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自己的成长还是有一些困惑,为了一些事情不知怎样去做。
这件事情就是:是否要做计划,对于计划是否要强制执行。
1
三十岁之前,我一直很散漫。其实我对我的散漫是不满的。上学时我不喜欢学校的教育,工作后又不喜欢体制的约束。我觉得从小到大都没有被允许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漫不经心,算是消极的抵抗吧!
三十岁之后才决心不要像从前那样活着,要按自己的方式活出来。我心痛往昔流逝的光阴,我想弥补,我想赶超,所以对自己严格起来。
当我发现我可以长期坚持跑步,我就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力量。我知道我可以坚持做很多事,我可以学习很多想学的知识。信任自己,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建立起来的。
但我开始试图掌控我的人生,每一步、每一天,我都想严格控制。这让我感到疲倦,激情被消耗殆尽。
比如为了坚持练瑜伽,我会给自己很多强迫。当成长的意愿被强迫掩盖的时候,每一天的坚持都成了苦行,我感到举步维艰。
期望总把我们带往另一个地方,期望过度会导致事情的偏离,我越迫切就越痛苦。
当我轻松练习的时候,我享受的是体式带来的拉伸感和能量的流动;当我抗拒时,我只觉得起得太早还未清醒,盼望练习快点结束。
终于我再也承受不住这份过度的强迫,把我带离了我的初心。如果坚持让我感到痛苦,那我还是停止练习吧,我想给自己一段时间让心放松下来。
所以我停止练习有段时间了。我想放下自我批判。当我什么都不做,我依然是值得被爱的。我没有犯错,我只是不再勉强自己。我认真的想尊重自己的感受了。
2
之前读《卖掉法拉利的高僧》,我热血沸腾,做了摘抄笔记,还把书推荐给几位朋友。我给自己设置了规定,要严守纪律,保持精进。
人的心理暗示太强大了,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只要我不能坚持,就会心生愧疚。在那些被工作和琐事占据了许多时间的日子里,为了严守纪律,我只好勉强自己坚持计划。我哪里是个战士,我觉得自己是个发条人。
最近几年,我都在使用日程本,为了更方便自我管理,所以我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从早上起床,计划就开始执行了。读祈祷文,写感恩日记,练瑜伽,做镜子练习。为了坚持,我根据自身特点自己写原创祈祷文;为了坚持,我的计划与日程管理制定了一版又一版。我还要和朋友一起打卡,每天都在忙碌着。
后来我不享受这种做计划的生活了,它把我的顽固完美主义凸显扩大,让我透不过气。
我问自己为什么不享受还要去做。我俨然就是个疯子,一个病入膏肓的强迫症患者,每天为了执行自己的计划疲于奔命。更可怕的是,当一个计划执行效果不佳,我会怀疑是这个计划不够完善,所以我会制定加强版计划,写下加强版祈祷文,以为这样就可以提升执行力。
我读了一些自我管理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自律力》、《早起的奇迹》等,用过打卡程序,试过番茄时钟,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按部就班的高效机器人。
然后,副作用爆发了——我又开始消极抵抗。那些逛淘宝、聊微信的体验,让我轻松多了。比比哪条裙子版型更好,看看哪件首饰会让我更光彩照人,这些都让我流连忘返。
在我自己身上,充分体现了压迫之下必有反抗。我就是这样一边消极反抗,一边严厉自我批评。
在天平的两端,我摇摆不定,痛苦极了。这几年,我一直试图在各方面寻找平衡,在自我与婚姻之间,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在爱好与家务之间。我的婚姻、工作都很和谐,唯有时间与计划,我摆不平它。
《太傻天书》说,对时间的误用是活在过去与未来,没有活在当下。我就是不知怎样活在当下。我活的太紧绷了,做什么都想尽善尽美,导致无法放松下来。
登上“海盗船”,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紧绷,所以也有了放松下来的机会。我开始允许自己做个散漫的人、不完美的人,终于明白完美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无法触及。
我问自己,想早起练瑜伽吗?我的内心并不想。于是我心安理得的和老公一起睡懒觉。说真的,我感觉很轻松。不完美是常态,何必把不完美的自己当作罪人一样歧视。我常常想做个维护正义的人,却没有对自己公正过。该把自在还给自己了,像孩童一样天真的玩耍,再看不到成人世界里的规则。
3
因为对“计划”与“放弃计划”的摇摆,我还是请了外援。
最近常读到写作群的原知同学,在作业里提到人类图。终于有一天按捺不住,请她介绍了人类图解读师给我。
在解读师耐心解读了我的人类图之后,我迫不及待向她倾诉了我的烦恼。
解读师告诉我,我的烦恼恰好是我的人类图设计中被制约的部分。我的人类图设计中,意志力中心是空白的,导致自我价值感偏低。所以我不断做事,想要借此证明我自己,以实现这些计划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解读师告诉我,力量就在这里,我只要静静的在这里,我就是最好的自己。我本身就很美好,不需要计划,不需要证明。做回自己,爱自己就够了。
之前强迫自己每天做镜子练习,做镜子练习是为了学会爱自己。放弃镜子练习是为了尊重自己的感受。现在,要做回自己,我还想做镜子练习。
好像跟自己兜了一个圈。但我就是在这种拿起、放下的循环中成长的。
解读师建议我随性而活,放下计划,反而可以做到很多,而且过得轻松快乐。顺应自己人类图的设计理念而活,就可以体验顺流的轻松,接受生命的恩典。
我感觉自己被治愈着,不纠结了。我弄明白了,做一件事,重要的不是“做”与“不做”,而是行动中带着怎样的信念。
当我满心抗拒,做还不如不做;当我带着觉知,享受过程,就会有满满的收获;当我不想做,我就放下,去体验其他事,或是自在的放空自己,不做也是活在当下;当我一边批判自己,一边什么都不做,我就把自己陷在一个死循环中。放下评判,才能让心更自由。
写到这里,我看到自己当下对写作的真实需求:梳理思想,破处障碍,解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