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是那个焦虑的妈妈吗?

妈妈是孩子心里的超级大魔法师,给孩子唱歌跳舞,讲绘本,演戏,做好吃的食物,喂他吃饭,一起洗澡,带孩子去户外玩耍,有妈妈的地方,孩子就会安心。正因为想让孩子安心,健康成长,有些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里开始焦虑:孩子大运动发育落后怎么办?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孩子手指精细动作不擅长怎么办?孩子说话晚怎么办?孩子夜奶频繁怎么办?孩子体重低个子矮怎么办?孩子内向怎么办?孩子打人怎么办?等等。

焦虑是一种恐惧,正常的恐惧是人的本能,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正常的焦虑能提醒我们注意生活里危险的情况,来保证我们的生存。那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盛极必衰,强极则辱,乐极生悲以及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担心孩子某方面的事情担心的经常睡不好觉,总是很紧张,不能放松下来,时刻绷着一根弦,易怒,觉得孩子不爱吃饭,不开朗,不活泼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把孩子照顾好,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指责自己,攻击自己,对家里的其他人,比如孩子爸爸和家里老人横加控制和指责,跟孩子有关的大事小事,必须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不能忍受一点点养育孩子路上的意外和不同等等。

嘿,如果你是这样的焦虑的妈妈,希望看了这篇文章,能不那么焦虑,能轻松一点跟自己相处,跟孩子,他人相处。

乍一看,过度焦虑的妈妈,心里所想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养好孩子愿意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努力。那这种行为和心态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儿童观呢?跟洛克的白板论一样的儿童观,洛克认为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性格均由经验塑造,支持教养比天性更重要。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奖惩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妈妈会因孩子的成长不如自己的预期,就开始焦虑,怀疑,自责,也是过分夸大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同时也没有看到孩子是自己成长的主体,孩子有能力为自己的成长做出贡献。举个例子,有些父母焦虑孩子不好好吃饭,没有朋友,不学习,没出息,自己却整天吃喝玩乐,不求上进,他们却不能接受孩子跟自己一样。反过来,这些父母如果一改自己不求上进的生活方式,把平时用来追剧刷朋友圈抖音的时间拿来学习,自我提升,孩子是否就能如父母所愿,好好吃饭,睡觉,学习呢?也不一定啊!

之前也说了每个人从出生都带有不同的基因蓝本,根据这套蓝本形成本能与外界互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那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我们来看看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的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把自然环境分为了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和时序系统。最里层的圈是微系统,指与孩子交往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同伴,学校,老师。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个环境几乎就是爸爸妈妈和家里的老人。第二个圈是中系统,指各个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比如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父母与孩子老师的关系,孩子的同伴与他们父母的关系,老师的关系等。第三个圈是外系统,指不直接与孩子互动但却会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的系统。比如父母的工作,报纸媒体,社区,父母的社会网络等的影响。最外圈是宏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习俗和资源组成的系统。图片右边有一条带箭头的虚线,是时序系统。指环境并不是固定的,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个变化可以是外部环境带来的也可以是个人自身创造的。

很多人家里现在都有2个孩子,用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一下二宝对大宝成长的影响。微系统里,二宝出生之前,爸爸妈妈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大宝,大宝的很多需求也能被爸爸妈妈及时满足。可能大宝的外在表现就是爱笑,不爱哭闹,安全感足,易安抚,易沟通。爸爸妈妈也认为大宝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天使宝宝。那二宝出生以后,尤其是妈妈,陪伴大宝的时间会明显减少,对大宝的关注也可能没有以前及时,细致,大宝可能会没有以前情绪稳定,安全感会少一些,外在表现可能就会有更多的哭闹和行为上的退行,对父母来讲就是没有以前听话懂事了。那也会有另外一种情况,父母给了大宝很好的安全感和引导,让大宝知道,虽然有了弟弟妹妹,自己依然是爸爸妈妈最爱的独一无二的大宝,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到来而减少,那大宝对于有二宝的事情,就能过渡的顺利一些,把二宝看作朋友而不是抢走爸爸妈妈爱的敌人。

那在中系统来讲,家里老人,爸爸妈妈跟小宝的关系如何?大宝和小宝的关系如何也会影响他和同伴的关系。大宝的同伴们里,家里是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他的同伴跟家里另外一个孩子的关系如何?跟他们父母的关系如何?也会影响大宝的人际交往,各方面表现。如果家里人在两个孩子争抢玩具呀,生活用品的时候态度是,大宝必须让小宝,因为小宝小。那大宝可能就会对小宝产生敌意,会把这种不满发泄到小宝或者 同伴身上,也容易没有自信,进而影响自尊水平的发展。那反过来,如果家里人的态度是,划定好哪些玩具,物品是大宝的,哪些是小宝的,哪些是公共的一起使用的,遇到两个孩子争执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在生活里,多给大宝一些权力和鼓励,做二宝的榜样,在照顾二宝的一些事情上,父母也听听大宝的意见。大宝有可能在学校里也会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信赖的班干部。

在外系统来讲,父母是双职工的话,那照顾两个孩子生活起居的多半会是家里的老人,老人对孩子的养育方式跟父母肯定会有不同,孩子在性格形成时期是会认同父母多向父母靠近还是向老人靠近呢?父母所在的公司是否有家庭日,是否允许带孩子上班?如果因为有了二宝,家里老人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忙不过来,妈妈不上班,跟老人一起在家照顾孩子,家里的收入减少怎么办?本来养一个孩子,大宝可以上价格更昂贵的私立幼儿园私立小学等,因为有了二宝,大宝可能就不能去价格昂贵的私立学校了。父母所在的社区是否给育儿带来一些便利呢?比如是否有托育中心?父母是否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在腾不开手的时候,能帮忙照顾孩子?

在宏系统来讲,国家以前的政策是计划生育,像我是80后,我和我身边的绝大多数朋友,家里都是一个小孩。然后近几年,国家开放二胎政策,才会有二宝的到来对大宝成长有哪些影响的这个假设。那虽然二胎政策开放了,那一对夫妻的经济收入,家里老人的观念,是要一个孩子好还是两个好,身边已婚未婚的朋友,有娃没有娃的朋友,对2个孩子好还是一个孩子还是丁克好的观点也会影响这对夫妻的决定。社会里的各种育儿观念,也会影响到父母持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影响大宝的成长。

在时序系统来讲,如果是我们这一代,那几乎不会出现二胎的事情,因为国家政策不允许啊。是到了近几年才有二胎政策,才有一个家庭生2个孩子的可能性。那二宝在大宝几岁出生,两个孩子相差几岁,对大宝来讲影响都是不一样的。那妈妈在多少岁生大宝和二宝,从身体到精神层面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影响。父母是否离婚,孩子几岁时离婚,父母是否去世,孩子几岁时去世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一个人的成长是各个系统之间合力促进的可能性。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否一致,是否跟孩子的天性能相互辉映,一路向前还是各自拉扯,进程缓慢。这得靠父母在养孩子的过程里,不断观察,尝试,调整,再观察再尝试 ,调整。

焦虑的妈妈,可以把自己身上的担子卸下来。看到一个人成长起来的多方面因素,成长的连续性和高度的可塑性。这样的儿童发展观比那些动不动就开始,你看这娃都3岁了还不会自己刷牙,5岁了还不会算术,以后可怎么办?小时候就这么不听话,长大一定不听话叛逆。这类固化的发展观更符合人类成长发展的规律。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唯一且起决定影响的因素啊。父母可以用生态系统理论,去回看一下自己成长过程里各个环境对自己都有哪些作用和影响,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可以在各个系统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今天了解了生态系统理论,可能有些妈妈会觉得“树大自然直”,既然孩子的成长有这么多影响因素,那不重视家庭教育,好像也行。有些妈妈可能更加焦虑了,想把各个影响因素都攥在手心里,尽自己全力去把控每一个可能性。我们一开头就说了,过犹不及。养孩子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事情,这样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和价值观,才是焦虑的元凶。我一直在强调养孩子要从整体着手,先看到整个森林,不要纠结一棵树长的直不直,高不高,茂不茂盛。人和环境共存共生,先把土壤培育好,孩子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路线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嘿,你是那个焦虑的妈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