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猴子

有一个笑话大家都知道,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历。有人养了一群猴子,宣布伙食的供给制度是早晨三颗橡子,晚上四颗橡子。猴子很不高兴。随即他改变成早上要给四颗橡子,晚上三颗橡子,猴子听了都很高兴。其实这个预言是很深刻的。猴子没有能力看到自身的局限,也没有看出这个制度的缺陷和问题。

我们作为人,常常觉得自己比猴子聪明。可是在某些问题上,也未必能够跳脱自己的局限。

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假如你去买一个计算器,单价16元。售货员很好心的提醒你明天就是大减价,这个计算器属于特惠品之一,只需要1元就可以买回去。如果你是购买者,你会怎样决定?

我身边的朋友有的说,看我是不是急着用,有的说看距离远近,大多数人觉得如果有这样的便宜,当然是想占。

然后,第二个问题来了,假如你这次去电器商店买冰箱,原价2000元。好心的售货员又提醒你,明天有特惠活动,这款冰箱是1985元。请问你是否愿意等一天再来买?

这次大多数朋友都摇了摇头,坚决的说不来,怕麻烦。才便宜这么一点,不足以吸引自己再跑一趟。

其实无论是小小的计算器还是大冰箱,它们前后的价格差都是15元。但是在我们的心里,这两者的价格差可不是一样的分量。那究竟是我们的心理哪里出问题了呢?是不是有的时候我们也像猴子一样没看清楚自己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朝三暮四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