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与服务治理

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和服务之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相互沟通(通常是HTTP或RPC).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的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的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另外,应尽量避免统一的、集中的服务管理机制,对具体的一个服务而言,应根据业务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言、工具对其进行构建

为什么需要微服务

因为传统的单体应用,在功能越来越复杂后,存在一些天然缺陷:

  • 代码臃肿,应用启动时间长
  • 回归测试周期长,修复一个bug可能需要对所有关键业务进行回归测试。
  • 应用容错性差,某个小功能的程序错误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宕机;
  • 伸缩困难,单体应用扩展性能时只能整个应用进行扩展,造成计算资源浪费。
  • 开发协作困难,一个大型应用系统,可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开发人员,大家都在维护一套代码的话,代码merge复杂度急剧增加。

微服务架构 vs 单体应用 优缺点

优点:

  1. 提升开发交流,每个服务足够内聚,足够小,代码容易理解;
  2. 服务独立测试、部署、升级、发布;
  3. 按需定制,资源利用率高,每个服务可以各自进行扩展,而且每个服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部署到合适的硬件服务器上;
  4. 每个服务按需选择接受服务的实例个数;
  5. 容易扩大开发团队,可以针对每个服务组建开发团队;
  6. 提高容错性,一个服务的内存泄露并不会让整个系统瘫痪;
  7. 新技术的应用,系统不会被长期限制在某个技术栈上;

缺点:

  1. 微服务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
  2. 开发人员要处理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
  3. 服务之间的分布式通信问题;
  4. 服务的注册与发现问题;
  5. 服务之间的分布式事务问题;
  6. 数据隔离再来的报表处理问题;
  7. 服务之间的分布式一致性问题;
  8. 服务管理的复杂性,服务的编排;
  9. 不同服务实例的管理。

服务治理:为了解决微服务架构带来的问题

  • 所谓“治理”,字面上包含了对被治理对象的问题梳理及改进优化的意思。服务治理是IT治理的一部分,它重点关注服务生命周期的相关要素,包括服务的架构、设计、发布、发现、版本治理、线上监控、线上管控、故障定界定位、安全性等。
  • 在服务的架构体系中,由于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使用者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甚至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并由不同的团队开发和维护。团队的协作和服务的协同,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协调工作越多,复杂度越高。任何事物,一旦有了复杂度,伴随着就有了治理的需求,通过治理,为协调工作立规范、打基础、并时时监控,不断优化协调的效率,以期降低复杂度,规避风险,这就是服务治理的由来。
  • 服务的治理既要进行线上的治理,也要进行线下的治理,通过线上线下两大维度进行治理指标的采集,并把它们统一汇总到指标中心,进行综合的汇总、聚合、分析,获得对服务的客观度。
  • 这些度量指标中,有相当一部分线上的性能及异常指标会被转化为运维事件,一旦触发我们预先设置的阈值,就会更进一步转化成“管控指令”,并通过调度中心下发,进行服务的弹性伸缩、扩容缩容等资源调度操作,或者进行服务的限流、降级、容错、路由调整等管控操作。
  • 另外一部分度量指标,包括架构、开发、测试、运维、过程协作效率等指标会通过治理委员会(泛指,治理成员的集合)进行人为的深入分析,并制定出治理决策,这些治理决策会通过相关的过程优化管理措施进行落地。这样,通过服务的度量、管控、管理这三大举措,就可以构建起一个三位一体、围绕服务治理的闭环体系。

微服务有哪些问题需要治理

  1. 服务注册与发现。单体服务拆分为微服务后,如果微服务之间存在调用依赖,就需要得到目标服务的服务地址,也就是微服务治理的”服务发现“。要完成服务发现,就需要将服务信息存储到某个载体,载体本身即是微服务治理的”服务注册中心“,而存储到载体的动作即是”服务注册“。
  2. 可观测性。包括 监控、日志、调用追踪,调用拓扑关系等。微服务由于较单体应用有了更多的部署载体,需要对众多服务间的调用关系、状态有清晰的掌控。
  3. 流量管理。由于微服务本身存在不同版本,在版本更迭过程中,需要对微服务间调用进行控制,以完成微服务版本更迭的平滑。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流量的特征(访问参数等)、百分比向不同版本服务分发,这也孵化出灰度发布、蓝绿发布、A/B测试等服务治理的细分主题。
  4. 安全。不同微服务承载自身独有的业务职责,对于业务敏感的微服务,需要网关对其他服务的访问进行认证与鉴权,也就是安全问题。
  5. 高可用。使用熔断限流降级等方式,来应对服务不可用带来的各种风险。
  6. 控制。对服务治理能力充分建设后,就需要有足够的控制能力,能实时进行服务治理策略向微服务分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