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析包括对于概念/信念/价值观的拆解。拆解是把一个概念的内涵拆解开来。
比如独立,这个词包含了丰富的意思。拆解的时候需要把独立的各个层面都刨开,看到更深层的内涵。(独立的定义见附)
我们头脑中对于一个概念/信念/价值观的理解,是非常不清晰、混乱的。因为这些信念不是自己总结的,而是从父母、社会、知识等不同的途径逐渐形成的,他们是不断改变的。因此,任何一个概念自己要写出来的时候,都会发现写不清楚。这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建立独立的思考。从外界得来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经验,没能总结和提炼,就无法把它们说清楚。
头脑中所有的信念都是这样模糊不清,导致了我们价值观内在的混乱和冲突。也造成了生活中的困惑、纠结、痛苦。比如一方面希望自己优秀、高效,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自由和轻松,这就是我们在给自己提出相反的要求,会造成无法行动、无法抉择的局面。
另外我们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是渴望独立的,我们渴望成熟、不依附,但其实我们依赖他人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无论是情感上、关系上还是角色上和物质上,方方面面的依赖都导致我们无法独立,而又渴望独立。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独立是什么,我们实际是在依赖别人,当然也就很难独立自主。表现出来的就是恐惧、担心、害怕关系的破裂、情感的分离等等。当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真正地理解和接纳自己。
拆解概念需要有以下的几个步骤:
1. 写出概念的定义(如:独立是什么,有几层含义。定义举例见下面附)
2. 写出定义中每一层意思的具体含义和生活中的例证(把独立在精神上、关系上、情感上、物质上的含义进行具体描述)
3. 论证自己对于这些含义的分析。分析论证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上面独立这个概念,我写了3万多字。从独立的产生,独立的各个层面,以及依赖的含义和关系的作用机理,到独立与依赖的对立关系等。
4. 总结对于概念,得出结论
解析的难点
1. 写不清楚
开始时,很难把概念写清楚。这是很自然的。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把概念拆解清楚。所以刚开始下笔的时候,概念写不透是很自然的。可以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追求一次写全、写好。最开始写的概念可以是一句话。随着解析的深入,概念会越拆越仔细、越透彻。
把概念写清楚并不是刚开始自我解析需要达到的目标。我在最开始写的时候以为自己写清楚了,现在回头看以前的文章,其实非常浅。
写了几个月以后会发现自己真的写不清楚。包括现在,因为写的越多,越感觉写不清楚。写不清楚才需要写啊。越意识到不清楚,越是可以写清楚的地方。不清楚就是自我崩溃的征兆。因为自我不能自圆其说,就可以把自我拆解得更深入了。所以发现写不清楚,是进步的信号。
2. 不知道写什么好
大部分人最开始不知道 写什么概念好。这也是很普遍的,非常正常。我们没有做过的事,肯定不是一下子就有思路的。思路是慢慢呈现的。你可以思考生活中什么最困扰你,从这个地方写起。比如情感不顺利、家庭总是出现冲突,那就可以从情感、家庭、关系写起。比如:爱、依赖、责任、义务、支持、信任、家、亲情、男女、个性等等。如果是工作不顺利或者人际关系有困扰,就可以写成功、利益、金钱、成就、信任、优秀、时间、独立、尊严等等。自我解析都是从自己最信任的价值观开始写起,你相信什么就写什么,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也可以写得最痛快。实在无法从概念写起,可以从日记开始,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从具体的事情写起。从事情中找到关键概念。然后再写这个概念。
3. 字数
最开始写作的人,会关心写多少字数合适。一般500字以上。入门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最开始就是建立写作习惯,每天500字以上,写日记就可以。写1个月以后,一个概念可以写1000-2000字, 基本达到对一个概念有了自己的较基本认知。如果每天写,连续写一个月,基本就可以有自己的写作方向了。
拆解概念的收获
每天都在前进
前进的感觉是很疗愈的。以前修行好多年,总觉得自己在修行,在实修。以为打坐,平时关照自己的意识就是修行了。开始写作以来,才一天天地深刻认识到把自己的意识的内容写出来有多重要。你如果不表达出来,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而写出来一层一层地发现更多的含义,然后发现不同含义间的关系。比如独立,里面有独立思考和责任,责任和关系、角色相关,独立和依赖相关等等。这里面有大量的关系和逻辑需要一层层地理顺。如果不理顺,你就会纠结于自己的角色、责任、关系。
每写一个概念就会搞清楚一些,每打开一层就会更清楚。这样一个个,一层层。你会体会到不断打开新的世界的感觉。前进的路上,推开更新的世界。
解开束缚
11个月时间写下几十万字,也许对于很多人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过程中一直处于好奇和惊喜中。每写一个概念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新一个层次的认识。比如最近在写的独立,我发现自己渴望的独立原来是一种依赖,因为依赖而无法独立。这个发现也是每一个概念写作过程中的感受,那些不了解的东西正是困住自己的东西。我追求的理想、信念都是我不明就里而盲目追求的。如果我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当然也就得不到。一个混乱的人当然是没有自信、充满恐惧的。
我梳理概念的过程就完成了头脑的清理手术,每一次一点。经过几个月,自己混乱的头脑开始有逻辑了。因为那些混乱逐渐消除。自己变得越来越轻松,而且自信。
接纳阴暗面
我已经进行自我解析11个月,拆解了20个左右的概念。目前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己的接纳。以前以为自己是接纳自己的。写作以后才逐渐对接纳有了更多的体会。接纳并不是去理解别人,接纳别人,而是理解和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自私、虚伪、混乱、自卑。我接纳的表现是可以把自己写的不堪的历史公开发表。我不觉得难堪的原因是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和隐私,而是每一个人和我一样,都同样自私、虚伪、自卑而混乱。
要接纳以前认为不好的结果,这个看来是不可想像的。但当我渐渐可以接纳以前认为很丢脸的事情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小小的超越。
情绪逐渐稳定
接纳不好的结果,也接纳这些带给我的感受。以前非常害怕负面情绪,一有情绪就想逃避。自我解析以后,遇到这样的情绪我反而有一种好奇和兴奋感,希望从中有所发现。而且我也不再把情绪分为负面和正面的。其实任何情绪都是身体中的能量流动,他们都是最适当和合理的。几个月下来,情绪越来越稳定。遇到以前很容易发脾气的情况,居然一下子就可以过去。
执着松动
通过分析优秀、信任、爱、角色、感觉、尊严、思维与情感、自我、恐惧等等这些,我逐渐看到了自己的恐惧来源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我通过发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看到人生并不是仅仅是围绕关系和金钱,其实人生是更宽广更自然的过程, 我更信任没有所谓价值。其实一切无非是存在而已。我是非常执着的人。随着自我解析的深入,逐渐放下对工作和理想的执着,把工作和教练的角色看作生命中顺其自然的过程。而不是我追求自我认同和成就感的途径。
对世界的信任感
分析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世界的规律。也看到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尤其在我分析概念的时候,分析什么就会出现什么事情。这使我更相信世界是有求必应的,自己的存在决不是无缘无故的。
注:内在探索写作法称“灵性自我解析”,感兴趣请参考:
什么是灵性自我解析
附:概念定义举例
独立的定义:
独立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物质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
物质上的独立是指可以经济独立,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经济上不依附和依靠他人生活。
精神上的独立也分为两个层次
1. 角色内的独立(有依赖的独立)
1) 能够独立思考、不依赖于外界与他人的思考和价值观,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信念,对自己和生活有明确的方向和信心;
2) 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负全责-主动承担责任;
3) 在情感、情绪上脱离对他人的依附,能够独立面对压力和不顺利,不去依赖、抱怨和埋怨他人。独立的人,在关系中更自由,脱离了对于他人的责任的依赖,他们可以主动承担自己的职责,不是等着别人采取主动;同时他们可以适当妥协和适应他人
2. 脱离角色( 脱离依赖的状态)
1) 脱离关系:独立于角色之外, 独立的人脱离了对于角色的依赖,不去干涉其他人的角色和职责,也不用权利、地位、能力等优势去控制、要求别人。
2) 脱离自我: 在精神上可以独立自主,能够彻底摆脱对于成就、尊严等精神上的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