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有一次被人骂,因为口吃,没有当场反驳。而后,他给对方写信,把对方「骂」得心服口服。
其实,骂金庸的,是香港四大才子中的另一位:倪匡。说来很巧,倪匡说话也不伶俐。关于他,有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天,倪匡打的士,司机口吃,问“去…去哪…哪里啊?”
倪匡一听,不敢回话。
因为如果他回答,大概会是“去…去九…九龙城”。这样会让不知情的司机,误以为倪匡在取笑自己。
过去我写的文章里,多次提到香港四大才子。现在,跟大伙儿聊聊这四个人。
四大才子
香港四大才子具体指的是:
写武侠、办明报的金庸
写科幻、写剧本的倪匡
写词、作曲、做广告的黄霑
监制电影、吃喝玩乐的蔡澜
他们的作品,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代表。而这四人,不仅相识,而且是莫逆之交。正应了《庄子》中的一句话: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其实,蔡澜本人并不认同「四大才子」这个称号,他认为:“金庸是大师,和我们不在同一层次,我们三个(倪匡、黄霑、蔡澜),只是调皮捣蛋的人。”
而我,更认同老梁故事汇对这四个人的评价:
金庸是一代宗师;倪匡和黄霑,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一分为二;蔡澜则是超级大玩家。
我与他们
写四大才子,我是有点惶恐的。我感觉自己,不够资格来谈论他们。因为他们的作品,我读得不算多。但回头一想,这就好比一碟菜,你无需吃完,只吃一两口,就可以知道味道如何。同样地,一个作家的作品,你只要读一两本代表作,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水平。
其实,不仅是他们的作品,还有他们的为人处世,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我的老师,也像是我的朋友。很多次,我读他们的书时,会觉得他们就在我身旁。
倪匡生平
你可能对倪匡不是很熟悉。不过,你应该听说过亦舒。没错,就是那个很有名的言情小说家。亦舒,全名倪亦舒,是倪匡的亲妹妹。
如果你也没听说过亦舒,那么可能知道倪震。倪震是倪匡的儿子。如果倪震你也不知道,那么周慧敏总该认识吧。周慧敏是倪震的妻子,也就是倪匡的儿媳。
倪匡,祖籍浙江宁波,1935 年出生。1957 年,由中国大陆偷渡至香港。过程历尽艰辛,走了好几个月的路,多次靠吃老鼠、蚂蚁、棉花充饥,后来私刻印章瞒过关防人员。
初到香港时,倪匡在码头做苦工。有一天他看到报纸上的小说,觉得不过如此,便对同事说:“这样的小说,我也能写”。同事们自然是对他嗤之以鼻。做了一天工后,回到家,倪匡拿起笔,写了一篇叫「活埋」的小说,投稿到报社。之后,报纸刊登了这篇小说,从此倪匡走上了作家的道路。
倪匡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说的是自己平生最引以为傲的两件事。张彻是现代武侠电影的鼻祖。他的很多电影剧本,正是倪匡所写。至于替金庸写小说,是这样:当时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在报纸上连载。有一天,他有事需要去欧洲。但这小说,连载不能断呀,怎么办?他找到了倪匡,后者真的就帮他写了一部分。而读者们,居然没有发现小说是倪匡代笔,足见倪匡的功底。
作品
倪匡写了近 400 部剧本以及300部小说(科幻居多),比如最出名的《卫斯理系列》。当年,这个系列的小说,在香港/广东的风靡程度,不亚于金庸的小说。
倪匡称自己创作力惊人:三、四天可以写好一套剧本,同时还在写七、八篇连载小说。最高峰的时候,一个小时,他可以写 8000 字。
他写剧本,有个特点:从不修改。有一次,徐克找他写剧本,约定一个星期交稿,倪匡拖到最后几天才写,不多时便完成了。徐克看到剧本,觉得还可以再修改修改,但倪匡不同意,回了一句:我只会写剧本,不会改剧本。
另外,倪匡也是李小龙电影「精武门」的编剧。
(说来有点惭愧,倪匡的作品,我只读过《眼睛》《倪匡短篇》《情话绵绵》《活埋》。)
轶事
食人鱼
倪匡爱养鱼,家里放着好几个大鱼缸,其中有食人鱼。有一天,儿子倪震摔倒,掉了一块肉。倪匡没有去安慰儿子,而是捡起儿子的肉,扔进鱼缸,“我想看食人鱼到底吃不吃人肉。”
养植物
倪匡喜欢花花草草。他的屋子里,经常是生机盎然。
亦舒感叹:如果不是屋主生活如意,神清气朗,有十足余闲、心情,怎么会把植物调弄得如此出色?
后来,她问倪匡:“府上盆栽如此青葱可爱,愿请教秘诀。”
倪匡回答:“秘诀就是死的丢掉,再买新的。”
……
作家与嫖客
倪匡中年风流,放荡不羁。有一次,电影公司邀请他当演员,让他出演作家。后来,又要他演嫖客。
有观众觉得:演作家可以,但演嫖客,简直是在亵渎倪匡。这话传到倪匡的夫人李果珍耳里,她淡淡回应:“倪匡演作家与嫖客,都是本色演出。”
语录
爱情其实是很私人的
倪匡:近来,我看到有些"公开示爱"的例子,不知道别人对这种事的看法如何,总觉得除了滑稽之外,没有别的感觉。或者,厚道一点,可以称之为有趣。
公开示爱是不是会起到作用?若是一双男女之间根本没有爱情的,都肯定不会有任何作用,包下所有电视台的所有广告时间,去大声疾呼"我爱你",只怕作用也一样不大。
而已经有了爱情的,又何必公开示爱呢?爱情其实是十分私人的,他爱你,你爱他,就已经是全部,一定要全世界人都知道你们在相爱,只怕也没有什么好处,反倒干扰了原应私人的爱情。
人都会死,不必悲伤
两年前,金庸去世。“想必作为挚友的倪匡,会伤感悲痛。”记者采访他,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倪匡淡淡地说:“人到了年纪,必然要面对死亡。不必过分悲伤。”
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生死,也看得非常豁达。
经常有人问倪匡:“今年贵庚?”
倪匡就笑嘻嘻地回答:“如果现在走,就是八十三了。”
痛苦是自己想出来的
倪匡强调快乐:做人一快乐,什么病都少了。
有一回,他和蔡澜谈到人生本质之类的事。
蔡澜说:“人生真好,没有痛苦更好。”
倪匡不以为然:“肉体上的痛苦避免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只是一种感觉,你不要去感觉这种感觉,不就行吗?你来我母亲的葬礼时,一走进门就听到我哈哈大笑。”
结束的话
在倪匡身上,你能看到一种历经生死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就像个活佛,整天嘻嘻哈哈。也许面对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时,我们也可以学一学他的人生态度:一笑风云过。
参考资料
陆琪讲书·情话绵绵
访谈节目·人生真好玩
维基百科·倪匡
书籍
蔡澜《老友写老友》
蔡澜《蔡澜谈倪匡》
蔡澜《江湖老友》
亦舒《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