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三十二】诗词创作宝典——周文彰会长金句12则

周文彰会长在科创委成立仪式上发表演讲

中华诗词学会组织全国诗人写的《百年诗颂》已经出版,写的就是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历程这样一个重大题材。

如果更多诗人都这么去做了,那么我们的诗词作品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身边的人物和现象上,可能会更加贴近时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触角。

一首诗词16个字、20个字、28个字、56个字、100个字……,如何把选定的题材刻画得惟妙惟肖、动人心扉、夺人眼球,这是我们必须要下的一个苦功夫。

不少人说过写诗要少用成语;一个成语,合乎题意又合平仄,用来确实省力,但艺术效果却不一定好。

我们还要杜绝标语口号,因为标语口号不合乎诗的审美要求。日常俗语也要慎用,因为它们太“平”,有的太“俗”。

如果反复“炼字”,反复琢磨推敲,这肯定是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切入点。

如果代表时代特色的“新词”不能用而要用“老词”去代替,那么若干年以后,后人怎么判定这些诗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写的呢?

我们现在经常通过《诗经》、通过苏东坡等人的诗词研究那些遥远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风俗民情,因为《诗经》、苏东坡等人的诗词大量使用了他们那个时代的词汇。

诗词写作教程一类的书不知大家读过没有?最好精读一两本,这是诗词创作理论。虽然懂得诗词创作理论不一定就能写好诗词,但创作诗词是需要理论指导的。

有无意境,成为诗词是否精彩的重要标准;不同的意境,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好的意境呢,让你赞不绝口,让你爱不释手,让你陶醉其中。

如果没有意境,诗词题材选得很好,用词也有时代性,表现手法上也做了一番变化,但没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意境来,诗词也就索然无味。

最近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带着学生朗诵一首苏东坡的《定风波》,这事在网上火了,苏东坡的这首诗也火了。

苏东坡的案例给我们树立了鲜明的榜样。我们在选好题材之后,就要在创作出什么样的诗词意境上下功夫、动脑子。

我为了治腰痛坚持游泳,写了一首绝句《泳池》,尾句先是“多姿竞咏葆青春”,总觉得俗就放下了,很久以后突然冒出一个“秀”字,男女老少“济济一堂”,是在“多姿竞咏秀青春”啊!感觉诗味立马就起了一点变化。

所以,诗稿初成,不要急于出手,把它放一放,过若干天再来看看,可能会发现原来的不足,就有了修改的路子。如果让它沉淀沉淀,摆上一二年之后再来看,可能又会从旧作中看到新的问题。

诗人之间,结交一二挚友,把作品相互发一发,真心实意地征求意见,有时给你改一两个字,诗味诗意就会不一样。

一位著名诗人祝贺中华诗词学会五代会召开的五律,写成之后,发给多位同仁,要求大家提意见。最后他对这些意见认真地作了回复,讲了吸收和不吸收的思考,写得清清楚楚。他写诗很有名,功底也很厚,还这样征求意见,追求诗的完美,值得我们学习。

王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他是半天临摹半天创作,临摹就是临摹经典书法作品。这样一个书法大家还坚持临摹,值得我们效仿。

我们学诗词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熟读”然后下笔,会受到很多启发,也会有修改的路子。

拾壹

古人作品,一直传承到今天,经久不衰,就成了经典。经典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多读经典是我们一个永久的基本功。

古人留下了大量经典诗词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从中吸取灵感。

我们要把读经典作为打牢诗词创作基本功的必修课,每天都能读几首诗词经典,反复咀嚼,从中体悟,从题材、用词、手法到意境来学习领会。

拾贰

我们天天都在生活当中,还要深入生活吗?真的需要。

写生活就要熟悉生活,写普通百姓就要深入他们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写出来的诗就会更加靠谱、更加贴切。

以上十二段话摘自周文彰《努力提高诗词创作水平——在内蒙古诗词学会座谈时的讲话》(2022年7月3日)(原载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编者有改动)

                                                                                                              (专刊主编 王晓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教三十二】诗词创作宝典——周文彰会长金句1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