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电工老师傅干起活来风生水起,作起业来信手拈来。但是一到资格考试就头疼了。在国家监管越来越严格的今天,敢请无证电工的企业越来越少,所以大家还是要积极准备啊。
小电工整理高压电工考试中的一些易错试题,并辅以原理,让大家能够带着理解去背,脱离背了又忘的尴尬时刻。
1、事故情况下,在全站无电后,必须将( C )支路断路器先断开。
A、各出线 B、电压互感器 C、电容器
解释:事故情况下,相关人员应立即到场,展开抢险工作。由于电容器为储能元件,会对抢修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必须优先断开。
2、
在原理图中,各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分开,分别画在它们各自所属的回路中,并且属于同一个继电器或元件的所有部件都注明同样的符号。 ✔
下图是常用的(B)。
A、安装接线图 B 、展开式原理图 C 、归总式原理图
安装接线图:是用来表示电气元件的实际安装位置和接线方式的电路图,他不能明显表示电气的动作原理,是现场安装和检修工作不可缺少的图纸。安装接线图由屏面布置图、屏背面接线、端子排等组成。
展开式原理图:简称展开图,是原理图的一种实用形式。展开图是按照各个回路的动作原理用展开法绘制的。在展开图中,各种不同作用的回路(如交流电流、交流电压和直流回路)是相互分开的,同一元件的线圈和触点也是分开的。为了避免混淆和便于查找,同一电器的各部分标上相同的文字符号。任何一个回路都是由按钮、触点、线圈等部件,自左至右,由上而下排列起来。对于复杂的展开图,在展开图的右侧还标注文字说明回路的作用,可进一步帮助理解回路的动作过程。由于展开图条理清晰,能一条回路一条回路的分析和检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最多。
归总式原理图:各元件在图中用整体形式表示,所有仪表、继电器和其他电器元件都以整体形式表示,相互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所以看起来比较直观,读图者对整个控制装置的构成容易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概念。但归总式原理图对控制较为复杂的设备,由于电气元件较多,接线相互交叉显得十分零乱,因此施工图中很少采用通常用于介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构成这套装置所需的设备等场合。
3、三相变压器Dyn11绕组接线表示一次绕组接成(B)。
A、星形 B、三角形 C、正方形
解释:连接组标号是表示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法以及原、副边对应线电势相位符号关系的符号。
连接组标号由字符和数字两部分组成,前面的字符自左向右依次表示高压、低压绕组的连接方法。大写字母表示一次侧(或原边)的接线方式,小写字母表示二次侧(或副边)的接线方式。Y(或y)为星形接线,D(或d)为三角形接线,N(或n)为中性线。
后面的数字可以是0-11之间的整数,它代表低压绕组线电势对高压绕组线电势相位移的大小,该数字乘以30°即为低压边线电势滞后于高压边线电势相位移的角度数。
这种相位关系通常用“时钟表示法”加以说明,即以原边线电势相量做为时钟的分针,并命令其固定指向12位置,以对应的副边线电势相量做为时针,它所指的时数就是连接组标号中的数字。
题干中的Dyn11即为高压侧为三角形接线,低压侧为星形接线并引出了中性线。且低压侧电势滞后于高压侧电势相量330°。
4、相对编号的常用格式是(B)。
A、设备编号-端子排号 B、设备名称-接线端子号 C 、设备编号-接线端子号
解释:如果甲乙两个设备的接线端子需要连接起来,在甲设备的接线端子上,标出乙设备接线端子的编号,同时,在乙设备该接线端子上标出甲设备接线端子的编号,即两个接线端子的编号互相对应,这表明甲乙两设备的相应端子应该连接起来。这便是相对编号法。
例:现有接触器KM的14号端子与端子排X1的4号端子相连,可在KM的14号端子上标X1:14,而在X1的4号端子上标KM:14。
常用格式为上例所示,即设备名称+接线端子号。
5、电流互感器型号中,常用(C)表示瓷绝缘。
A、Z B、Q C 、C
解释:瓷的拼音开头即为缩写。
拓展:电流互感器型号中第三字母表示绝缘(Z为环氧树脂浇注式、C为瓷绝缘、Q为气体绝缘介质)。
6、人体触电可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C)两大类。
A、跨步电压触电 B、接触电压触电 C、间接接触触电
解释:直接接触触电——人体直接触及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单相触电、两相触电、电弧伤害)
间接接触触电——接触电压触电(碰壳或漏电)、跨步电压触电〔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以电流接地点为圆心,半径为20米的范围内)行走的人,其两脚将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之间(一般有的跨步约为0.8m)的电位差称之为跨步电压〕
7、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危险性大。 ✔
解释:不同系统的单相触电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中性点接地系统(接零系统)——在该系统中单相触电时,人碰到一根相线,电流从相线经人体,再经大地流回中性点。
其触电电流为I=220/(R1+R2+R3);
R1为人体电阻,约为1000 Ω;R2零线接地电阻,约为4Ω;R3人体与地面接触电阻。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1000V下的低压线路中,人碰到任何一根相线后,电流通过人体经另外两根相线对地绝缘电阻R和分布电容C而形成回路。
其触电电流为I=220/(R1+Z),
R1为人体电阻,Z为电容与电阻并联的等效阻抗:
如果相线对地绝缘电阻较高,一般不会发生危险。
注:仅在同等电压等级下成立。在工厂和农村中,一般不接地系统多为6~10kV。在该系统发生单线触电时,由于电压高,触电电流大,几乎是致命的,加上高压触电又会伴随着电弧灼伤,触电情况就更严重。
8、绝缘棒每6个月要进行一次绝缘试验,保证绝缘棒完好。 ✘
解释:实验电工手册中规定——绝缘棒一年检查一次,绝缘手套,绝缘靴半年检查一次。
9、正常情况下,当系统电压偏低时,也可投入高压电容器组。 ✔
解释:电容器投退基本原则:
a、一般在功率因数小于0.85时要投入电容器组;
b、在功率因数大于0.95,并且有上升趋势应退出高压电容器组。
c、系统电压偏低时可投入高压电容器组。
10、电压调整率的定义为,在给定负载功率因数下(一般取0.8)二次空载电压U2N和二次负载电压U2之和与二次额定电压U2N的比。 ✘
解释:电压调整率是指变压器二次绕组U2随I2变化的程度。它反映了供电电压的稳定性,是变压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在一般变压器中,由于其绕组电阻和漏磁感抗均甚小,电压调整率是不大的,约3%~5%。
U20为变压器空载即I2为零时的二次电压;U2N为变压器额定负载时的二次绕组电压。
跟着小电工,每天十道题,加强记忆,涨知识,原理清晰,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