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穷养儿富养女。

这么一句被代代相传的育儿经。可有多少父母仔细思考过呢?

单纯从字面意思上说,儿子是要锻炼其吃苦能力,女儿要尽力宠爱。真是这样吗?这样对吗?

首先,穷养和富养很大部分上取决于家庭。如果家庭富裕,那儿子也不可能被怎么样穷对待,如果家境清贫,那女儿也不可能被怎么样富对待。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所谓的穷养富养其实是心灵方面的培育,而非物质。

古人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穷也不能志短,所以,穷人家的父母,实在是不应当让孩子早早地就有穷人思维。

曾有人提问为何有的人会穷十八代。不得不说,有些时候,人穷是有道理的。比方说十来年前,我家这边的长辈,即使孩子成绩不错 ,也不给他们升学的机会,中学毕业就撵到北上广以及东南沿海城市去打工。十几岁的年纪,只能在工地工厂消磨宝贵的青春。何其不幸,他们到处宣扬读书无用论。大学生一样拿低工资,不如多赚几年钱。只能庆幸当时中国这样的父母毕竟占比不大,以及如今这一现象好了许多。

不知有没有人发现,越是贫困落后地区的人,早婚早育现象就越多。相反,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晚婚晚育现象就越多。此处没有歧视早婚早育的意思。只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能当的起婚姻和子女的重任的毕竟是少数。或许双方父母愿意分担。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父母一般也很少是独生子女,难免厚此薄彼,甚至因此矛盾不断。而且教育专家一早就指出了隔代教育的弊端。

在贫困的家庭里长大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对于金钱方面的渴望。人如果曾经长时间缺乏某样东西,一定会对某样东西有渴望,人性如此。他们买商品都要三思而行,会有观望心态。不舍得交际也就导致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机会接触别人。如果小小年纪就对金钱十分渴望。表现为还不到用工年龄就羡慕那些能赚钱的人。羡慕一个月能挣多少的送餐员,快递员……我没有轻视这些职业的心理,都是凭劳动赚钱也没什么好轻视的。但是,如果小小年纪就把自己定义为底层劳动人民。那这辈子也就这么大出息了。

他们忘了,在这样的年纪里,通过努力学习,是可能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即使大学毕业后真的找不到什么高薪的工作,毕竟这也是为他们打造了一个机会。也可能让他们得以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万一,遇见了自己的爱情呢?万一,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呢?万一,遇上了赏识他的伯乐呢?这么多美好的万一,都随着他将自己定义为劳动人民的那一刻,变成了零啊。

如果是在清贫之家长大,常年被亲人当空气的女孩子。就更可怕了。我们知道中国的“扶弟魔”是怎样的可怜可恨。当“扶弟魔”可怜,自愿当“扶弟魔”的女人可怜又可恨。长久以来,她们被教育,女孩子就应该为家庭做贡献,为兄弟牺牲。被成功洗脑的她们心甘情愿地奉上大半劳动的所得,以及高昂的来自夫家的彩礼。婚后依然以自己的身份向夫家索取以贴补娘家。全然不知,夫家也已经是她的家,是她意义更加重大的家。

多少可怜的女人,在丈夫忍无可忍之后被逐出家门。身无长物,本指望受过许多恩惠的娘家能接纳,却也被拒之门外。直到那时,才明白自己错了。为时已晚。逝去的青春,错付的真心,迟来的愧疚,足以压倒她。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永远要受来自各方的审判的眼光。

所以,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应该让他们做心灵上的穷人。我认为,心之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强到就算一无所有,也足以与世界相抗衡。

在清贫但是不缺爱的家庭里长大的男孩,长大以后,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能以笑脸相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地等待着自己的命定之人。最终将这爱传递给身边的人。

在清贫但不缺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女孩子。会知道对于女子来说,尊重与理解是最好的礼物。带着父母赐予的——仁爱,坚韧,勤奋。这样美好的嫁妆终于等到了值得的人。她们当中的一些年轻时或许是很美丽的人,不缺追求者。在父母的影响下,她们养成了一双识人的慧眼,免于被骗。即使生活的并不宽裕,心灵却是富足的。

穷虽然不值得夸耀,但也绝对不应该是丢人的。只是,家穷心更穷的人实在是令人难过。偏偏,家庭清贫的父母能意识到要给孩子一个有爱的童年或者能做到这一点的,太少了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