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至至之,人天之意通于天,即人能够感应时势几微变化,修辞与修道近似,言为心声,让人了解你的诚意,还是要靠语言,所以要通过锤炼自己的语言来修正自己意念的实化过程。心通物之元气要精心保持畅通、不断积存,甚至夜里都不要休息的“夕惕”也可以理解为夜里都不可以大意,不可以让白天聚集的气息泄散,如《孟子·告子上》:“牯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也就是说,人需要用意持守努力精进过程当中聚集的气息,不可松懈,不可大意。可见,实化自己意念的过程如一个聚气的过程,是一个努力学习,反复修养自己、淬炼自己心意的过程。意念进退的分寸在反复实化自己意念和反身状态的反思过程中。在这个过程里,人在意念的修为当中,要培养先见之明,让意念顺时而动,领悟到先机之所在,甚至可以于未发之中控制意念的实化过程,于意念发动之前不让邪念得以实化。

德与业皆意所生,进德修业、崇德广业而成盛德大业,皆意念修为生生而成。意念之“进”与“修”决定君子成德立业之规模与魄力。“忠信,所以进德也。”忠信就是诚心实意,诚心实意是在意念发动处真诚实在。人的心意发动之处,虽从一窈冥之境生起,却需要时刻保持真诚实在方可。“修辞立其诚是说心意之发动要与言辞相符,实化心意之发若合符节,以最恰当的言辞来表达心意发动的分寸。在这个意义上,对言辞的控制力就是对意念控制力的直接表现。《中庸》说:“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文言》乾卦九二爻说“闲邪存其诚”,讲九三说“修辞立其诚”,都是要在意念发动与言辞的修饰之间找到最完美的分寸。


你可能感兴趣的:(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