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巨头们的站队之殇

从去年以来,AT两家频繁“瓜分”线下零售巨头。时间进入18年,“瓜分”速度似乎有增无减。在4月12日的重庆数字经济峰会上,华润宣布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中国TOP5商超,已经全部完成了站队。

焦虑感,对于线下零售巨头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仿佛这个时候,不抱上一只粗壮的大腿,就会面临生存的危机感,与时代的脱节感,与消费者的距离感。

然而,即使抱了一只大腿,这些零售巨头们,就安全了吗?那倒也未必。本文不讨论站队A与T孰优孰劣,我们从这些零售巨头们,能从A和T身上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说起。

从生意的角度来讲,好处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好处是流量增值,也就是常说的引流。既可以是引流到实体门店,也可以是引流到线上的电商平台旗舰店。在这个全渠道的年代,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已经很难分割清楚。第二类好处是提升转化率。可以理解成在相同单位流量的情况下,转化率越高,销售额也就越高。提升转化率的方法,尤以精准营销为代表,以满足不同客群的个性化需求。也许你会说还有第三种好处,比如降低成本。但我相信,这些零售巨头们应该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要选择站队的。

业务增值=流量增值*转化率提升

流量增值,自然人见人爱。但如果说零售商跟AT合作了,就能一直坐拥AT带来的巨大流量红利,这只能说是短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早期的淘宝卖家为啥能赚大钱,现在的淘宝卖家,为啥却只能生存在夹缝中?是后来的淘宝卖家技不如人吗?当然不是。一开始淘宝卖家就没那么多,平台为了成长,各种优待扶植政策。后来卖家多了,各种平台的约束限制政策就出来了。同样的道理,能借助AT获得流量红利的,必然是早期傍上大腿的那些人。等到傍大腿的人多了,你要获得流量红利,不是说完全不可能,至少也是要付出一些代价,而且代价只会越来越大。所以从一个长远的角度看,流量增值的意义,会无限趋近于零。

转化率提升,这就不得不提到AT的大杀器——大数据能力。家乐福中国区VP兼CMO余莹提到,在一次营销活动中,通过小程序千人千面,推送给十万个妈妈会员,目标客群的月家庭开销一万五以上,结果是其中的34%到店消费,客单价达到1069元。稍加计算,这次活动的营收在3500万以上。确实,AT在大数据赋能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曾经在与AT系某部门的一次交流中得知,AT在对用户做品牌精准营销投放时,不仅是利用了消费者在该品牌的数据记录,更利用了该消费者在其他品牌、其他渠道的数据记录。所以,只要荐品的算法不要太烂,当然要比单企业自己玩的效果要好。可问题是,这些用户数据的全景,只会掌握在AT的手上。换句话说,零售巨头们从AT那里拿到的,就是个黑盒子。所谓的大数据赋能,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

不站队,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家的新玩法层出不穷,你却看不懂、玩不了。站了队,又有种如梗在咽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如今零售巨头们的站队之殇。

你可能感兴趣的:(零售巨头们的站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