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短短半年,社会热点事件频频牵动着我们的心弦,江歌遇害案,滴滴遇害案~~,我们在这些事件中被各位大V观点所裹挟,被大V煽动,我们自己思考过背后的原因吗?大V的观点是对的吗?我们没有想过。我们一次次毫无主见成为路转粉,我们自己从未生产过观点,我们只会做的观点的搬运工,让片面观点肆意蔓延。
那么如何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和判断力,所有人都会说,培养批判性思维,只要有了批判性思维,你就不会再人云亦云,你就有自己的观点,批判性确实是最重要的,但要有个前提条件——此领域你有所了解。
假设你具有批判性思维,但你对这个观点毫不了解,你能思考的了吗?就更别说批判性的进行思维了,所以今天我们假设对已了解的知识进行批判性思维,最能展现你批判性思维的就是提问,最快的学习方式也是提问。
那么,如何提问呢?就是我所要告诉大家的。
先普及几个知识点,大众的典型思维模式有两种,分为海绵式和淘金式,都是接受式的。
海绵式:对所有内容呈现不加选择的接受。 淘金式:相对主动,会对呈现的内容加以选择。
这两种思维都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使我们习惯于接受。就像我们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对老师讲解的疑问提出问题,而不会对知识提出疑问,其中自然也有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己自信程度。这些也要靠批判性思维。
那么,拥有批判性思维就万事大吉了吗。其实不然,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也会走进一个误区,陷入强势批判性思和弱视批判性思维之中。
强势批判性思维:过分信赖自己的某一关键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比如,爱钻牛角尖。 弱势批判性思维:以压制对方为目的,这种思维不能增长见识,而是为了让他人服从。
大众常常自陷于价值观的堡垒而妨害了真正的思考,这是非常害怕的。就像在网上网友互怼,黑粉之类的,这些于我们而言有任何意义。不同的价值观,何必强融,我们不停的争论,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这其实就是一种不自信且自恋的表现。
而我们保持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寻找更好的结论,做出更合理的决定。而不是为了捍卫我们的观点。
针对问题本身提问
我们首先从观点本身出发,找到对方观点的漏洞和错误。
1.论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论题指的是对方在一开始就会亮明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阐述是什么,对现象还原,属于描述性论题,另一种阐述应该怎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属于结论性论题。
结论是围绕论题,层层推理得出的论断。
2.理由/论据是什么?
只有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才能判定结论的价值。
3.有没有意义不明确的,存在歧义的词汇?
比如:幸福感,幸福感每个人感知层次是不一样的,对一些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对有些人来说,轰轰烈烈才是幸福。
4.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先检查理由,在检查理论,最后发现假设。通常所言的默认事实假设。
比如说:女性穿着暴漏是被害的主因。穿着问题只是一个人的审美问题。
如何针对论证问题
1.分析推理过程有没有谬误?
检验分析推理论证的核心原则是,看验证是否从客观事实论据出发,唯一服务于结论。
2.论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直觉,个人经历,经典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等等,这些在论证过程中都可以充当论据,但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检验这些事实依据是否可信。
特别现在鼓动着动不动就拿一段数据说话,但你要提问的是,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可信度。
3.理由可替代吗?相关性能当作原因吗?
只有论证的理由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说明理由是有说服力的。
如何进行总结性提问
分析完了论点,论题,结论,也分析了论证过程,在最后,还需纵观全文,重新审视认证过程和结论与论题的匹配度,进行总结性提问。
1.有什么重要信息遗漏了?
在看完文章之后,我们应该重新检视,文中是否遗漏了关键信息。
2.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所有的结论成立都是有条件的,在论证结束时,应该重新检视作者的结论,看还能得出那些结论。
对一个问题能做出以上的审视,一个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过程就算结束了,当然,一个问题能在这样的思维之下审视,你就能得出自己的观点,在各种信息爆炸,标题党,利用舆论制造热点的时代,不变成那墙上芦苇,随波逐流。
各种热点的炒作都是有人看见了市场,专门生产这种知识舆论,吸引流量,但作为读者,我们不能被这种蓄意为之所祸害,我们要批判审视。我们不做那个只凭一脑子热就冲上去的人,我们要质疑,要拿出小时候跟父母顶撞的气魄来质疑,一个有思想的人凭借的就是批判性思维产生了多种思考方向,来充实自己。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早期需要强行培养,就像质疑一样,强行给自己建立一个思维模型,应对所有的事情,用着用着,它就会刻在你的脑子里,你在以后的思考中就会在无形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