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除死无大事

        国产片很少把行业背景聚焦在殡葬行当上。上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此类影片还是赵丽蓉和陈佩斯等诸位老师一起演的《孝子贤孙伺候着》。这个1993年的影片突出新旧两代人对于红白喜事的观念冲突,其中包括火葬的推广,何为孝道,因此它具有着鲜明的教育意义和时代特点。包括魏宗万老师等在内所有演员极具张力的表演让整个荒诞的故事给人极大冲击力,而这个冲击力大的原因是新时代对旧有观念的挑战。演员举手投足之间让你也“混迹其中”,观众能实实在在地碰到新旧双方针尖麦芒,从而对于生死产生一些哲学意味的思考,比如大操大办就是孝顺,什么才是真正的思念……可以说影片从精神层面上对白事(殡葬)有了一个讨论的过程。

        相比较之下,《人生大事》就显得有些停留在皮相。整个故事仅仅是裹上了殡葬行业这个背景幕布,但是其内核却是纷乱复杂,像一锅大杂烩一样,能填饱肚皮,却难以说出哪一种食材最值得回味。我特意缓了两天再来梳理我的观影感受。也可能是忘事忘得厉害。目前大约记得有几条线,小文对于外婆去世的认知过程,莫三妹自身成长的经历,小文这个“孤儿”和陌生人“三妹”之间的亲情。单就这三条线而言,故事就可以讲很长,对于死的认识,成长中面临的困境,人性中那些光辉,随便任何一个主题都非常宏大。所以对导演和编剧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讲不好,就会食之无味,简直鸡肋。

       比如动机。我尤为不能理解故事的最后出现亲妈归来这个情节。首先她的归来是为了服务哪一个主题,难道仅仅是给莫三妹失去父亲时营造一个雪上加霜的感觉,从而对主角产生揠苗助长的教育?本来就是一碗干拌面,在有筷子时导演递上一个勺子,意欲何为?动机给的条件不足,观众知道的太少。在物质和精神条件没有给到展示的情况下,一个之前为了领养想假结婚的男人仅凭几声响头就把孩子给了一个蹲过外国监狱从未有过抚育经验的女人,为什么?连孩子意见也不问,甚至连个提问假设都没有,只是一味灌输记得“我是你的爸爸”。直白到已经不顾现实逻辑,仅仅为了后面一个泪点?越是不成熟的人越会抓住孩子,越成熟的人越会左右考察不轻易放走孩子,那这个莫三妹是那个类型?会有现实感吗?观众此时还会沉浸在塑造的场景里吗?

      比如节奏。节奏简单来说就两个字,停和顿。而在长线的叙述中,还要加上流畅、规律。前面铺了父亲骨灰难题,当从殡仪馆出来的时候,莫三妹抢过大姐手中骨灰罐,节奏加快,观众也在好奇,到最后骨灰随着烟花闪耀在天空时,与种星星的人词汇已经有了某种弱链接,但是这里并没进一步联系,有点可惜。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大部分观众还在沉浸在这个气氛里,每个人都要和自己的星星开始对话,此时给出一段黑屏和一段音乐,缓一缓都不为过。因为后面小文出走找莫三妹是所有人预判。这个事件的节奏加快打乱这个堪称全影片最精彩瞬间的氛围,实在得不偿失!

      虽然说了这么多我不喜欢的点,但仍然阻挡不住我数次掉落眼泪。一句人生除死无大事虽然有点废话的意思,但是它仍能带给我这个小废物极大的安慰与强大的驱动力。特别是当从一位老人嘴里说出来时,我眼泪止不住了,因为我相信他见过太多白事背后的故事,我眼下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还有小文画的种星星的人,抬棺时人们下楼喊的号子,那场活人葬礼哭的场面,莫三妹整理好老六仪容时……这是一部具有生活气息,连接你我影子的电影。

     最后我真挚提出一个自己的希冀。影片是一个事件艺术,而不是全是符号设计。希望更多的国产电影注重描述事件,让观众回想起来是一个世界,最后经过岁月雕琢,集体提炼出一个符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除死无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