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列家书》三部曲

在这个时候,非常偶然的

我在挑选了半天的购物车,去了别的选择,选了这一套

《基列家书》

其实是三部曲

《基列家书》、《家园》、《莱拉》

分别是第三代牧师在七十六岁高龄约翰·埃姆斯写给六岁的幼儿罗伯特的家书

约翰牧师的好朋友鲍顿牧师的幼女Glory在三十八岁回乡暂避时与家中叛逆哥哥杰克的故事

约翰牧师年轻的流浪者妻子莱拉(相差四十岁)漂泊与遇见的故事

我从不曾想过,故事可以这样讲述

两天,我几乎不停歇的读完了这三部曲

读的时候,我有时候想起《灿烂人生》,有时候想起《人生海海》

我抬头在我房间一整面墙的书柜上,都无法找到一本与她媲美的书

对人生,对信仰,对命运,对恩典,对苦难,对幸福,对救赎,对父子,对兄妹,对夫妻

没有任何一本,比她给我带来更大的安慰

我曾经读《灿烂千阳》《白夜行》《萤火虫小巷》《玛格丽镇小岛》等而受她们对命运的坚强而感动,而震撼

我曾经读《人生海海》对苦难的人生对人性恶与善,对真相与表相,而沉思,而不解,而害怕

但《基列家书》让我得安慰

……………………《基列家书》……………………

第一部约翰牧师从祖父、父亲,或是更准确说,从神那里领受了第三代牧师的圣职,兢兢业业的任职于基列小镇的其中一座教堂

对,与他的发小鲍顿牧师并不在一个教派的教堂里服侍

他已经身衰,用颤颤巍巍的手给年幼的儿子,写下他们埃姆斯家族的故事

关于他的祖父在信仰上的“偏执”

我不确定我用“偏执”一词是否准确

我读几句就会跟谢太分享,老老埃姆斯牧师被自己的儿媳妇(约翰牧师的妈妈)称做“圣洁的贫穷”的制造者

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他是壮年,因层做异梦,以解放黑奴为信仰的执念,当随军牧师,坚信用战争带来和平

在战争不了了之之后,老老牧师回到儿子儿媳和孙子的家中

将家里的所有,是所有,连晾衣绳上还在晾晒的衣服都随时摘下来赠与他认为更有需要的人

最终,因为跟宣扬和平的儿子,即第二代牧师老埃姆斯信念不合

踏上自己认为的解放之地,最终客死他乡

老埃姆斯牧师不忍自己的父亲死于他乡,在那个饥饿灾荒的年代,带着年幼的儿子约翰步行去寻找客死异乡的祖父

一个月的寻亲之旅,父子吃尽苦头

一个牧师与幼子,衣衫破烂,食不果腹,甚至因为挖一棵已然没有水分的干萝卜而差点被人用枪打死

最终他们一路敲门找活换食,找到在杂草堆中的祖父

有一个细节,不到十岁的约翰记得很清楚,我也记得很清楚

当时他们父子已经落魄到了极致

但当他们鼓足勇气敲开一户又一户的门时

同样艰难的人家,竟能识别出他们牧师的身份

并不曾让他们干重活,而是让他们帮助祷告或者读经,就把家中仅有的粮食尽可能的供给他们父子

更奇妙的场景是当老埃姆斯牧师把从家中带来的花籽儿洒在祖父墓前,并做一个长长的祷告时

年幼的约翰在那样荒凉的沙漠之地,看到了地平线上日月相应的奇景

父子被这一美妙而壮观的大自然治愈,不再为祖父一生的命运感到自责

而老埃姆斯在带约翰回家的路上,告诉年幼的他,这并不是特别的恩待

这是凡居住在这里人,都能一起感受到的神的恩典

我一直觉得我的记忆里衰退得很明显

但以上这些,我竟然不用翻书,就记得非常清楚

甚至,我还记得约翰牧师的母亲,在面对那样一个公公,所呈现出来的豁达与生活的智慧

我也记得约翰牧师在描写他的哥哥德国学者爱德华从小被牧区的人们叫做“小撒母耳”

接受牧区人们的合力捐赠去德国攻读了博士,却成为家中唯一一个无神论者,老埃姆斯牧师的震惊与心伤

还有

约翰牧师年轻时因为妻子难产失去了少年时代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正孤孤单单独身至70岁时

在一个雨天偶然的布道中,从讲坛上看到偶然因避雨走进教堂的年轻的莱拉

神早已安排给他,只是竟等了数十年之久

久到他的好友鲍顿牧师怕他孤独把自己最爱的儿子杰克给他做继子

那位他终生都不能接受的继子,甚至在写下书信时,他隐隐觉得这个逆子要来接管他年轻的妻子和幼子而愤恨

久到他已经70岁了

在这些仿佛无数的日日夜夜里,他孤孤单单的在夜里走出居住了三代人的房子

在夜色中走在街区,透过每一个人家的窗户的灯光看看人们幸福的团圆的生活,并为他们祈祷

然后走进自己的牧养的那座从父亲时代传下来的教堂,坐在椅上,等待天亮的日光照进教堂

书信中有一句话,在这些无数个日日夜夜中

老约翰写到“当我说到的幸福岁月之前的那些漫漫长夜的时候,我想起的安宁与慰藉远比忧伤和孤独多——忧伤,但从来不是没有慰藉;孤独,但从来不是没有安宁。”

谈到遇见年轻的莱拉这一时刻,老约翰写道“现在想起来,在那浓重的黑暗之中,奇迹正在酝酿。所以我把那一时刻记忆为上帝赐福的时刻,并且充满信心的等待,是非常正确的,尽管我连自己在等待什么都不知道。”

………………………………

在读这一本之前,我还没读《家园》和《莱拉》,我当时已经很受安慰

我画下了书中很多的句子,很多,让我受安慰的句子

我想起跟老谢和谢太一起看《教宗的继承》

方济各问本笃,你也会听不到上帝的声音么?你可是教宗啊

我知道Mrilynne一定是一个信仰非常纯正持守真道的基督徒

她笔下的约翰,一生沐浴在恩典中,被厚厚的上帝的脂油包裹

慈爱、智慧、善良、体贴、正直,却也孤独、迷惑、心痛、狭隘

一如每一个我,们

………………《家园》………………

《家园》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以鲍顿牧师一家为主轴,写的是Glory和杰克

在第一部里,看到的鲍顿牧师,是一个爽朗直爽善良的大壮老头儿

一大家族幸福开朗,得益于祖父的财商,家境富裕,儿女出色

但第二部,揭开了这个家的伤痛,至全书结束,从我的角度,也未见happy ending

Glory是家中最小的妹妹,她的姐姐叫Grace,因为出色的钢琴天赋已经成为一名钢琴家

Glory从小是家中最小的妹妹,哥哥姐姐并不经常带她玩,于是她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

哥哥姐姐成人后纷纷离家时,哥哥杰克致使镇上一个贫穷女孩怀孕,并始乱终弃

给这个荣耀幸福的家庭带来无法磨灭的伤痛,给父母带来震惊和痛苦时

最小的妹妹Glory在家,并承担着收拾这个摊子的主力

后来,这个妹妹也读书离家,中规中矩的当了一名教师

在一个城市安定,十四年

38岁的时候,她把所有家当收拾,再次回到基列

母亲已去世,哥姐们均在各自的城市成家立业

只有她,形单影只的回到父亲的家中,说的是,离婚了

然而,这十几年,她的那位曾带回家的所谓的未婚夫

只是欺骗她的钱,那是一位已婚的骗子

连525封书信,都只是从各种报纸文章上随便剪切贴给她的

从头到尾,他未曾想过要跟她在一起,只是骗她的钱

这样一个从小没有做过一件坏事,中规中矩的好菇凉

在中年时候,只有这样一个结局

回到这一栋房子,照顾年老的父亲

在她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的时候,那个家中的特例--杰克也回来了

潦倒的,落魄的,离家21年连母亲葬礼都不回来的

带着一身的悲凉与,孤独,还有格格不入,回来了

而这样一位浪子,如同圣经中的浪子一样

却最受老鲍顿的疼爱

那种满溢的的无处可施的,也是格格不入的疼爱

于是,老鲍顿、杰克,格罗瑞三个人,怀着各自的伤痛,在这个栋房子相处

被岁月磨砺成自己的陌生人的三位承认,重新相处

《家园》,原文叫《Home》,是家人们在一起的地方

是在外面无处可容身时,可以回去的地方

Glory是这样选择的,杰克也是这样选择的

家中的老父亲也是这样期待的

然而,我们已经不是我们,或许我们还是我们

可是在外面的十几年,二十几年

我们已经被经历灌注了太多,塑造了一道一道的痕迹

而成人后的我们,那些心里的痕迹,没有办法像小时候,手指头切到的伤痕一样

让父母哥哥姐姐吹一吹,甚至也没办法让自己吹一吹了

Glory至今无法告诉父亲,她其实从未结婚,而是被骗

这样一个诺大的丑陋的伤痕,无法告诉父亲

无法告诉任何人

她把所有的难堪化成房子的修缮,花园的种植上

我在格罗瑞的身上,看到太多我自己的影子

我也是自小中规中矩的孩子

认真,努力,爱父母,爱弟弟,关切他人多于关切自己

我也是在33岁的时候

打包收拾了所有北漂的东西

回到父母的身边

不知道如何开口诉说着5年的遭遇和经历

依旧每日面带微笑的陪伴父母

在他们的声声呼唤中,回到他们的身边

但夜夜对自己的过往,对自己的未来

犹如在浓雾大海中,孤舟漂泊无依

书中的最后,没有格罗瑞的释放

忽然,杰克回来了

瘦削的,苍老的,带着眼下伤疤的杰克,用父亲寄给他的钱,回来了

长在牧师的家中,却坏事做尽的杰克

与小时候一样,不言不语,带着嘴角的一抹孤独的微笑

出于任何人意料的,甚至,老鲍顿以为有生之年都见不到他的时候,他回来了

杰克,是鲍顿家的一个“那一个”

从小他就坏事做尽,作为约翰牧师的同名的教子

他偷约翰最重要的东西,烧了他的信箱,处处与他作对

甚至让15岁的贫寒小女孩怀孕且不负责任

让父母哥姐丢尽脸伤透心,闯下大祸后

一走了之,母亲去世时,父亲苦苦寻找,哥哥苦苦寻找

他都避而不见

他生来带着伤,生来就带着痛

无法自控

无法控制自己的伤痛,也无法控制自己不去伤害别人

他熟读圣经,极其聪明

但他不相信上帝,一个字都不相信

从杰克的孩童时期,他就充满伤痛,无法被救赎,不管是自己还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

他充满了抗拒,无法接纳

就好像他天生就是油,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入水性的爱的家

他只能远逃,流浪

直到他爱上了一个菇凉,很爱很爱

于是为了爱,他想努力被救赎

他回家了,想要家,想要被爱,想要肯定,想要被证明

一个浪荡子,无人能相信他是牧师孩子,也无人相信他成长在一个健康的体面的家庭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教父

他回来了, 切切垦垦的,想来找父亲,或者教父

可是,他的父亲竟然这样衰老,衰老到他不忍心开口

而教父,任凭他怎样的努力,都不能得到教父的认可

他如溺水者,挣扎,拼命,努力

失败了,放弃了

是那位深深深深爱他的父亲,最爱他的父亲,亲手切断了他的努力

于是,他收拾了自己的简陋的家当,再一次离开了基列

这一次,恐怕是一去不复返

那种浓重的绝望

他离开的时候,教父约翰去送行,终于真心的发自内心的亲吻他的额头为他祝福

且给了他二十美元的路费

他踏上远去的汽车,再一次离开

关于杰克,他这样说过

虚伪和简单的不诚实之间有一大区别

我是小偷,我是不诚实,但我决不虚伪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对于他的描述,书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

困惑,沧桑,悲伤,疲倦

书的最后,他的黑人妻子和孩子来到了基列

亲眼看到了杰克口中的家,见到了善良温柔的Glory

Glory目送这对母子的离开,全书的最后一句是:

他应验了他父亲的祈祷

主真是奇妙啊

我合上书的时候,也是觉得主真是奇妙啊

希望尽管耗尽了心血,但总归来了,虽然迟到,但不会不到

可是,睡了一个晚上,我才想起来

谁的希望?杰克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他被承认了

《家园》这一部中,描写的最让我受震撼的,是老鲍顿

老鲍顿对杰克的那种无法自处的爱,无能为力的爱

作为一位牧师,他可以宽慰任何人,可以为任何人的灵魂祈祷,可以拥抱任何人

唯独,这一个他最爱的儿子

他什么都做不了

书里有几句,写尽老父亲的伤痛

“”是他的悲伤让他如此的耐心有如此的触不可及。

对家人的忠诚——不管是真正的还是想象中的,对家人的保护——不管有没有可能,是父亲的骄傲,是他最强烈的本能,使他满足、沮丧和焦虑的主要原因。

杰克凝视着他,仿佛父亲是他带来的悲伤和疲倦的化身,衰弱中仍旧带着英勇,随时准备着再次伤心,再次附上重担。“

在很后面很后面,老鲍顿跟这一对儿女说:”或许我正发现自己原来不是自认为的那个好人。我现在没有力气了——耐心很好心血的。还有希望也是。“

写尽了一位父亲,对自己最爱的儿子,爱而不得,救而不得,拼尽全力,用尽几十年,伤透了心蒙上伤痕继续伸手,又被拒绝被伤害

在生命的尽头,终于发火了

老鲍顿另外一位儿子,真正出色的杰出的的儿子泰迪匆匆回家时

老鲍顿付在泰迪的肩膀,当着杰克和格罗瑞的面,痛哭流涕:“太不容易了!泰迪。我早知道会不容易的,可是太难了!我太老了!”

杰克微微一笑,脸色苍白。

还有一处,他早早把这个最爱的儿子,交给最爱的好友约翰牧师,作为继子,甚至取了约翰的名字为他的名字

但是他的好友约翰无法接纳这个儿子,无法像他自己爱杰克一样爱他,这让老鲍顿又伤透了心

这一段,把3个人各自的心思,各自的疼痛,各自的不得已,写得淋漓尽致

《家园》是一部全文弥漫着悲悯的故事,看不到希望

看着老鲍顿、Glory或者杰克,耗尽心血的在等待寻找“希望”

或者箱老鲍顿一样,勇敢的英勇屡败屡战的等待

或像Glory静静地隐忍的反复诵读《圣经》的寻找

或像杰克,不承认自己在等待希望,因为他觉得希望是最可恶的东西

可是,最终,好像我从小到大的经历一样

唯一不相信希望的杰克,最后得到了希望

只有他得到了

他得到了他的妻子与儿子,不管件没见到,他拥有他们

老鲍顿临终时,身边仍然没有杰克

Glory只能留下来照顾这栋房子,一个人

有人说,《家园》处处绝望,但却充满抚慰

因为彼此有爱

爱而不得,比陌生人更可悲

所有人都在爱杰克,就像泰迪,苦苦寻找杰克

而杰克宁可花光身上最后一分钱买一本毫无意义的杂志只为了躲在便利店里躲过泰迪

老鲍顿爱杰克至生命的每一寸骨髓

带仍然失败了,他怎样逆着自己的本性和脾气去爱杰克

杰克仍然客气的,疏离的,远远的,礼貌的与之保持距离

唯有Glory爱杰克,因为彼此揭露伤痕,相互舔伤

所以可以稍微靠近一点

也仅仅是稍微靠近一点

读完《家园》,我是灰色的,是绝望的,是压抑的

我读到的是人的渺小,我看不到生存的希望,看不到努力的希望

紧接着第三部《莱拉》,浓浓的绝望

译者应雁说,这部最悲伤的故事,即便伤痛不能痊愈,却仍有乳香舒缓安抚

……………………《莱拉》……………………

在前面两部的书里,总会有一个安静的女子,叫莱拉

她安静,不语,但脸上写着经历,满有力量的给人安慰

好像配角,但却是每个人的链条

她开启了老约翰牧师的活力与活着的快乐

她给予了格罗瑞足够的安静的支持

她给了杰克唯一感到安全和被信任的眼眸

可是读到翻开《莱拉》

除了疼,就是疼

因为遍体鳞伤,遍体鳞伤

仿佛全世界只有她一个人,孤寂寂的世界,只有她一人

天地之间,只有她自己

一个遍体鳞伤的女孩

她漠然的,坚韧的,孤冷的

赤着脚,衣衫褴褛的

一步一步,在这大地走着

不知道走去哪里

但无论走到哪里,在做什么,她永远是一个人

前半部是她的童年漂泊,被一个叫做“Doll”的黑女人从欺辱她的家中救出

从此与多尔逃难躲避追杀

跟着Done多恩一大家,一路走,荒野、乡村、城镇

走到哪里活到哪里

走过大峡谷,走过河伯,走过山川,走过荒漠,走过玉米地

扛过风沙暴雨,扛过龙卷风,扛过饥饿扛过饥荒扛过瘟疫

他们用劳动的双手挣钱,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喝着露水

可是,那是1929年之后的大萧条

最后,多尔无法养活她,想把她送给一个瘸腿的老头当妻子,想把她送回凌辱她的原来的家

莱拉被多恩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梅丽遗弃在一个小镇的教堂门口

她一个人坐在台阶,从天亮等到天黑,从天黑等到天亮

自从她被多尔救活,从来没有离开过多尔,也从来没有想过多尔会离开她

可是,多尔一个人离开多恩之后

莱拉立刻,即刻就被多恩和梅丽遗弃了

虽然,多尔回来找她了

但从此,莱拉明白了,多尔会离开的

终于,多尔杀了来寻仇的莱拉的家里的人

只是为了报复多尔伤害了他们家的男人,并不是来寻找莱拉的

这个老太太被判绞刑,与莱拉互不相认

是,互不相认

多尔入狱后就逃跑了

莱拉全世界的寻找多尔

直到大雪纷飞了三天

莱拉知道,自己再也找不到多尔了

于是,去了圣托里斯的妓院

多尔从来不允许她去的地方,以此来记住多尔

在妓院里,她遇到了一个混球

那个混球调戏她,让她被姐妹们咒骂

而她曾以为那是多尔之后的温暖

曾以为,曾,醒来之后

她把所有希望寄托于获得一个姐妹怀孕的宝宝身上

她想偷走这个宝宝,像多尔抚养自己一样带走她抚养她

当这个女孩被带离妓院时,莱拉就离开了妓院

继续,一个人走在天地间

走到了基拉

在一个下雨天,走进了老约翰牧师的教堂

那个多尔和多恩从小就告诫她,那是个骗人钱的建筑

她被烛光吸引,走进了教堂,走进了讲坛上老约翰牧师的眼睛,和心里

老约翰在正道中,抬眼间看到了莱拉,就再也无法忘却这个比他年轻四十岁的女人

莱拉嫁给了老约翰

莱拉总觉得老约翰终有一天会赶她出门

她无法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的妻子

会住在一座体面的,有自己花园的,有很多个温暖房间的,有很多衣服,很多食物的房间里

她随时准备着带着宝宝,和多尔留给她的刀,回到天地间

而老约翰牧师总觉得自己留不住这个写满故事的女子

莱拉读以西结书,读约伯记

她在圣经中读到了自己所经历的所有所有的苦难

读到了婴儿如何被弃,读到了天地如何覆灭,读到了罪恶如何沉重

她一遍一遍的问老约翰,每一句她所不能理解的经文

想着自己的经历

老约翰执着的要让妻子受洗

老约翰说,他不能忍受这样美好的妻子和孩子将来不与他一起在天堂

莱拉问

那我的多尔,我的多恩呢?

他们一生都在痛苦苦难中,他们从来不知道恩典

他们怎能因为生命和命运给予他们的苦难而坚持着活下去而下地狱

她不能忍受多尔和多恩也不与她一起在天堂

《莱拉》全书的开头,是悲伤是绝望是痛苦是孤寂

仿佛世界只有世界,没有未来,没有上帝,没有眷顾

即便他们在荒野中找到了绿洲,即便他们在玉米地中找到了农活

但转眼之间,在一切的不可能中

那个赤脚的衣衫褴褛的寒冷的莱拉

像当年被多尔抱进怀里一样

她再一次被轻轻柔柔的抱紧了老约翰暖暖甜甜的家里

她警惕的,决绝的,像小偷一样生活在老约翰的房子里

她想要努力过一遍,把这一切用感觉偷给她的多尔

多么想,多尔还活着,就能一起住进老约翰的房子里了

关于她曾经的过往,她不曾想老约翰说过

因为她这样描述过往:

关于过往,不讲是对的。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诚实,因为一旦开了头,你就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了

关于世界,她引用了圣经的一句话:

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声音。

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是有声音的。那是上帝存在的。他一直都在。

但是

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

关于痛苦,老约翰这样告诉她:

许多事情发生的原因,我们并不知道。全然不知。因为只要我们认为那些事情发生的原因一定来自过去,我们为之愧疚或者觉得活该的事,而不是来自全能的上帝应允我们的未来,我们就无法看到真谛。

痛苦这样痛苦,非常痛苦,更非常真实,而失败让人觉得一切都已完结。生活在这个世界很难,很严酷,又不乏奇迹。

但是,人生的每一个经历是碎片,这些碎片不会叠加。一切一切都是神赐予我们的。他对过去没有任何责任义务,只将恒久不变给予我们。

老牧师救赎了莱拉,莱拉也救赎了老牧师

…………………………………………………………………………………………………

读完这三部曲,就像看到一个立体水晶体

从三个角度平行的看到这个故事每一个人

在《基列家书》老约翰的信中,看到老鲍顿的直爽,看到格罗瑞的贤惠,看到杰克的不可理喻,看到莱拉的完美,看到老约翰的自私狭隘

镜头切换到《家园》老鲍顿的房子里,从房子里看到老鲍顿爽朗下的伤痛,看到贤惠格罗瑞的难堪,看到坏事做尽杰克的真心,看到莱拉的安静体贴,看到老约翰的睿智

翻开《莱拉》的回忆录,看到这个安静女人眼睛里为天的丈夫老约翰的爱,看到像安静大海里曾经的波涛翻涌

我完全被Marilynne收服了,她有怎样的成长和思考,能这样透彻的写下这个闪耀的故事,水晶一样通透的故事

………………………………

因为暂停,因为照顾奶奶,我曾在生活里充满绝望

可是,在这样一部希望绝望悲伤痛苦相交织的小说里

我读着信仰,与老约翰一起写信,与老鲍顿一起祷告,与格罗瑞一起读经,与杰克一起探讨圣经

我真的在绝望中,读到他的主权,读到他的恩典,读到他的悲悯

读到上帝的救赎

格罗瑞有一句:

那些独居的年头,她早早晚晚都读《圣经》。读《圣经》是为了记住她是谁,记住她成长的家庭,也是为了唤起模糊记忆中的一种慰藉。那是她离开之后才真正意识到的一种慰藉。现在,她回到了父亲的屋子,读着《圣经》,她记起了那种慰藉,也想起了距离和孤独的好处,另一种生活里的那些满足和愉悦。这是多么奇怪而古老的一本书啊。神性置于诸事万物间是多么的奇特,而造物在自身意义的重压下的悲苦挣扎又是这般的无穷无尽。……尽管我们会疲倦或怨苦或迷茫,上帝却忠诚相伴。他让我们四处流浪,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回家意味着什么。

这段话激励了我,我常常不知道我回家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回来

在这套书里,我知道我回家的陪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我以局外人读着格罗瑞的经历,就仿佛上帝把我带到旁边看我自己的行为一样

我是这样得到启示,得到明了

虽然,我还是会常常失落,常常出神,常常落寞

但还是总能被激励

总能被唤醒

总能真的告诉自己

上帝眼目不曾离开你,不管你那一刻有多么的孤单,多么的忧伤,多么的痛苦

他一直在,看着你,陪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列家书》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