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名家讲坛:尹贻林-工程造价咨询新动能方案设计与实现

建筑名家讲坛是由同舟共济建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旗下 同舟共济BIM创新学院发起的一个公益线上分享平台。平台定期将一些行业权威专家的报告通过线上平台的方式分享给整个社会。“汇聚名家观点,探索行业趋势”是该栏目的价值所在。得到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上海市建设协会、陕西土木建筑学会、尹塾智库机构等行业重要机构的支持。

本文是第二期,由天津理工大学公共项目与工程造价研究所所长尹贻林教授所做报告:《工程造价咨询新动能方案设计与实现》的转发。本文根据报告音频转译并经过修剪,和报告可能存在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不能完全代表报告本身。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家都看到国家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促使我们的国民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全国都在讨论新的发展经济的动能,那现在我们工程咨询业也有个动能转换的问题——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个新的动能?我们如何把握住这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期?人民日报写的要紧紧抓住重大的历史这个发展机遇期。那我们也要抓住这个重大的历史的机遇期。

新动能很简单,新动能就是每一个社会在社会形态转变的时候,总是要寻找新的发展动能。那我们中国现在社会形态也在发生改变,因为我们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们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就跟过去的老时代不一样。老时代我们生产力不行,我们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一些需求。现在我们能够满足,但是满足的不好。另外我们的发展不平衡。有时候我们还有一些环境污染,还有·重大的一些风险,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供一种新的一种要让我们的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的指挥下,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的更好的需求。

所以我们的新的这个动能,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发展的动能是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的创新。生产工具,那就包括我们人会使用工具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创新就是家庭的出现,就是从母系社会过渡到家庭(就大家有父母了)。男耕女织这样的生产关系极大的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工业革命的新动能就是蒸汽机和内燃机制造,就是现在我们的机器和电力。所以现在又出现了大数据、云技术、ai等等这种新的发展动能。所以我们就认为现在这些东西轮番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上面那个BIM大数据云计算和ai还有装配式建筑就是在我们的建筑业里面,或者在我们国民经济里面是属于生产力要素。生产力要素这么迅猛的发展,那我们的生产关系,我们的劳动组织方式,我们的会议组织方式,我们的协调管理的方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就是生产关系的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那么现在国家明确强调要形成新动能,要培育新增长点。那我们的建筑业里面到底是什么呢?现在EPC、全过程工程咨询和PPP就是我们的新动能.但是PPP这次不是我们的重点,但是在EPC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就是我们工程咨询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这种动能就是生产关系的革命,适应BIM、AI、AR、VR和装配式建筑这种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学过政治经济学的都知道,如果生产力迅猛发展的话,生产关系不随之调整,就会出现阻碍作用。阻碍作用的后果就是什么?要么就革命,推翻这个生产关系,要么就改革。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国家强烈提出深化改革,就这个声音。

那我们现在继续往下看,新动能的理论分析。各位工程咨询企业,你们就是解决了三角模式下业主跟承包商之间的竞争问题。比方说,承包商他多收入一个亿,那我们的业主就多支出了一个亿,那么在各自的帐上承包商记正的一个亿,我们的业主既是负的一个亿。所以就代数和是0,所以这样形成了一种尖锐对立的这么一种格式。那业主跟承包商之间互相不信任在竞争怎么办?派一个工程师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去监管承包商,,那这就叫解决业主跟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要消灭承包商多要的利润,就是不合理利润,,这就是我们在座各位存在的经济学理性的基础。这在老咨询的这个情况下。

老咨询的这个情况下呢,我们现在就要形成两把剪刀,第一把剪刀从工程师开始减。为什么?跟承包商长期打交道,必然会形成一种竞争的一种伙伴的一种关系,大家觉得打的都没什么意思了,然后我们就开始合作。在合作的博弈情况下,工程师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座的各位工程咨询企业在老咨询里面就没有必要了,那我们就要把它减掉,形成EPC。所以这是新动能集成的一个方向。第二把剪刀,也可能业主不习惯跟承包商打交道,他愿意跟工程师打交道。工程师文质彬彬的,我和工程师合作,让在工程师这一侧集成,那就是把承包商要往下移,那就形成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也就是咨询型代建,就是我这个工程师现在已经不是去监管别人了,而是我代我的业主来进行管理。所以说这就是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奥秘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这两条路径啊,一条绿的一条红的这两条路径都是可以选择的。那么未来发承包模式必然沿着工程师和承包商的两条路径集成。同时呢,我们要注意决定发承包模式的这个决定性的因素是业主,不是各位咨询工程师,也不是承包商,也不是政府我们世界上任何一次发承包模式的改变,都是因为业主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才出现了这种改变。

但是在这个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特别要注意制造业的经验。我们建筑业,据美国估计,至少落后四十年。那制造业的经验还不值得我们借鉴吗?制造业的经验表明,产业供应链的节点上的企业都有打通产业链的梦想,根源在于寻求消灭交易成本。所以这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这只是一个梦想而已,这个梦想呢就会被打破。现实是无情的,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却提高了决策风险,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效率。所以现在制造业已经放弃那种建设大型联合企业的这种打算,你现在很难再看到我们宝钢这样的联合企业,就从烧结开始一直到冷轧。但是像这样的联合企业现在越来越少,都是一种整合能力非常强的企业在做供应链,所以制造业供应链的关键是整合供应链资源的能力,而不是把供应链内化为企业的内部价值链。追求大而全或者小而全都是危险的战略,所以国际学术实务两届均推崇强和快。你看现在我们的大型设计院什么资质都有,但是他很少从头到尾做一个项目,第一业主也不愿意把一个项目全部身家都交给你,我还不信任你呢对吧?那么强,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打破过去,我们要关注你的那个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另外呢,就是会应对变化的速度和准确性。

大家真应该想一想,你们到底能不能观察到未来我们的这个风口在什么地方?道路在什么地方?就是要给大家很严肃地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只会做这种DBB,过去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在的DBB这个三角模式提出来的,因为这个的DBB他有天然的弱势,他是典型的老咨询,是工业革命后建筑业的持续的发展动能,但是已经推动我们的一百多年了,现在已经呈现疲态了。为什么疲态呢?因为他利用执行机构消除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了投资管控的目标,消灭了承包商的不合理利润,获得了自己的收入,这是典型的老咨询。

现在党中央正在构建信用体系,因为的DBB是一种在全社会弱信任的情况下加强控制的一种发承包模式。现在我们党中央的就要提出了要大力的推进信用社会,要加强个人征信体系,所以我们现在就有可能做这种EPC模式。但是现在很遗憾,

所以上海出台的那些文件你们看看,各地出台的EPC的管理文件是不一样的。上海跟深圳基本一样,就是他认为我们上海是一个信任的社会,深圳是一个信任的社会,所以我们可以弱控制。比如说我们总承包价格里面分两种,一部分是不调的,那就不审了,一部分是要调的,那我们就要审。深圳也是这么说的。但是那部分不调的承包商还可以通过进行负变更,通过设计优化来减少他的投入。那我们的审计肯定很不满意,所以我们的范式已经转变了,同志们。就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这种是典型的新咨询,是强调信任,用信任消灭不合理成本。比如说我们监理工程师的监管成本,我们就要消灭。

那这种强信任弱控制的一种模式能否适应中国的情况呢?是信任还是不信任呢,这个东西很难,真的很难。所以你看,如果要真正的EPC交钥匙工程的话,付款和结算按约定总价来程序,所以一般不在审核。但是中国推行EPC缺乏信任基础,所以采用的是EPC集成的形状,然后进行严格管控之实,所以这是我们中国的EPC的情况,所以EPC的管控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EPC管控一定要要严格管控。不严格管控的话,我们中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的资产会进一步虚化。尤其是采用PPP加EPC的情况,那我们PPP我们把控制权交给承包商了,EPC又把控制交给控制权交给承包商的,那政府的资产都会进一步虚化,怎么办呢?

那我们要注意EPC两大挑战:第一大挑战高信任度的要求,但是跟现在的实际情况低信任不匹配,怎么办?还是要回去用强管控和铁三角。另外呢,按功能清单发报已经不是按量发包了。过去你们在座的各位都习惯按量计价按量发包,但是现在要按照功能,怎么办?要强化项目策划来解决。就是我们的BIM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啊。

所以你看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些东西,他就是要嵌入设计概算审批。就是我从初步设计发包,然后你施工企业把施工图拿走,做完施工图以后,你得报审给我,同时要报预算。然后我批准你这个施工图预算,批准你这个施工图,你才能施工。同时把施工图预算再反过头去调整你的投标报价,按照你的抱着那个费率下降的比例,然后就调整前面的那个中标价。然后用调整过后的中标价,也就是合同去约束后面的结算。所以在我国实施EPC模式,就是要突破的关键就是交易双方的互信问题。我们解决方案就是强控制。

建设部呢,给出的强控制的方案就是强化工程铁三角关系。看起来是退步了,但是我就觉得像列宁说的话一样,进三步退两步,不还进了一步嘛。所以大家现在看问题要看到本质。他恢复的铁三角,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履行法定义务,要选择具有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单位可以自行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行管理。但是如果你没具备这种能力,也可以委托项目管理单位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管理单位不得与工程总承包单位之间有利害关系。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单位及咨询企业的定位是什么呢?是建设单位的辅助机构及代理人,就是代理。是为了代替不具有工程全过程管理能力的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管理的组织。管理协议明确:项目管理方与工程总承包方是并列与制约的关系。所以这就比三角模式稍微弱化了一点控制,因为原来是并列的一种制约的关系,而不是控制的关系。过去我是在三角模式下,我是控制支付,我控制你的施工进度,我控制你的施工质量,我可以发出停工令,我可以发出各种令,所以我们退回去了,同时又回来了。为了解决按功能清单发包的问题,我们就要注意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要强化项目的策划和设计管理。如果设计师不做,我们咨询单位要做。

那过去建筑产品是沿着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就是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定价的。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商品和产品的价格的定价基础是价值,价值是第一位的,供求关系是第二位的。价值是什么确定的呢?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所以我们的定额就千方百计找人才及的社会必要的那个劳动时间,也就是他的那种尺度,所以你一定要看你的使用价值,消费者偏好非常重要。在经济学里面讲的,所以使用价值和消费者偏好,他要参与定价。那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我们的建筑设计师在里面起的作用应予定价并允许议价,这样才行。所以我们在这里面讲了这一条,就是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优化,应作为承包商的创造的价值归其所有。EPC总承包颠覆了按量发包按量支付,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要改变我们的那个方式,

新动能的第二就是全过程工程咨询,那我们的原形可以找的到,我们中国的任何改革都可以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当中我们就看得到,因为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是PMC项目管理承包和PMA项目管理服务,那我们现在看起来基本采用的项目管理服务。你如果不参与设计管理的话,你哪敢包他的这个概算呢?所以在我们中国就是一种妥协,就是大量的进行PMA就不进行PMC。PMC的那个C是ONTRACT;是个承包的意思,我们承包不了。

那我们总咨询师与各参与方的关系解析呢,首先就是五方责任主体。现在反对我关于咨询型代建一些同志呢,经常说你们搞全过程工程咨询,搞个总咨询师,那不就破坏了五方责任主体责任吗?我说没有破坏。五方责任主体的一方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我们的总咨询师就是这个角色;然后第二方勘查的负责人;第三方设计的负责人;第四方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五分之总监理工程师,就是五方责任主体。那我们就注意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你只要不违法分包,不直接分包,不明示和暗示下面的人降低质量标准等等,你就不会犯法。这责任主体很简单。安全责任呢也很简单,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不得暗示和明示。他在这个里面大家确实要注意。我们没有破坏五方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质量生产责任。

全过程咨询机构就是1+N,一就是建设单位的管理责任,N就是各项专业服务。一肯定是要保的。总咨询师的这个责任呢?我们定位为咨询新项目代建人,就是待建项目的负责人。所以他要负责一个总的协调。那他跟总建筑师的关系很简单。总建筑师呢,是承担的设计单位的法律责任。我们总咨询师承担的是建设单位的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他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不一样的。建筑师,他承担设计单位的这个法律责任。总咨询师与总监理工程师的关系也不矛盾。总咨询师负责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理的法律责任。如果1+N里面N里面有监理的话,那可以合二为一,总咨询师兼总监理工程师。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的概览呢?大家注意,发改委这个我认为是一个最好的定义,他就是为项目决策,为项目的实施和运营三个阶段提供局部和整体的解决方案。然后采用多种方式组合。所以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呢?实际上就是1+N ,1就是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责;N就是各项专业职责。收费呢,那也就是1+N。

那个我们现在要告诉大家的这两句话,第一句话制造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决不能把产业供应链内化为企业内部价值链。大家要注意供应链,是讲一个产业的;价值链是讲一个企业内部的一些业务流程。所以这个大家注意,你不能把外部的各种供应链的节点变成自己的内部价值链,而是要我们要培养整合供应链能力的企业,这是最重要的啊。

大家看苹果啊很多公司都是在整合资源,这个最厉害。谁能理解业主的需求,整合产业链最佳资源为项目增值,谁就是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要市场作为一个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的手段,要回归党中央的这个号召放管服务嘛。那么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要资质吗?我们就认为就不需要。我不同意按人工费用日标准取费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一加一通过企业整合了以后就能让每一个个体的专家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不能按照每一个专家的个体的作用来衡量这个服务的价值,应该按照企业整体的增值价值的服务去取,但是它可以作为服务延伸或者追加服务的计价标准。

最后呢,我就那个总结一下就是我们的新动能,现在我们认为就是PPP,EPC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看起来这个我们未来的长期的技术产品的公共设施技术商品的供应方式确实要改成PPP了,我们就用一句老外的话来结束我们这次演讲,我们对待任何一个变化,我们都要抱着一种什么心态呢?亲近变化,要控制变化,然后要利用变化为自己来牟利,这样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好吧。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筑名家讲坛:尹贻林-工程造价咨询新动能方案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