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和解

“和解”一词,有一段时间频繁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大家谈论了自己与情感和解,与生活和解,与工作和解。这其实表明的是,大家在经历的过程中,知道了如何平衡个人和情感、生活、工作的这一切。

我尤其喜欢周国平,在其作品《思想的星空》一书中的说法。周国平说,他和自己的命运已经达成和解,对命运不奢求也不挑剔,命运往往也对他有意外的考验和馈赠。

周国平是一个敏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陷入情感的旋涡中;他也是一个天生悲观的人,从小就在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

所以,他终其一生,他都在面临着这截然不同的双重考验,然后终于找到了一条灰色地带。

回到书本,作者马特·海格总是陷入抑郁和焦虑,即便是后来自己所拥有的快乐比以往多了一点,他也总是再次陷入其中。

他为了摆脱抑郁和焦虑,做出过把自己灌醉、丢掉钱包、提出无理的要求让司机半夜送他回家等等,这样的事情。最开始他是对着干。

后来,他不再对抗了,反而接受了这一切。

马特·海格说,一切的抗争,反而会让实际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而和焦虑症与抑郁症共处的秘诀就是和它们交朋友,甚至表达感谢自己经受的一切,从而才能更好地应对。

与此同时,马特·海格还很喜欢叔本华,他深入思考了要变得比叔本华更加快乐的方法。在叔本华看来,目标是痛苦的根源。

人是永不知足的动物,目标没有完成就会觉得痛苦,目标完成了也只是会有短暂的满足。

比如,同事曾说起他遇到了一个难的选题需要写,一直完不成初稿,因为无能为力,所以痛苦。好不容易写好,修改的过程也很痛苦,因为改不好而痛苦。但当定稿后,满足感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因为这中间的疲惫感远远超过了事后的满足感。

以前,总听人说,以后有钱了要如何如何。可是当我们真的有钱了,却依旧很多都没能实现。可见,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所以,为了不那么痛苦,叔本华开始禁止自己有欲望,也不再追求金钱,绝食并适量的自我折磨,以此希望自己好过一些。

一般的抑郁症群体可能会想到死,叔本华虽然没有建议自杀,但是他却用了一种不死的自杀方式,即摒弃一切愉悦。

但是,波特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却向我们展现了叔本华的本来面目。叔本华追求一切享乐,吃上等的饭菜,多次频繁恋爱,甚至因为发火还把一个女裁缝扔下楼去。他甚至没有任何美德,且极其自私。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叔本华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明不快乐是如何产生的。用马特·海格的话说,叔本华无法达成自己设立的那个“反目标”的目标。

这里就需要一个出路,那就是接纳一切。

然而,在当今这个社会,诱惑太多。

比如,我们本来想打开文档开始写作。我们打开电脑,可能会和朋友聊会天,刷刷社交平台,购购物。但是如果不做这一切,也许效率也不会太高。

其实,限制太多,反而失去了自由;要求太多,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切准则都是可怕的,正是因为不确定性,所以生命反而美丽得多。

马特·海格觉得,幸福快乐和摒弃物质享受无关,而是欣赏生命的本来面目。所以,当他想清楚这一切之后,他就接纳了自身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事实。

除此之外,他与抑郁症达成和解,和他喜欢佛教有关。他觉得佛教和自我惩罚脱不了关系。在佛教中,淤泥和莲花,各有其意义。如果说淤泥象征着抑郁症或焦虑症,那么花朵则象征的是摆脱绝望束缚的我们。

马特·海格尤其喜欢佛教中的慈悲,因为仁慈和自私更能带给他快乐。仁慈可以让他的眼光看得更加长远,进而感受到人生更宏大的图景。

不仅如此,马特·海格还把抑郁症这种恐怖的精神力量,看成是感受生命奇迹的过程。他喜欢感受这股力量,因为感受的过程,可以同时向生命的更深处挖掘,进而探索生命。

读到好的书籍,会被文字温暖;看到好看的电影,可以过完一场人生。感觉很重要,因为有了感觉,我们才可以有喜怒哀乐,才能感知书籍和电影中的一切。

马特·海格后来,甚至感谢抑郁症带给他的一切,不管是后脖颈来一刀,还是腹部来一拳,他都欣然接受。

他把这当成一场感知生命的体验。一开始他怨恨抑郁症找上了他、他对抑郁症感到恐惧。但是抑郁症,成就了今天的他。

他心甘情愿地承受一切苦痛,并把抑郁症看成是,让他感知生命所要支付的代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