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贤者云集的群英会能激发大家智慧的火花。而臭味相投的失足青年在一起只会增加彼此的反社会倾向。
群体是如何影响内部成员的态度呢?哪些因素有利于群体作出明智的决策?
什么是群体?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群体动力学家马文.肖认为所有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群体成员间存在互动。因此他把群体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另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特纳认为,群体成员把同一群体中的人看做“自己人”而不是“陌生人”。所以,一起共读一本书的同伴可以称得上一个群体。不同的群体有利于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与人接触)、成长的需要,以及获得社会认同的需要。
这一章有三个互动极少的(我们称之为“低限群体情景”)下发生的集体影响的实例: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和去个性化。
同时也有三个互动的群体中社会影响的实例: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和少数派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六个实例。
社会助长:自行车手在一起比赛时,他们的成绩要比各自单独骑行时的成绩好。在实验中,当要求儿童以最快的速度在渔用卷轴上绕线时,结果发现,当儿童在一起时要比单独绕线快的多。从而得出总结:“另一位竞争者在场的作用是激发选手的潜能”
但是,还有一种现象,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他人在场会妨碍当事人的表现。他人在场会降低人们学习无意义音节、走迷宫游戏以及演算复杂问题的效率。
这两种矛盾的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社会心理学家扎荣茨受到实验心理学著名定律的启示: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趋势。这就是说,他人在场时,唤醒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因为那些简单任务中“优势”反应往往是正确的。而在复杂任务中,正确答案往往不是优势反应,所以,唤醒增强的是错误反应。
当我们在开放的大会议室演讲时,人数众多的观众会增强我们的紧张感,这时我们会呼吸加快、出汗量增多、肌肉收缩次数增加、血压升高并且心跳加速,还会伴有口吃或者忘记自己要说的内容。这一现象说明,身处一大群人之中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
拥挤能增强唤醒状态,而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
那么他人在场是如何引起人们的唤醒的呢?
实验证明可能是以下三个原因:评价顾忌、分心以及纯粹在场。
如果我们认为在场的有观察者正在评价我们,那么我们的优势反应就会明显改善。他人的评价引发的自我关注也会干预我们熟练掌握的自动化行为。在意他人的评价就会分心,这种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冲突,会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于是就引起唤醒。有时他人只是纯粹的在场,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唤醒。这可能是集体活动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社会懈怠:和社会助长的个体评价不同,在许多工作中,人们要集合个人的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个人努力却无法单独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完成这样的“集体任务”时,就不会那么努力了。这正如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例如在一条同样操作的流水线上,当无法分辨哪个产品是哪个工人操作的时候,残次品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加,但是一旦能识别哪个产品是哪个工人操作的时,残次品率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不管个人对群体做出什么贡献,都是平均分配报酬那么付出单位劳动所得报酬多的人就等于是搭了集体的便车。
但是也有实验表明,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参与度高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会减弱,只要让群体成员坚信多劳多得,他们就会努力工作。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在村里的集体制生产和责任到户生产。集体生产时大家每天同时上工,同时回家,但是地里杂草不断,农作物的收成也是很低。后来实施了分地到户,每家的地收成都是自己的,这时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作物的收成也比集体时大大增加。人们还有了空闲时间可以搞一点副业,提高生活质量。
去个体化:在某些群体情景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致忘却个人的身份而顺从群体规范,也就是去个体化。例如路边翻倒的水果车,临近的居民就会前去哄抢,这就是有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在起作用。但是同样的情景也有大家一起帮忙收拾的结果,有想把水果占为己有的民众,在那样的情景下也会做出帮忙而不是随自己意愿去做的行为。
“每个人都这样做”,所有的人都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情景而不是自己。
群体极化:群体讨论通常可以强化成员最初的意向,这就是群体极化。
比如同样一件事情,当一群冒险思维想近的人在一起讨论时,不同的看法汇集靠拢,趋于一致。但奇怪的是,人们趋于一致所得出的观点往往比他们各自原来的观点所得出的平均值更倾向于冒险,但是当一群思维保守的人在一起讨论时,最终的结果会比个人当初的想法更谨慎。这两种现象都是群体极化。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群体极化呢?
一个是信息影响:群体讨论可以产生一系列观点,而大多数观点和主导观点一致。讨论中积极参与会比消极聆听更容易导致态度的转变。
一个是规范影响:我们人类希望能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为此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比较,当我们发现其他人和自己持有相同观点时,为了使其他人喜欢我们,我们会将观点表达得更为强烈。
群体思维:由于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和睦而压制异议,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群体思维。
它有八个症状表现:1无懈可击的错觉;2群体道义毋庸置疑;3合理化;4对对手的刻板印象;5从众压力;6自我审查;7一致同意的错觉;8心理防御。
群体思维的
但是,无论是实验室中还是历史事件中,群体有时候也会做出英明的决策。这些案例说明预防群体思维的方法:坚持公正无便;鼓励“魔鬼”提出立场;分组然后一起讨论做出决策;寻找外部力量的投入;在执行决定之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
对于群体解决的研究表明,群体能比个体更正确;如果群体的规模很小,或者大群体中个体的头脑风暴在群体的头脑风暴之后进行,群体也能提出更多的好想法。
少数派影响:尽管多数派的意见往往占上风,但有时候少数派能影响甚至推翻多数派的立场。即使多数派不接受少数派的观点,少数派的讲话仍然可以增加多数派的自我怀疑,往往会导致更好、更有创意的决策。
实验中,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行动传递着自信,引起多数派的背叛时,少数派的影响力最大。
任务型领导与社会型领导,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那些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并且表现出自信领导气质的人们,通常能赢得信任并鼓舞其他人追随自己。
根据群体扩大或放任自流的方向,群体可以极其糟糕,也可以极其美好。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有目的地去选择我们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