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度过漫长的岁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个名字听着特别庞大,同时也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门课是什么?若言是社会学、心理学、社工概论或者实用性强的社会调查、小组工作等等学科,我们或许可以从名字得见一斑。譬如社会学明显就是研究这个社会的学科;而实用性强的社会调查则是对于培养我们阅读文献、撰写调研报告等等方面的科研培训课程。那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呢?它研究的是什么?人类行为么?那不应该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社会环境?怎么听来都像是社会学与政治学呀!
开学之初的我对于这个学科可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我试着在网上检索搜阅了相关解释的资料:华东师大的教授说《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系的一门最基本的课程,它主要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理解人们的行为变化和成长过程。这是比较概括性的一种解释。而美国的扎斯特罗教授解释得更为详尽—本学科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透视了人类发展的过程,它采用生命周期的叙述方法,分别探讨了每个特别的生命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个体在生理的、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行为的影响,在系统论的框架中阐述了个体选择和行为受到生物的、心理的、社会发展方面的因素影响的状况,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个学科旨在增进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各种境况人群的移情能力,使之关注案主对改变环境和生活的需求。
有了这两个解释我对于这个学科的才算是有大概模糊的印象,它有点像第一学期刘学勇老师在社工概论课上蜻蜓点水的提到的儿童在不同年龄时期会有不同需求,然而终究是只言片语不得要旨;较为详细的则类似于戴维波普诺教授在他的导论性质著作《社会学》中提到的“交换互动论”和“儿童社会学”板块,然而似乎过为宏观,细腻之处则有所欠缺。在看到前文两位教授对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简述,我又想当然说这不就是社会心理学嘛:研究人际关系不就是社会学的交换互动论嘛,研究这个环境中人的心理不就是心理学呀!巧的是这个学期正好同期刘旺老师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刘旺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人格”“自我”等等专业概念以后我明白原来“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我想的那般,更加明白“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绝不是“社会心理学”。
那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讲的到底是什么?带着这样子的疑问我开启这个学期这门课程的旅程。开学之初,说话温柔的香君老师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这门课程,然而却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我也才疏学浅难以从话语得以全识,终是管中窥豹。紧接着香君老师便将她在于本学期的学习安排放了出来。我一看当即就傻眼了—常常一列下来都是书单,大部分是国外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生涩”原典,譬如: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等等人物,这些人我从前甚至想过一辈子都不去“碰”的。不仅如此,还不能偷懒,每隔几周都会布置相应的读书笔记报告作业来撰写,而且字数动辄数千,而在大一第一学期学习的印象中,我一直认为论文就是学期期末才需要完成的。
无论如何,带着种种忐忑与不满上路,我仍然老老实实地阅读相应的文献。然而这是最低程度的完成—往往去图书馆借了书以后,没读两页便把书籍弃置不管打入“冷宫”直到图书即将到期才草草地翻两页无可奈何去归还,带着沉重的愧疚感与不安上课。接近截止日期,学委已经在群里反复提醒大家尽快完成收尾工作,而我却还没有动笔—若懒惰是一种癌症,我大概是晚期了!
后来,我终于找了一个下午在图书馆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认认真真地阅读弗洛伊德先生的代表作《梦的解析》,初读几页甚为烦躁,只觉“百感丛生”—想吃东西也想出去散散步,还时不时刷刷朋友圈。但图书馆的氛围可谓静谧,居于其中的我听着嘈杂的“林肯公园摇滚”,书页反复翻得作响,简直如浊流!无奈只得拿出高考的精神强“塞”几口,结果不曾料想,进入状态以后,生涩文字顿觉流畅,行云流水中无聊的实验也生动起来—越“嚼”越香,不觉读到晚上九点多,肚子咕咕作响才想到没有吃晚餐—此时我已经大概读完了全书并且在笔记本上梳理了文章的脉络结构。
接下来十分自然地,论文的撰写甚至可以说毫不费力,仅仅是对照着笔记本看几页便觉灵感泉涌。那一篇论文我仅仅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弗洛伊德解梦方法,并且尝试粗糙地用弗洛伊德的方法解析了一个自己曾经做过的梦。但是在完成以后,我还是发现了自己有了些许不同—我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一瞬间我猛然想起高中那些有固定套路的议论文,我所讲述的道理是那么肤浅,说来说去,反复讲述的终是诸如“诚信”“良知”“道德”等等似乎很高深终极却实则无法由我探讨的主题,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撰写其他论文,思考其他问题的时候我可以想到更多的层次—这大概是本科与高中的区别罢。
这不久以后,我们的第二个作业就十分简洁明了了:撰写一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报告,主题关于“依恋理论” 。这一次则有了新的挑战:没有书单,自己寻找选择。当时我们想了许多关于什么是“依恋理论”的问题,在查找百度的时候我们得知依恋理论既包括亲情也包括爱情,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子的书呢?爱情?在高中时期可是个大忌,学校甚至不愿直呼其名而委婉曰“男女交往过密”,现在我们竟然要去挑战相关的话题?或许正是这种刺激下,我们最终都选择了爱情方向的依恋理论,从此出现了一个新奇的景象—时常可以看到班级里宿舍中无论是品学兼优还是吊儿郎当的同学捧着一本爱情相关的书籍,有比较高雅名字的《亲密关系》,也有人干脆拿了一本类似女性畅销杂志的《读懂恋人心》,而我可谓踌躇不展,在网上寻找许多书籍,又自觉不感兴趣。最终选择了与上学期社会学相关的书籍—台湾大学孙中兴教授的《爱情社会学》。
接下来则是重复的阅读与撰写的过程,这一次的我,撰写论文的速度比上一次更快了!同时也不像上次那般得不断参考笔记,大有“信手拈来”的感觉。然而虽然对于爱情理论稍有涉猎,我却仍然很难处理自己的感情,可以说毫无进展—大概两性本是很处理的问题,岂是纸上两行字句便可让君高枕无忧?但在学术方面,我不仅读与写的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是我学会了选择。
前文千字数言或许是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有关,却与学科似乎毫无关系—这只是我在学习方面的进展,若换成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仍然是读与写的重复,思想境界有无损益何以见得?
随着每一个阶段作业的完成,每一次课程学习的推进,我逐渐得以窥见这门学科的一角。“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四个字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着实太大了,就像是把所有人类的行为与社会环境相处的模式都涵盖了一般,那么我们的学习又岂能是一个学期就学完的呢?事实并非如此。这门课程关注的有婴儿小孩,也有青少年,甚至中年老年直至临终那一刻的关怀。其中穿插着各种各样的人生,孩提时代对于世界的陌生好奇,对父母的爱与嫉妒;青少年时期美好青涩的爱恋,直至性爱,也有令人难以接受的青少年霸凌,性侵,自闭等等。每一个人生阶段,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面临这样或那样子的环境,这门课程教会了我们去应对的相应知识技能么?或许有的,我们懂得如何更好地组织语言打入他人的心扉,也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才是尊重。
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一颗接纳关怀的内心—懂得如何交谈更重要是让我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感情之间细腻处的差异,懂得如何尊重更重要是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尊重,懂得了相处也懂得了相处意味着什么—爱。
这门课程犹如授课老师一样是温柔的,教我以温柔的眼光去接纳世界;同时也是刚毅,对于不能接受的事情要勇于发声。身处混乱的世界,面临种种社会环境,我们才会产生如此多的行为,只有理解才能真正尊重。
最后我想用一句人类学老师曾经在关于女性歧视专题说过的话来总结这门课程的闪光之处,那就是:“在思考人的问题时候,我们应该首先记住人生于世本身就是弥足珍贵有无限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