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的爱:《你好,李焕英》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

普通人的生活是惯常的细碎和缺乏控制力。

李焕英也可渴望“成功”,也羡慕“富贵”,盼望女儿有“出息”。

贾晓玲肯定也和所有孩子一样,从一出生就被寄予希望,但是又在父辈的经验里重复着习得的生活模式和习惯。父母的随性、善良肯定让贾晓玲不紧张,但是学校的成绩评定不会宽容她。

于是被寄予厚望的孩子,依然是不上进、不聪明、不懂事、不优秀……,因为他毕竟不生长在别人家,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人可以有伟大的梦想

有理想的人从少年到青年,一定做过几个梦,他们想改变世界、他们想成为成就非凡的人,他们希望改变普通和平庸成为父母的骄傲……

可是,又有几个孩子能找到梦想的方向,并相信自己,可以为梦想坚持?很多时候,一直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甚至一直没有开始行动,然而来不及的时刻到来了。

比如贾晓玲,想要成为妈妈的骄傲,却无法再实现,因为这个梦想缺少了一个必要条件,妈妈已不在。

如果接纳不是一种无奈

当你没有选择权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如果事情不是这样该多好!”,但是当你有选择权的时候,说不一定你还是会继续走现在的“老路”。

我相信,在贾晓玲一次次被学校和老师否定,李焕英一次次“丢脸”的踏进学校校门的某一刻,她肯定也想过“要是我没有这个女儿该多好!”

然而,当她有机会去选择“失去”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依然会用尽一个母亲的全部去保护她,去爱她。

做为一个母亲,我百分之一百的肯定我自己不想去换掉我的孩子,即使他不听话和惹祸的时候我再生气。

然而,孩子会不会认为妈妈和世界的眼光一样,会嫌弃不那么优秀的自己?

能够看清才能释怀

贾晓玲的“梦境”是她的治愈。

父母常把爱放在心里,却可以轻易的表达出不满、伤心和痛苦。

孩子很多的时候会以为自己成为家里不成功、不富贵……的原罪:"如果不是我,妈妈会不会更开心?如果不是我,妈妈会不会成为xxx"。

为了成全母亲,贾玲决定牺牲自己,可以用生命换取母亲的快乐,谁说只有母爱让人动容?

双向奔赴的爱

《你好,李焕英》2/3的篇幅根本和感动没有关系,现实中一地鸡毛的日常,以及“穿越”后女儿帮助母亲获得幸福的乌龙事件。

每每观众会大笑,如果这就是影片的全部,相信这部电影会是部不错的快餐贺岁喜剧。

然而,你以为的车祸后的悲伤到来的时刻,母女俩反而去到了快乐的过去;你以为是女儿在成全母亲的作为,实际却是母亲和女儿双向奔赴的爱呀!

母亲可以轻易的看破自己的孩子,她们不动声色,她们去成全。

影片是对贾玲的治愈,她在电影里原谅自己,为心中母亲的印象披上金光,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遗憾中获得平静。

PS:

要说《你好,李焕英》有什么美中不足,其实不是没有男主角,而是男性的角色都只是符号。我倒是觉得如果情节中再多些与父亲交织的日常和情感互动,会比现在呈现的李焕英与沈光林的牵绊更深刻。

总而言之,虽然在影片上线如此之久才跑到影院去贡献票房,但是幸好一切都不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向奔赴的爱:《你好,李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