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过失作一番告白后,亲自引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

在地狱、炼狱、天堂中,各色人等被但丁按照阶级的宗教观和民族观分为三六九等。最高等级的是已在天堂的圣徒阶层,如圣约翰、圣雅各、圣彼得、圣托马斯等,他们死后升上九重天,离上帝最近。次等人死后进入炼狱,他们罪孽较轻,能够通过火来净化,在涤除傲慢、嫉妒、忿怒、怠慢、贪财、贪食、贪色七宗罪后,也可以升入天堂。

下等人只能进入地狱了。因这类人很多,获罪的原因广,因此地狱系统也很复杂。但丁形容地狱犹如倒立的山峰,分九层,每层有十个直抵地心的深渊。负一楼住着善良但未受洗的人,如荷马、泰勒斯、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芝诺、西赛罗、维吉尔、贺拉斯,等等。他们活着的时候,基督还未降临,当然不能蒙神恩,天堂没有他们的位置。但丁又不敢判他们有七宗罪,只好委屈他们在这候审了。

负二至负七住着耽于色欲的人、暴饮暴食的人、浪费吝啬的人、愤怒怠惰的人,以及异教徒。如帕里斯、海伦、克里奥帕特拉之流,他们遭受着狂风吹袭、泥泞风雪、水泡火烤的惩罚。负八层主要是教会中的腐败分子。他们假宗教之名行罪恶之实,如教皇尼古拉三世、卜尼法斯八世、克勒芒五世等。但丁认为“世界向来有两条道路: 人世的道路和上帝的道路”,“宝剑和牧杖连接在一起,必然走上邪道”。宗教权与世俗权不分是造成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根源,希望能够出现强有力的世俗君主,重现查理曼大帝神圣罗马帝国的时光来对抗教皇的统治。负九层是但丁最痛恨的阶层。犹大背叛了耶稣,布鲁图背叛了凯撒,这样的罪孽在但丁看来不可饶恕,就让他们被撒旦咀嚼着。

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广泛地、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况的映射,天堂是人类梦想达到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须经历的苦难。但丁希望人能认识自身的罪恶,改过自新,去达到理性天堂的净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神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