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下顶尖高手的部分思维方式!学到赚到~
作为普通人,从草根中爬起是多么困难,处处都是因为缺乏资源而无法迈过的门槛,常常面临根本无法进场参与游戏的困局。当资源、背景和天赋都不足的时候,能够帮助你人生破局的只有深度思维的能力。
深度思维:
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
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深度思维是具有巨大价值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技术与格局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的能力。我也坚定地认为,在这个高压、高竞争的时代,处处充斥着阶层固化的焦虑,而深度思维将成为这个时代个体崛起的最可靠武器。
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和任务,我们需要高效的深度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它们。
有些人工作速度快、质量高,一小时做完别人一天也做不好的事情;
有些学生学习效率奇高,不仅考试总拿第一,还有空闲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是智商高的缘故吗?
不,学术理论与生活实践结果告诉我们,智商不是决定因素,思维方法才是。缺乏深度思维方法的聪明人常常犯错误,而掌握了深度思维方法的普通人则能优质完成任务,显得很聪明。为了高效优质完成任务,你需要这些深度思维技术。
一、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刻
1.更强的思维能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某台机器突然停止运行了。乙老板站在原地等了一两分钟,随后车间主任带着维修工人赶到了。乙老板看着他们为机器更换了一根保险丝,然后机器恢复运行了。
主任和工人心想:没想到老板在场,幸亏及时赶到解决问题了。(员工心态上和甲公司是类似的。)
乙老板问:“这台机器刚才出了什么问题?”
主任:“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保险丝烧断了,换一根就好了。”
乙老板:“哦。不过为什么保险丝烧断了呢?”
主任心想:啊?这哪有什么为什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维修工人:“保险丝烧断肯定是负荷太大了呗。”
维修工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满意。
乙老板接着问:“哦。但平白无故的,机器怎么就负荷太大了呢?”
“这……”主任和维修工都答不上来了。
维修工说:“这就不知道了,需要再拆机检修。”(原本只想换个保险丝,在老板的追问下必须做更深入的检查了。)
十几分钟之后,维修工人弄清楚问题了:“老板,找到问题了。是轴承太燥了,没润滑油,摩擦力太大,所以负荷就高了。”
维修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再次感到满意。
乙老板点点头:“很好。那么为什么没润滑油呢?是用完了吗?”
维修工看了一眼机器:“润滑油还剩很多,但是润滑泵吸不上来油了。”
乙老板:“那为什么润滑泵吸不上来油,它出了什么问题呢?”
维修工又研究了几分钟,说:“油泵的轴磨损了,松了,在空转,所以吸不上来油。”
主管这下学聪明了,主动问:“那为什么油泵会磨损呢?这玩意儿的理论使用寿命应该是非常长的,怎么会轻易磨损?”
维修工人回答:“有很多铁屑之类的杂质混进去了,估计是机器上半部分掉下来的。这个泵才用了一年多就磨坏了,原本估计是使用五年以上的。”
乙老板:“那机器的上半部分怎么会掉铁屑下来呢?”
维修工人:“这个没办法,上半部分是机器的主要运转区,本来就磨损很大,掉点铁屑下来是没法避免的。这个全行业都是一样的,真的解决不了,而且它掉点铁屑下来对上面的运行没影响,只是影响下面的润滑泵。”
乙老板:“哦,那么下面的润滑泵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不受影响呢?”
维修工人:“这太简单了,我们自己加个滤网就行了,每年定期清一下滤网,以后啥问题也没有了。”
乙老板点点头,对主管和工人说:“好的。既然这台机器出了问题,我猜其他机器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你们可以考虑在所有机器上都加上滤网。另外,车间主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呢,最好不要只停留在第一层,要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我想,今天的事可以算一个教学案例了吧?”
维修工人点点头,心里很高兴:这法子不错,花一个小时加装滤网,以后能节省很多麻烦啊。机器故障率少一半,都不用我去修了,我这班是上得越来越轻松了,哈哈!
主管也点点头,心想:这老板果然不是吃素的,就今天这么一个小问题的解决,就能让生产停工率大幅降低了。我以后就学他的思维方法管车间,考核指标肯定轻松完成,年底奖金还不翻倍?
2.5Why思考法 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法,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里要注意,虽然叫作5Why法,但并不一定是问5次Why,而是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案例:
3.5So思考法 如何洞悉事物的未来趋势
如果说某个事实现象是一个点,那么由这个点展开的思维逻辑则是一个链条,而这个链条应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前追溯原因,一个是向后追寻结果。
向前追溯原因,其对应的方法即是5Why思考法。
那么向后追寻结果呢?用5So思考法,5Why思考法的镜像方法。
什么是5So思考法
So,意思是“所以呢?”“那又怎么样?”“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所以5So思考法的定义如下:
5So思考法,是指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的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
二、换位思维——如何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如果不懂别人是怎么想的,你的努力或许会白费。你需要建立共同认知、克服自我中心,才能自如切换视角进行换位思维,将深度思维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1.为何你的努力别人不买账 掌握换位思维,让你不只是感动自己
不懂别人怎么想,怎么努力也白费
加入要你策划一场集体旅游,你取标题:风光无限,畅享人生。
也许你自我感觉良好,但别人往往并不买账。
你的意思是:希望看到海报广告的人能够知道,这条旅游线路的风景很好,如果他们选择这个旅游产品能够缓解疲劳、享受人生。
实际看文案海报的人会怎么想呢?
疲劳的白领看到了文案“风光无限,畅享人生”,很可能会被激起反应:“‘畅享人生’,唉,要畅享人生,得有充足的资金,还是要努力赚钱才行。”又或者会想:“‘风光无限’,唉,我这么累,还有一堆任务没完成,真是一点都不风光。”
假设这条文案这样写呢——
“你是愿意待在沉闷的办公室里勉强安慰自己小点压力,还是愿意躺在大理洱海边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很明显,第二种写法才能真正打动客户,让客户产生“压力太大了,去旅游放松一下吧”的冲动。
2.进入别人的视角 如果我是他,会怎么想
换位思维,一般是指思考、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换位思维的核心,是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的准确性需要有尽可能多的对于在某件事上的共同认知
如何共同经历塑造共同认知
第一,对于曾经有过类似经历体验的,可以再次调出那些经历体验。
第二,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也许可以临时体验一下。
第三,如果无法体验,就寻找有相应经历的人来帮助自己思考。
克服自我中心
有时候,我们已经和别人有了共同的认知系统,但依然无法形成换位思维。事实上,由于大家都是人,都有基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要吃饭睡觉,所以对大部分事情是有天然的共同认知的。但换位思维依然很难,因为我们无法克服自我中心,习惯于死死地守住自己的单一视角。
推荐几个可以培养“无我”习惯的小练习。
练习1:经常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练习2:建立抽离感
这是一个有趣的练习。我们或许在电影中看过这样的镜头:一个人的灵魂离开了他自己的身体,从外部隔着一定的距离看着自己。自己从自己内部抽离出来,像一个外人一样观察自己,这就是抽离感。
抽离感的反面是代入感。最有代入感的事情可能是吵架。在激烈的情绪中,你是全然地在体验自己。但你可以突然这样想:另外一个人在和我眼前的人吵架,我往外走几步,看这两个人是怎么吵架的。就好像你在看电视,电视上有两个人在吵架那样。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自己突然变大了,灵魂变得更加轻盈和开阔。
练习3:观察他人喜好
我们习惯于进入自己的生活,而不习惯于进入他人的生活。我们需要练习,练习如何成为他人。但这么说显得比较抽象,依然不知道怎么练。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技巧,它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请在最短的时间里,观察并猜测身边某个人喜欢什么。
3.六顶思考帽 换位思维,让一个人变成一个智囊团
想象你面前站着六个人,这六个人都具有极端的思维特质。
第一个人,他是个典型的全局组织者、领导者。经常担任裁判、主持人、监督者、检察官等角色,他永远都想着要掌控全局,做事情条理清晰。人们常常评价他:“只要他在,就感觉大局在握了。”他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戴着蓝色的帽子。
第二个人,他是个典型的资料狂、数据狂,热爱收集、储存数据,外号“人形电脑”。他很木讷,从来没有任何情绪,只是喜欢搜集数据而已;他甚至没有什么思想,不给出任何结论,每当你问他“你有什么观点?”的时候,他总是耸耸肩:“不知道,我再给你看点资料你自己判断吧。”他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第三个人,她是个典型的感性思维者。她永远都在说:“我有一个种直觉……”“我的感觉是……”她的情感丰富,起伏也比较大,人们常常评价她:“你有点不太客观吧。”但是她对此丝毫不以为意,永远活在情感与感性的世界里。她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红色的帽子。
第四个人,他是个典型的乐观派,看什么事情都觉得充满希望,还喜欢折腾,爱好创新。他总说:“这件事情很有希望!”“这有很大的好处啊!”甚至面对一些高风险的事物,他也会觉得,风险不是问题,依然有很大的机会。人们常常评价他:“凡事过于乐观,可能会摔跟头哦。”他穿着黄色的衣服,戴着黄色的帽子。
第五个人,他是个典型的保守派,看什么事情都觉得充满危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常常说:“这个想法很危险。”“这事情看上去有希望,但实际上危机重重。”每当别人提出一个新计划的时候,他总能指出计划的各种漏洞,并补充一堆可能的困难。人们常常评价他:“过度谨慎了,画个圈待在里面不出来,简直什么事都做不了。”他穿着黑色的衣服,戴着黑色的帽子。
第六个人,他是个典型的创新者,总是能想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他总是提出新观点,新视角,对于已有的项目总想添加几个备用方案,有些方案甚至感觉过于创新、缺乏逻辑了。人们常常评价他:“很能创新,甚至有点过于标新立异了。”他穿着绿色的衣服,带着绿色的帽子。
这六个人,代表了六种思维特质:
全局分析、客观事实、感性直觉、乐观思考、保守行事、创新思维。
由于这种极端的思维特质,他们每一个人思考问题都是不全面的、低效的,但如果把这六个人集合起来呢?就像聘用了一个智囊团一样,让他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特质为你出谋划策,这就能达到多维思考、相互制衡、算无遗策的效果了。
当然,要去找六个这么特殊的人随时为你服务是很难的,但通过换位思维的方法,先后换位到这六个人的视角上去看问题,然后再集中起来,就可以以一敌六了。
三、看得见的思维,才是好思维
1.损害思考效率,大脑的最大弱点在哪里
大脑的弱点
大脑的反应速度、记忆能力都还不错,但是内存却非常低下!内存低的一个表现是人类的短期记忆能力,我们都知道它有多么糟糕,一个普通的11位数的手机号很多人都无法迅速记下来,要重复多次才行。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信息,只能暂时储存4个左右的信息单位。
用短期记忆来定义人脑的内存尚不精确,更精确的定义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大脑在思考的过程中暂时性储存部分信息的能力。比如你计算一道较为复杂的数学题,不可能一次性心算完,需要打草稿、在草稿纸上记录一些中间数据,这张草稿纸的大小就相当于你的大脑内存和工作记忆宽度。
大脑的内存不够用,我们没法把大脑打开,但我们可以加一个外部缓存——可视化思维方法。
可视化思维是指,将各种信息(包括任务的原始信息、你推演出的临时信息、你大脑中已有的信息)以看得见的形式集中存储在某个平面上——纸张、黑板、电脑屏幕等,储存的信息往往是文字和图形的混合体。
可视化思维方法能给我们带来两个基本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自然是更大、更稳定的外部缓存。
第二个好处是,可视化思维能带给我们更全局、更宏观的视角。
2. 矩阵分析法 可视化思维的典型,多维度分析的利器
精彩的矩阵分析工具
艾森豪威尔矩阵
手头有众多任务,应该先做哪些、后做哪些?一般人没有什么规划,随机选择,或者哪项任务已经火烧眉毛了就赶紧处理哪项。
安索夫矩阵
安索夫认为,企业发展时,要考虑以下两个维度的因素:你要生产什么产品以及你要进入什么市场。由此分化出四种发展战略:
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单一市场,称为市场渗透;
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多个市场,称为市场开发;
使用多个产品,服务一个市场,称为产品延伸;
使用多个产品,服务多个市场,称为多元经营。
安索夫指出,企业发展的合理战略规划应该是按如下顺序依次进行:
考虑是否能以一个强有力的产品,进入和巩固一个市场(市场渗透战略);
考虑是否能为现有产品开发一些新市场(市场开发战略);
考虑是否能为现有市场开发有力的新产品(产品延伸战略);
考虑是否能开发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多元经营战略)。
安索夫认为,正确的战略规划发展流程应该如下图:
策略师时间矩阵
与艾森豪威尔矩阵不同,策略师时间矩阵的指导思想是:越重要的事情越先做,越简单的事情越先做。
把“容易”作为一个重要维度添加进去,正是瞄准了拖延症这个时代新病。
3.工作仪表盘 再复杂的任务也能梳理清楚
我们日常面临的工作和任务多而复杂,一团杂乱、效率低下已然成了常态。
在常年观察和思考中,我发现,仪表盘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利器!
工作仪表盘的特点是清晰、简单、易用,能够帮助我处理日常工作。
1号区域
1号区域为写书工作区,任何时候我想到了跟本书写作有关的某个想法,我都立刻把这个想法写在便笺纸上,然后贴在1号区域。
2号区域
2号区域是我正在进行的思维方法与学习策略研究的各项内容。
3号区域
3号区域比较特殊,有一张图一张表。下文详解。
4号区域
4号区域为知识杂货区。
5号区域
5号区域是杂事区。
6号区域
6号区域是思维提示区。
四、流程思维——真实世界的高手是怎样练成的
在平凡中创造奇迹的方法
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由多个流程、步骤组成,把每一个流程、步骤都进行优化,做到(接近)最好,就叫全流程优化。
案例:
首先将客户的注意力流通流程划分清楚。
第一步,客户看到公众号的文章标题,决定是否点击标题查看正文;
第二步,客户看到正文内容,决定是否继续看下去,直到正文后半部分的广告(在软文中,有关商品的信息往往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第三步,客户看到商品广告,决定是否点击店铺或者商品链接;
第四步,客户看到店铺或者商品介绍页面,决定是否点击进入支付界面;
第五步,客户进入支付界面,决定是否完成付款;
第六步,客户收到货物,决定是否给出好评或者转发商品介绍。
全流程优化粗略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只有两个步骤:
第一,将任务分为多个流程;
第二,对每个流程进行优化。
看完拜托您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哦)
2.关注我,让我们成为长期朋友
3.关注公众号:精华知识荟,更多优质干货一网打尽,持续上新
谢谢您的支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