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在我们地球上的每一株草,每一个人,甚至在空气中漂浮的细菌都是有生命的,可是当然是生命,我们原来就可以有房子,用水泥和钢筋混凝土搭建的那一种,可是动物就只能住地洞。这就是动物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的差异。

动物他虽然有声音,但是他是不会反思和思考的,他不会去想自己的生命,就比如绵羊和猴子一类的,他们只会解决本能层面的生活问题。人类也一样,人们也会先解决保暖,先有衣服先有生存,这也是本能,在古代,人们之间会有各种各样的战争,造成各种各样的乱世,而为什么会有这些战争呢?其实原因就是因为,人们要保证自己的本能,为了抢人口抢土地抢财富,也就是加强了生存的能力,所以在表面上产生需要各种计策,可是与战争还是属于本能。在古代一个国家,国家的领主一定会想让国家变得富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汉代主要有黄老之术,其实原因就是为了让国家更加富强,让自己生存得更好,这其实也是本能。

但是我们人类与动物的不同点就在于我们除了本能基本生存以外,还有其他的,情感方面,理性方面和德性方面的。首先我没有情感方面,人都是有理性和情感的,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要有互动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语言,去追求各种情感,比如亲情,友情,爱情,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等。而为了表达这样的情感,我们还会有散文诗歌,音乐,绘画,还有礼仪来给别人传达这样的情感。比如中秋晚会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请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但是这样的情感仅仅是对他人的情感,还可以。对国家有情感,比如爱国情怀,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荆轲刺秦王等等,英雄所做的那些行为都表明了自己的爱国情怀。而除了对外界有情感以外,还可以对自己自身。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的情感。我们对自己会有自爱或有自卑,有时候会有自尊心,还有自信,自负等。

而情感再向上升一层,就是人类来给有理性的思考。就比如说我们的一直在问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人类想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想知道我到底是要干什么,我的未来要走向何方,所以我们就会有所谓的哲学以及心理学等。来探究自己的奥秘。

而理性再向上一层就是德性,有德行的人其实在世界上并不多,就比如说孔子的仁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孔子传授的道就是德行的。而基督教与佛教等这样的一个集团也是德性的。

那么我们人类的这个有4个层次的生命是有永恒的吗?其实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来看,首先要从自然生命的这个视角来看,在生命就表达着人类都有生老病死,那么在生命几十年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要怎样度过?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要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在一样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人,一样的人会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处于怎样的环境有可能就会取决于这个人的生命会怎样度过,就比如说刘邦,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这就意味着刘邦的前期一直处在秦始皇的暴政的,以及用武力去攻打国家的那个阴影下,这就导致刘邦在40年的时间里都是混混,并没有什么作为。而除了环境以外,还有一个人的经历和过往都不一样。

那么自然的生命这么短暂,如何去拓宽一个有限的生命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呢?首先长度可以用医学技术来延续自己的生命的长度。但是宽度和深度就不一样了,宽度与深度就要用理性的思考,就比如阅读看书看纪录片去了解外界的世界,探索宇宙与生命,同时你要用自己的几十年的时间去经历,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为什么同样的学习看纪录片人与人的差异却如此之大?第1点其实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当今时代的学习的起点不同,第2点是因为有可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结果不同,有可能是因为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但是通过理性的角度,不喜欢也可以变为喜欢。,所以这个是可控因素,而不可控因素就是智商与天赋,这些是不可改变的。这就是生命的各种的可能性,生命需要各种尝试去坚持去努力,就是追求生命的可能性。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学习,当这个问题问到周恩来的时候,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实在这时周恩来就是在用理性的思考,来树立起自己读书的志向。有一句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要有所作为,因为自己树立的那个志向而奋斗而学习从而坚持的老。而这也就是为什么。生命活着是有意义的。

有人说。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光如沙,风一吹就没有了。但还有人说度日如年。这时候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同,就是因为有的人有目的,有志向,当一个人再去完成他的目的与志向时,生命就会变得很短暂,但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与目的,那么他确实就会度日如年。

曾经有一个人提出过一个观点,向死而生——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哪个人认为死是一个过程,就好比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走在向死的边缘,我们所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死的过程。但是亡并不一样,在这里的亡指的就是亡故,指的是一个去世真正死亡的那一刻,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站在走向死的路口。

其实站在哲学理性思维的高度,就是在用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正是因为人终有一死,那么在一个人去世之前就要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在完成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中就会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的活力,这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这是自然生命方面的,而还有一个方面是在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有可能也会亡故,但是精神层面的那个生命可以活上千年上万年。像我们现在所读的道德经,所说的黄老之术以及孔子的儒家都是流传了几千年的,而这是德性才能延续。像颜氏家训就是在情感层的流传,而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也是永恒的,我们现在一直在用,这是理性层的延续,而这种延续可能会延续到上万年,甚至几亿年过后,人们有可能依然会用文字交流,会用仓颉所造的字,会用纸来写字,来画画。这也就是我们精神层面的生命,它有可能是永恒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