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者在HTTP请求中注入恶意的SQL代码,服务器使用参数构建数据库SQL命令时,恶意SQL被一起构造,并在数据库中执行。如何防范SQL注入攻击
Web端进行有效性检验并限制字符串的长度,服务端使用预编译PrepareStatement取代拼接SQL字符串,并再进行有效性检查防止攻击者绕过WEB段请求,过滤参数中特殊的符号比如单引号双引号。
1)事务:MyISAM不支持,InnoDB支持
2)锁级别: MyISAM 表级锁,InnoDB 行级锁
MySQL表级锁有两种模式:表共享读锁(Table Read Lock)和表独占写锁(Table Write Lock)。
InnoDB行锁是通过给索引项加锁来实现的,即只有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InnoDB才使用行级锁,否则将使用表锁!
3)MyISAM存储表的总行数;InnoDB不存储总行数;
4)MyISAM采用非聚集索引,B+树叶子存储指向数据文件的指针。InnoDB主键索引采用聚集索引,B+树叶子存储数据
5)适用场景:
MyISAM适合: 插入不频繁,查询非常频繁, 没有事务。
InnoDB适合: 要求事务; 表更新和查询都相当的频繁
1.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
可以看到未提交的数据(脏读),举个例子:别人说的话你都已经做好了,但是可能只是说说,并不要求你实际去做。
2.reda committed(提交读)
读取提交的数据。但是,可能多次读取的数据结果不一致(不可重复读、幻读)。用读写的观点就是:读取的行数据,可以写。
3.repeatable read(重复读是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
可以重复读取,但有幻读。读写观点:读取的数据行不可写,但是可以往表中新增数据。在MYSQL中,其他事物新增的数据,看不到,不会产生幻读。采用多版本(MVCC)机制解决幻读问题。
4.serializable(串行化)
可读,不可写。像java中的锁,写数据必须等待另一个事物结束。
.表级锁
表级锁的锁定是MySQL各存储引擎中最大粒度的锁定机制。该锁定机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逻辑简单,带来的系统负面影响最小。所以获取锁和释放锁的速度很快。由于表级锁一次会将整个表锁定,所以很好的避免死锁问题。
当然,锁定颗粒度大所带来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出现锁定资源争用的概率也会最高,致使并发量较低。
2.页级锁
页级锁的特点是锁定颗粒度介于行级锁与表级锁之间,所以获取锁定所需要的资源开销以及所能提供并发处理能力也同样介于上面二则之间。另外,页级锁和行级锁一样,会发生死锁。
在MySQL数据库中,使用表级锁定主要是MYISAM,Memory,CSV等一些非事物性存储引擎,而使用行级锁定的主要是Innodb存储引擎和NDBCluster存储引擎,页级锁定主要是BerkeleyDB存储引擎的锁定方式。
3.行级锁
行级锁定是目前各大数据库管理软件所实现的锁定颗粒度最小的,所以发生锁定资源争用的概率也最小,能够给予应用程序尽可能大的并发处理能力而提高一些需要高并发应用系统的整体性能。
但是由于锁定资源的颗粒度很小,所以每次获取锁和释放锁消耗的资源也更多,带来的消耗自然也就更大了。此外,行级锁也最容易发生死锁。
总的来说,Innodb的锁定机制和Oracle数据库有不少相似之处。Innodb的行级锁定同样分为两种类型,共享锁和排它锁。而在锁定机制的实现过程中为了让行级锁定和表级锁定共存,Innodb也同样使用了意向锁(表级锁定)的概念,也就是意向共享锁和意向排它锁这两种。
当对某个资源加锁时,如果:
1)、有共享锁,可以再加一个共享锁,不过不能加排它锁。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多个事物只能读数据。不能同时改数据了。MySQL Innodb默认对select是不加锁的,如果想加共享锁,则需要select * from table lock in share mode
2)、有排它锁,就在表上添加意向共享锁或意向排它锁。而对于排他锁并不是对数据加锁后,其他事物不能读或则改数据,而是不能对其加其他锁。MySQL中innodb的insert update delete 是默认加排它锁的,如果想对查询语句加排他锁可以:select * from table for update
意向共享锁可以同时并存多个,但是意向排它锁同时只能有一个存在。所以,可以说Innodb的锁定模式实际上可以分为四种:共享锁(S),排它锁(X),意向共享锁(IS)和意向排它锁(IX)
内连接:只有两个元素表相匹配的才能在结果集中显示。
外连接: 左外连接: 左边为驱动表,驱动表的数据全部显示,匹配表的不匹配的不会显示。
右外连接:右边为驱动表,驱动表的数据全部显示,匹配表的不匹配的不会显示。
全外连接:连接的表中不匹配的数据全部会显示出来。
交叉连接: 笛卡尔效应,显示的结果是链接表数的乘积。
原子性:一个事务(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结束在中间某个环节。
。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恢复(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一样。
一致性: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这表示写入的资料必须完全符合所有的预设规则,这包含资料的精确度、串联性以及后续数据库可以自发性地完成预定的工作。
隔离性: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其数据进行读写和修改的能力,隔离性可以防止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由于交叉执行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事务隔离分为不同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持久性:事务处理结束后,对数据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即便系统故障也不会丢失。
其他版本的
原子性(Atomicity)
一致性(Consistency)
隔离性(Isolation)
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事务请求同一数据,不同的事务之间彼此没有任何干扰。比如A正在从一张银行卡中取钱,在A取钱的过程结束前,B不能向这张卡转账。
关于事务的隔离性数据库提供了多种隔离级别,稍后会介绍到。 持久性(Durability)
** 持久性**:是指一个事务一旦被提交了,那么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即便是在数据库系统遇到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丢失提交事务的操作。
1
2
脏读是指在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读取了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对于数据库中的某个数据,一个事务范围内多次查询却返回了不同的数据值
幻读:事务非独立执行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即在一个事务读的过程中,另外一个事务可能插入了新数据记录,影响了该事务读的结果
MySQL的默认隔离级别就是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上接事物级别
从理论上来说, 事务应该彼此完全隔离, 以避免并发事务所导致的问题,然而, 那样会对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为事务必须按顺序运行, 在实际开发中, 为了提升性能, 事务会以较低的隔离级别运行, 事务的隔离级别可以通过隔离事务属性指定。事务的并发问题
事务的并发问题
1、脏读:事务A读取了事务B更新的数据,然后B回滚操作,那么A读取到的数据是脏数据
2、不可重复读:事务 A 多次读取同一数据,事务 B 在事务A多次读取的过程中,对数据作了更新并提交,导致事务A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时,结果因此本事务先后两次读到的数据结果会不一致。
3、幻读:幻读解决了不重复读,保证了同一个事务里,查询的结果都是事务开始时的状态(一致性)。
例如:事务T1对一个表中所有的行的某个数据项做了从“1”修改为“2”的操作 这时事务T2又对这个表中插入了一行数据项,而这个数据项的数值还是为“1”并且提交给数据库。 而操作事务T1的用户如果再查看刚刚修改的数据,会发现还有跟没有修改一样,其实这行是从事务T2中添加的,就好像产生幻觉一样,这就是发生了幻读。
小结:不可重复读的和幻读很容易混淆,不可重复读侧重于修改,幻读侧重于新增或删除。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只需锁住满足条件的行,解决幻读需要锁表。
1)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
2)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3)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
第一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如果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就说明该数据库表满足了第一范式。
第一范式的合理遵循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定。比如某些数据库系统中需要用到“地址”这个属性,本来直接将“地址”属性设计成一个数据库表的字段就行。但是如果系统经常会访问“地址”属性中的“城市”部分,那么就非要将“地址”这个属性重新拆分为省份、城市、详细地址等多个部分进行存储,这样在对地址中某一部分操作的时候将非常方便。这样设计才算满足了数据库的第一范式,如下表所示。
上表所示的用户信息遵循了第一范式的要求,这样在对用户使用城市进行分类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也提高了数据库的性能。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之上更进一层。第二范式需要确保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都和主键相关,而不能只与主键的某一部分相关(主要针对联合主键而言)。也就是说
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比如要设计一个订单信息表,因为订单中可能会有多种商品,所以要将订单编号和商品编号作为数据库表的联合主键。
第三范式(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
第三范式需要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比如在设计一个订单数据表的时候,可以将客户编号作为一个外键和订单表建立相应的关系。而不可以在订单表中添加关于客户其它信息(比如姓名、所属公司等)的字段。
优点:可以尽量得减少数据冗余 缺点:对于查询需要多个表进行关联,更难进行索引优化
反范式化: 优点:可以减少表得关联 缺点:数据冗余以及数据异常
分库与分表的目的在于,减小数据库的单库单表负担,提高查询性能,缩短查询时间。
通过分表,可以减少数据库的单表负担,将压力分散到不同的表上,同时因为不同的表上的数据量少了,起到提高查询性能,缩短查询时间的作用,此外,可以很大的缓解表锁的问题。
分表策略可以归纳为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
水平分表:取模分表就属于随机分表,而时间维度分表则属于连续分表。
如何设计好垂直拆分,我的建议:将不常用的字段单独拆分到另外一张扩展表. 将大文本的字段单独拆分到另外一张扩展表, 将不经常修改的字段放在同一张表中,将经常改变的字段放在另一张表中。
对于海量用户场景,可以考虑取模分表,数据相对比较均匀,不容易出现热点和并发访问的瓶颈。
库内分表,仅仅是解决了单表数据过大的问题,但并没有把单表的数据分散到不同的物理机上,因此并不能减轻 MySQL 服务器的压力,仍然存在同一个物理机上的资源竞争和瓶颈,包括 CPU、内存、磁盘 IO、网络带宽等。
分库与分表带来的分布式困境与应对之策
数据迁移与扩容问题----一般做法是通过程序先读出数据,然后按照指定的分表策略再将数据写入到各个分表中。
分页与排序问题----需要在不同的分表中将数据进行排序并返回,并将不同分表返回的结果集进行汇总和再次排序,最后再返回给用户。
分布式全局唯一ID—UUID、GUID等
两者都是什么索引?聚集还是非聚集https://www.cnblogs.com/olinux/p/5217186.html
使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叶节点的data域存放的是数据记录的地址。
MyISAM中索引检索的算法为首先按照B+Tree搜索算法搜索索引,如果指定的Key存在,则取出其data域的值,然后以data域的值为地址,读取相应数据记录。
第一个重大区别是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就是索引文件, 这棵树的叶节点data域保存了完整的数据记录。
但是辅助索引搜索需要检索两遍索引:首先检索辅助索引获得主键,然后用主键到主索引中检索获得记录。
因为InnoDB的数据文件本身要按主键聚集,所以InnoDB要求表必须有主键(MyISAM可以没有)
1)如果没有显式指定,则MySQL系统会自动选择一个可以唯一标识数据记录的列作为主键
2)如果不存在这种列,则MySQL自动为InnoDB表生成一个隐含字段作为主键,这个字段长度为6个字节,类型为长整形。(隐含字段)
简单说:
如果我们定义了主键(PRIMARY KEY),那么InnoDB会选择其作为聚集索引;如果没有显式定义主键,则InnoDB会选择第一个不包含有NULL值的唯一索引作为主键索引;
innodb不需要myi文件
innodb为什么要用自增id作为主键:
如果表使用自增主键,那么每次插入新的记录,记录就会顺序添加到当前索引节点的后续位置,当一页写满,就会自动开辟一个新的页
如果使用非自增主键(如果身份证号或学号等),由于每次插入主键的值近似于随机,因此每次新纪录都要被插到现有索引页得中间某个位置, 频繁的移动、分页操作造成了大量的碎片,得到了不够紧凑的索引结构,后续不得不通过OPTIMIZE TABLE(optimize table)来重建表并优化填充页面。
非聚集索引和聚集索引的区别在于, 通过聚集索引可以查到需要查找的数据, 而通过非聚集索引可以查到记录对应的主键值 , 再使用主键的值通过聚集索引查找到需要的数据
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根本区别是表记录的排列顺序和与索引的排列顺序是否一致。 聚集索引(innodb)的叶节点就是数据节点,而非聚集索引(myisAM)的叶节点仍然是索引节点,只不过其包含一个指向对应数据块的指针。(结合上文)
1)事务:MyISAM不支持,InnoDB支持
2)锁级别: MyISAM 表级锁,InnoDB 行级锁及外键约束
(MySQL表级锁有两种模式:表共享读锁(Table Read Lock)和表独占写锁(Table Write Lock)。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MyISAM表进行读操作时,它不会阻塞其他用户对同一表的读请求,但会阻塞对同一表的写操作;而对MyISAM表的写操作,则会阻塞其他用户对同一表的读和写操作。
InnoDB行锁是通过给索引项加锁来实现的,即只有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InnoDB才使用行级锁,否则将使用表锁!行级锁在每次获取锁和释放锁的操作需要消耗比表锁更多的资源。在InnoDB两个事务发生死锁的时候,会计算出每个事务影响的行数,然后回滚行数少的那个事务。当锁定的场景中不涉及Innodb的时候,InnoDB是检测不到的。只能依靠锁定超时来解决。)
3)MyISAM存储表的总行数;InnoDB不存储总行数;
4)MyISAM采用非聚集索引,B+树叶子存储指向数据文件的指针。InnoDB主键索引采用聚集索引,B+树叶子存储数据
MyISAM适合: 插入不频繁,查询非常频繁,如果执行大量的SELECT,MyISAM是更好的选择, 没有事务。
InnoDB适合: 可靠性要求比较高,或者要求事务; 表更新和查询都相当的频繁, 大量的INSERT或UPDATE
数据库三范式,根据某个场景设计数据表?优缺点
1)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
2)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3)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第一范式(确保每列保持原子性)
第一范式是最基本的范式。如果数据库表中的所有字段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值,就说明该数据库表满足了第一范式。
第一范式的合理遵循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来定。比如某些数据库系统中需要用到“地址”这个属性,本来直接将“地址”属性设计成一个数据库表的字段就行。但是如果系统经常会访问“地址”属性中的“城市”部分,那么就非要将“地址”这个属性重新拆分为省份、城市、详细地址等多个部分进行存储,这样在对地址中某一部分操作的时候将非常方便。这样设计才算满足了数据库的第一范式,如下表所示。
上表所示的用户信息遵循了第一范式的要求,这样在对用户使用城市进行分类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也提高了数据库的性能。
第二范式(确保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之上更进一层。第二范式需要确保数据库表中的每一列都和主键相关,而不能只与主键的某一部分相关(主要针对联合主键而言)。也就是说
在一个数据库表中,一个表中只能保存一种数据,不可以把多种数据保存在同一张数据库表中。
比如要设计一个订单信息表,因为订单中可能会有多种商品,所以要将订单编号和商品编号作为数据库表的联合主键。
第三范式(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
第三范式需要确保数据表中的每一列数据都和主键直接相关,而不能间接相关。
比如在设计一个订单数据表的时候,可以将客户编号作为一个外键和订单表建立相应的关系。而不可以在订单表中添加关于客户其它信息(比如姓名、所属公司等)的字段。
优点:可以尽量得减少数据冗余 缺点:对于查询需要多个表进行关联,更难进行索引优化
反范式化: 优点:可以减少表得关联 缺点:数据冗余以及数据异常
MySQL 索引通常是被用于提高 WHERE 条件的数据行匹配时的搜索速度,在索引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使用细节和注意事项。
函数,运算,否定操作符,连接条件,多个单列索引,最左前缀原则,范围查询,不会包含有NULL值的列,like 语句不要在列上使用函数和进行运算
1
1)不要在列上使用函数,这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year(publish_time) < 2017
1
为了使用索引,防止执行全表扫描,可以进行改造。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publish_time < ‘2017-01-01’
1
还有一个建议,不要在列上进行运算,这也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id / 100 = 1
1
为了使用索引,防止执行全表扫描,可以进行改造。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id = 1 * 100
1
2)尽量避免使用 != 或 not in或 <> 等否定操作符
应该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 或 not in 或 <> 操作符,因为这几个操作符都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尽量避免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
应该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因为这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id = 1 or id = 2
1
3)多个单列索引并不是最佳选择
MySQL 只能使用一个索引,会从多个索引中选择一个限制最为严格的索引,因此,为多个列创建单列索引,并不能提高 MySQL 的查询性能。
假设,有两个单列索引,分别为 news_year_idx(news_year) 和 news_month_idx(news_month)。现在,有一个场景需要针对资讯的年份和月份进行查询,那么,SQL 语句可以写成: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news_year = 2017 and news_month = 1
1
事实上,MySQL 只能使用一个单列索引。为了提高性能,可以使用复合索引 news_year_month_idx(news_year, news_month) 保证 news_year 和 news_month 两个列都被索引覆盖。
4)复合索引的最左前缀原则
复合索引遵守“最左前缀”原则,即在查询条件中使用了复合索引的第一个字段,索引才会被使用。因此,在复合索引中索引列的顺序至关重要。如果不是按照索引的最左列开始查找,则无法使用索引。
假设,有一个场景只需要针对资讯的月份进行查询,那么,SQL 语句可以写成: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news_month = 1
1
此时,无法使用 news_year_month_idx(news_year, news_month) 索引,因为遵守“最左前缀”原则,在查询条件中没有使用复合索引的第一个字段,索引是不会被使用的。5)覆盖索引的好处
如果一个索引包含所有需要的查询的字段的值,直接根据索引的查询结果返回数据,而无需读表,能够极大的提高性能。因此,可以定义一个让索引包含的额外的列,即使这个列对于索引而言是无用的。
6)范围查询对多列查询的影响
查询中的某个列有范围查询,则其右边所有列都无法使用索引优化查找。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场景需要查询本周发布的资讯文章,其中的条件是必须是启用状态,且发布时间在这周内。那么,SQL 语句可以写成: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publish_time >= ‘2017-01-02’ and publish_time <= ‘2017-01-08’ and enable = 1
1
这种情况下,因为范围查询对多列查询的影响,将导致 news_publish_idx(publish_time, enable) 索引中 publish_time 右边所有列都无法使用索引优化查找。换句话说,news_publish_idx(publish_time, enable) 索引等价于 news_publish_idx(publish_time) 。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对于范围查询,务必要注意它带来的副作用,并且尽量少用范围查询,可以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满足业务场景。
例如,上面案例的需求是查询本周发布的资讯文章,因此可以创建一个news_weekth 字段用来存储资讯文章的周信息,使得范围查询变成普通的查询,SQL 可以改写成: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news_weekth = 1 and enable = 1
1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范围查询都可以进行改造,对于必须使用范围查询但无法改造的情况,我的建议:不必试图用 SQL 来解决所有问题,可以使用其他数据存储技术控制时间轴,例如 Redis 的 SortedSet 有序集合保存时间,或者通过缓存方式缓存查询结果从而提高性能。
7)索引不会包含有NULL值的列
只要列中包含有 NULL 值都将不会被包含在索引中,复合索引中只要有一列含有 NULL值,那么这一列对于此复合索引就是无效的。
因此,在数据库设计时,除非有一个很特别的原因使用 NULL 值,不然尽量不要让字段的默认值为 NULL。
8)隐式转换的影响
当查询条件左右两侧类型不匹配的时候会发生隐式转换,隐式转换带来的影响就是可能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下面的案例中,date_str 是字符串,然而匹配的是整数类型,从而发生隐式转换。
select * from news where date_str = 201701
1
因此,要谨记隐式转换的危害,时刻注意通过同类型进行比较。
9)like 语句的索引失效问题
like 的方式进行查询,在 like “value%” 可以使用索引,但是对于 like “%value%” 这样的方式,执行全表查询,这在数据量小的表,不存在性能问题,但是对于海量数据,全表扫描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根据业务需求,考虑使用 ElasticSearch 或 Solr 是个不错的方案。
SQL优化是一个分析,优化,再分析,再优化的过程。站在执行计划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减少rows的数量。
1.建索引
2.减少表之间的关联
3.优化 sql,尽量让 sql 很快定位数据,不要让sql 做全表查询,应该走索引,把数据 量大的表排在前面
4.简化查询字段,没用的字段不要,已经对返回结果的控制,尽量返回少量数据
5.尽量用PreparedStatement 来查询,不要用 Statement
不要在列上使用函数和进行运算
不要在列上使用函数,这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
尽量避免使用 != 或 not in或 <> 等否定操作符
尽量避免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
多个单列索引并不是最佳选择,复合索引的最左前缀原则
查询中的某个列有范围查询,则其右边所有列都无法使用索引优化查找。
索引不会包含有NULL值的列
当查询条件左右两侧类型不匹配的时候会发生隐式转换,隐式转换带来的影响就是可能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
like 语句的索引失效问题
0.先运行看看是否真的很慢,注意设置SQL_NO_CACHE
1.where条件单表查,锁定最小返回记录表。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查询语句的where都应用到表中返回的记录数最小的表开始查起,单表每个字段分别查询,看哪个字段的区分度最高
2.explain查看执行计划,是否与1预期一致(从锁定记录较少的表开始查询)
3.order by limit 形式的sql语句让排序的表优先查
4.了解业务方使用场景
5.加索引时参照建索引的几大原则
6.观察结果,不符合预期继续从0分析
如何做 MySQL 的性能优化?
*
1
为搜索字段创建索引。
*
避免使用 select *,列出需要查询的字段。
*
垂直分割分表。
*
选择正确的存储引擎。
1、慢查询
2、索引
3、拆分表
实践中如何优化MySQL
顺序优化:
1.SQL语句及索引的优化
2. 数据库表结构的优化
3.系统配置的优化
4.硬件的优化
悲观锁,先获取锁,再进行业务操作,一般就是利用类似 SELECT … FOR UPDATE 这样的语句,对数据加锁,避免其他事务意外修改数据。
当数据库执行select … for update时会获取被select中的数据行的行锁,select for update获取的行锁会在当前事务结束时自动释放,因此必须在事务中使用。
乐观锁则与,先进行业务操作,只在最后实际更新数据时进行检查数据是否被更新过。Java 并发包中的 AtomicFieldUpdater 类似,也是利用 CAS 机制,并不会对数据加锁,而是通过对比数据的时间戳或者版本号,来实现乐观锁需要的版本判断。
索引是什么?MySQL为什么使用B+树,而不是使用其他?B+树的特点
索引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数据结构。索引:排好序的快速查找数据结构!索引会影响where后面的查找,和order by 后面的排序。
B+Tree索引(平衡多路查找树)
是B-Tree的改进版本,同时也是数据库索引索引所采用的存储结构。数据都在叶子节点上,并且增加了顺序访问指针,每个叶子节点都指向相邻的叶子节点的地址。B-Tree需要获取所有节点,相比之下B+Tree效率更高。B+树索引需要从根节点到枝节点,最后才能访问到页节点这样多次的IO访问;
hash:虽然可以快速定位,但是没有顺序,IO复杂度高。
二叉树:树的高度不均匀,不能自平衡,查找效率跟数据有关(树的高度),并且IO代价高。
红黑树:树的高度随着数据量增加而增加,IO代价高。
B+tree的磁盘读写代价更低,B+tree的查询效率更加稳定
数据库索引采用B+树而不是B树的主要原因:B+树只要遍历叶子节点就可以实现整棵树的遍历,而且在数据库中基于范围的查询是非常频繁的,而B树只能中序遍历所有节点,效率太低。
B+树的特点:
(1)所有关键字都出现在叶子结点的链表中(稠密索引),且链表中的关键字恰好是有序的;
(2)不可能在非叶子结点命中;
(3)非叶子结点相当于是叶子结点的索引(稀疏索引),叶子结点相当于是存储(关键字)数据的数据层;
非空字段:应该指定列为NOT NULL,除非你想存储NULL。在mysql中,含有空值的列很难进行查询优化,因为它们使得索引、索引的统计信息以及比较运算更加复杂。你应该用0、一个特殊的值或者一个空串代替空值;
取值离散大的字段:(变量各个取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列放到联合索引的前面,可以通过count()函数查看字段的差异值,返回值越大说明字段的唯一值越多字段的离散程度高;
索引字段越小越好:数据库的数据存储以页为单位一页存储的数据越多一次IO操作获取的数据越大效率越高。
唯一、不为空、经常被查询的字段 的字段适合建索引
1)char的长度是不可变的,用空格填充到指定长度大小,而varchar的长度是可变的。
2)char的存取数度还是要比varchar要快得多
3)char的存储方式是:对英文字符(ASCII)占用1个字节,对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varchar的存储方式是:对每个英文字符占用2个字节,汉字也占用2个字节。
NOW()和CURRENT_DATE()有什么区别?
NOW()命令用于显示当前年份,月份,日期,小时,分钟和秒。
CURRENT_DATE()仅显示当前年份,月份和日期。
a. 设计良好的数据库结构,允许部分数据冗余,尽量避免join查询,提高效率。
b. 选择合适的表字段数据类型和存储引擎,适当的添加索引。
c. mysql库主从读写分离。
d. 找规律分表,减少单表中的数据量提高查询速度。
e。添加缓存机制,比如memcached,apc等。
f. 不经常改动的页面,生成静态页面。
g. 书写高效率的SQL。比如 SELECT * FROM TABEL 改为 SELECT field_1, field_2, field_3 FROM TABLE.
各种索引的概念:索引,主键,唯一索引,联合索引,索引分类
索引分类: Mysql常见索引有: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普通索引、全文索引、组合索引.{按聚集分类: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
索引( 普通索引):不允许有空值,指字段 唯一、不为空值 的列
唯一索引:唯一索引可以保证数据记录的唯一性,在为这个数据列创建索引的时候就应该用关键字UNIQUE把它定义为一个唯一索引。唯一索引允许空值( 索引列的所有值都只能出现一次,即必须唯一)
主键: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索引,在一张表中只能定义一个主键索引,主键用于唯一标识一条记录,使用关键字 PRIMARY KEY 来创建。
外键:表的外键是另一表的主键,
组合索引:索引可以覆盖多个数据列,如像INDEX(columnA, columnB)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column_list)
全文索引: 全文索引的索引类型为FULLTEXT, 可以在VARCHAR或者TEXT类型的列上创建。
单列索引与多列索引
在最频繁使用的、用以缩小查询范围的字段,需要排序的字段上建立索引。
不宜:
1)对于查询中很少涉及的列或者重复值比较多的列
2)对于一些特殊的数据类型,不宜建立索引,比如文本字段(text)等
Myql中的事务回滚机制,持久性,隔离级别的实现
而在 MySQL 中,恢复机制是通过回滚日志(undo log)实现的,所有事务进行的修改都会先记录到这个回滚日志中,然后在对数据库中的对应行进行写入。 当事务已经被提交之后,就无法再次回滚了回滚日志作用:
1)能够在发生错误或者用户执行 ROLLBACK 时提供回滚相关的信息
2) 在整个系统发生崩溃、数据库进程直接被杀死后,当用户再次启动数据库进程时,还能够立刻通过查询回滚日志将之前未完成的事务进行回滚,这也就需要回滚日志必须先于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是我们需要先写日志后写数据库的主要原因。
MySQL 使用重做日志(redo log)实现事务的持久性在数据库中,这两种日志经常都是一起工作的.隔离级别的实现
数据库对于隔离级别的实现就是使用并发控制机制对在同一时间执行的事务进行控制,限制不同的事务对于同一资源的访问和更新.锁: 共享锁(Shared)和互斥锁(Exclusive),前者也叫读锁,后者叫写锁
使用时间戳实现事务的隔离性时,往往都会使用乐观锁,先对数据进行修改,在写回时再去判断当前值,也就是时间戳是否改变过,如果没有改变过,就写入,否则,生成一个新的时间戳并再次更新数据
drop、delete、truncate都表示删除,但是三者有一些差别:
Delete用来删除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数据行,执行delete之后,用户需要提交(commmit)或者回滚(rollback)来执行删除或者撤销删除。会触发这个表上所有的delete触发器
Truncate删除表中的所有数据,这个操作不能回滚,也不会触发这个表上的触发器,TRUNCATE比delete更快,占用的空间更小;
Drop命令从数据库中删除表,所有的数据行,索引和权限也会被删除,所有的DML触发器也不会被触发,这个命令也不能回滚。
因此,在不再需要一张表的时候,用drop;在想删除部分数据行时候,用delete;在保留表而删除所有数据的时候用truncate。
视图是一种虚拟的表,通常是有一个表或者多个表的行或列的子集,具有和物理表相同的功能
游标是对查询出来的结果集作为一个单元来有效的处理。一般不使用游标,但是需要逐条处理数据的时候,游标显得十分重要。
存储过程是一个预编译的 SQL 语句, 使用存储过程比单纯 SQL 语句执行要快。
调用: 1)可以用一个命令对象来调用存储过程。 2)可以供外部程序调用,比如: java 程序
内连接、自连接、外连接(左、右、全)、交叉连接的区别
内连接:只有两个元素表相匹配的才能在结果集中显示。
外连接: 左外连接: 左边为驱动表,驱动表的数据全部显示,匹配表的不匹配的不会显示。
右外连接:右边为驱动表,驱动表的数据全部显示,匹配表的不匹配的不会显示。
全外连接:连接的表中不匹配的数据全部会显示出来。
交叉连接: 笛卡尔效应,显示的结果是链接表数的乘积。
|
# redis |
---|
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预热、缓存更新、缓存降级等问题
热点数据和冷数据是什么
Memcache与Redis的区别都有哪些?
redis的数据类型,以及每种数据类型的使用场景,Redis 内部结构
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如何解决redis的并发竞争key问题
Redis 集群方案应该怎么做?都有哪些方案?
有没有尝试进行多机redis 的部署?如何保证数据一致的?
对于大量的请求怎么样处理
Redis 常见性能问题和解决方案?
讲解下Redis线程模型
为什么Redis的操作是原子性的,怎么保证原子性的?
Redis事务
Redis实现分布式锁
Redis是一个支持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通过持久化机制把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文件来保证数据持久化。当Redis重启后通过把硬盘文件重新加载到内存,就能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
实现: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将当前父进程的数据库数据复制到子进程的内存中,然后由子进程写入到临时文件中,持久化的过程结束了,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的快照文件,然后子进程退出,内存释放。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式。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策略把内存的数据以快照的形式保存到硬盘的二进制文件。即Snapshot快照存储,对应产生的数据文件为dump.rdb,通过配置文件中的save参数来定义快照的周期。( 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
AOF:Redis会将每一个收到的写命令都通过Write函数追加到文件最后,类似于MySQL的binlog。当Redis重启是会通过重新执行文件中保存的写命令来在内存中重建整个数据库的内容。
当两种方式同时开启时,数据恢复Redis会优先选择AOF恢复。
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预热、缓存更新、缓存降级等问题
缓存雪崩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于原有缓存失效,新缓存未到期间
(例如:我们设置缓存时采用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在同一时刻出现大面积的缓存过期),所有原本应该访问缓存的请求都去查询数据库了,而对数据库CPU和内存造成巨大压力,严重的会造成数据库宕机。从而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整个系统崩溃。
解决办法:
大多数系统设计者考虑用加锁( 最多的解决方案)或者队列的方式保证来保证不会有大量的线程对数据库一次性进行读写,从而避免失效时大量的并发请求落到底层存储系统上。还有一个简单方案就时讲缓存失效时间分散开。
二、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用户查询数据,在数据库没有,自然在缓存中也不会有。这样就导致用户查询的时候,在缓存中找不到,每次都要去数据库再查询一遍,然后返回空(相当于进行了两次无用的查询)。这样请求就绕过缓存直接查数据库,这也是经常提的缓存命中率问题。
解决办法;
最常见的则是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bitmap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bitmap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另外也有一个更为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我们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通过这个直接设置的默认值存放到缓存,这样第二次到缓冲中获取就有值了,而不会继续访问数据库,这种办法最简单粗暴。
5TB的硬盘上放满了数据,请写一个算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排重。如果这些数据是一些32bit大小的数据该如何解决?如果是64bit的呢?
对于空间的利用到达了一种极致,那就是Bitmap和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
Bitmap: 典型的就是哈希表
缺点是,Bitmap对于每个元素只能记录1bit信息,如果还想完成额外的功能,恐怕只能靠牺牲更多的空间、时间来完成了。
布隆过滤器(推荐)
就是引入了k(k>1)k(k>1)个相互独立的哈希函数,保证在给定的空间、误判率下,完成元素判重的过程。
它的优点是空间效率和查询时间都远远超过一般的算法,缺点是有一定的误识别率和删除困难。
Bloom-Filter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多个不同的Hash函数来解决“冲突”。
Hash存在一个冲突(碰撞)的问题,用同一个Hash得到的两个URL的值有可能相同。为了减少冲突,我们可以多引入几个Hash,如果通过其中的一个Hash值我们得出某元素不在集合中,那么该元素肯定不在集合中。只有在所有的Hash函数告诉我们该元素在集合中时,才能确定该元素存在于集合中。这便是Bloom-Filter的基本思想。
Bloom-Filter一般用于在大数据量的集合中判定某元素是否存在。
三、缓存预热
缓存预热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概念,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应该可以很容易的理解,缓存预热就是系统上线后,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
解决思路:
1、直接写个缓存刷新页面,上线时手工操作下;
2、数据量不大,可以在项目启动的时候自动进行加载;
3、定时刷新缓存;
四、缓存更新
除了缓存服务器自带的缓存失效策略之外(Redis默认的有6中策略可供选择),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自定义的缓存淘汰,常见的策略有两种:
(1)定时去清理过期的缓存;
(2)当有用户请求过来时,再判断这个请求所用到的缓存是否过期,过期的话就去底层系统得到新数据并更新缓存。
两者各有优劣,第一种的缺点是维护大量缓存的key是比较麻烦的,第二种的缺点就是每次用户请求过来都要判断缓存失效,逻辑相对比较复杂!具体用哪种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场景来权衡。
五、缓存降级
当访问量剧增、服务出现问题(如响应时间慢或不响应)或非核心服务影响到核心流程的性能时,仍然需要保证服务还是可用的,即使是有损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一些关键数据进行自动降级,也可以配置开关实现人工降级。
降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核心服务可用,即使是有损的。而且有些服务是无法降级的(如加入购物车、结算)。
以参考日志级别设置预案:
(1)一般:比如有些服务偶尔因为网络抖动或者服务正在上线而超时,可以自动降级;
(2)警告:有些服务在一段时间内成功率有波动(如在95~100%之间),可以自动降级或人工降级,并发送告警;
(3)错误:比如可用率低于90%,或者数据库连接池被打爆了,或者访问量突然猛增到系统能承受的最大阀值,此时可以根据情况自动降级或者人工降级;
(4)严重错误:比如因为特殊原因数据错误了,此时需要紧急人工降级。
服务降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Redis服务故障,导致数据库跟着一起发生雪崩问题。因此,对于不重要的缓存数据,可以采取服务降级策略,例如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Redis出现问题,不去数据库查询,而是直接返回默认值给用户。
热点数据,缓存才有价值
对于冷数据而言,大部分数据可能还没有再次访问到就已经被挤出内存,不仅占用内存,而且价值不大。频繁修改的数据,看情况考虑使用缓存
对于上面两个例子,寿星列表、导航信息都存在一个特点,就是信息修改频率不高,读取通常非常高的场景。
对于热点数据,比如我们的某IM产品,生日祝福模块,当天的寿星列表,缓存以后可能读取数十万次。再举个例子,某导航产品,我们将导航信息,缓存以后可能读取数百万次。
**数据更新前至少读取两次,**缓存才有意义。这个是最基本的策略,如果缓存还没有起作用就失效了,那就没有太大价值了。
那存不存在,修改频率很高,但是又不得不考虑缓存的场景呢?有!比如,这个读取接口对数据库的压力很大,但是又是热点数据,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通过缓存手段,减少数据库的压力,比如我们的某助手产品的,点赞数,收藏数,分享数等是非常典型的热点数据,但是又不断变化,此时就需要将数据同步保存到Redis缓存,减少数据库压力。
1)、存储方式 Memecache把数据全部存在内存之中,断电后会挂掉,数据不能超过内存大小。 Redis有部份存在硬盘上,redis可以持久化其数据
2)、数据支持类型 memcached所有的值均是简单的字符串,redis作为其替代者,支持更为丰富的数据类型 ,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3)、使用底层模型不同 它们之间底层实现方式 以及与客户端之间通信的应用协议不一样。 Redis直接自己构建了VM 机制 ,因为一般的系统调用系统函数的话,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去移动和请求。
4). value 值大小不同:Redis 最大可以达到 1gb;memcache 只有 1mb。
5)redis的速度比memcached快很多
6)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一)纯内存操作
(二)单线程操作,避免了频繁的上下文切换
(三)采用了非阻塞I/O多路复用机制
redis的数据类型,以及每种数据类型的使用场景
回答:一共五种
(一)String
这个其实没啥好说的,最常规的set/get操作,value可以是String也可以是数字。一般做一些复杂的计数功能的缓存。
(二)hash
这里value存放的是结构化的对象,比较方便的就是操作其中的某个字段。博主在做单点登录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数据结构存储用户信息,以cookieId作为key,设置30分钟为缓存过期时间,能很好的模拟出类似session的效果。
(三)list
使用List的数据结构,可以做简单的消息队列的功能。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利用lrange命令,做基于redis的分页功能,性能极佳,用户体验好。本人还用一个场景,很合适—取行情信息。就也是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场景。LIST可以很好的完成排队,先进先出的原则。
(四)set
因为set堆放的是一堆不重复值的集合。所以可以做全局去重的功能。为什么不用JVM自带的Set进行去重?因为我们的系统一般都是集群部署,使用JVM自带的Set,比较麻烦,难道为了一个做一个全局去重,再起一个公共服务,太麻烦了。
另外,就是利用交集、并集、差集等操作,可以计算共同喜好,全部的喜好,自己独有的喜好等功能。
(五)sorted set
sorted set多了一个权重参数score,集合中的元素能够按score进行排列。可以做排行榜应用,取TOP N操作。
Redis 内部结构
dict 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算法中的查找问题(Searching)是一个用于维护key和value映射关系的数据结构,与很多语言中的Map或dictionary类似。 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算法中的查找问题(Searching)
sds sds就等同于char * 它可以存储任意二进制数据,不能像C语言字符串那样以字符’\0’来标识字符串的结 束,因此它必然有个长度字段。
skiplist (跳跃表) 跳表是一种实现起来很简单,单层多指针的链表,它查找效率很高,堪比优化过的二叉平衡树,且比平衡树的实现,
quicklist
ziplist 压缩表 ziplist是一个编码后的列表,是由一系列特殊编码的连续内存块组成的顺序型数据结构,
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redis采用的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策略。
定时删除,用一个定时器来负责监视key,过期则自动删除。虽然内存及时释放,但是十分消耗CPU资源。在大并发请求下,CPU要将时间应用在处理请求,而不是删除key,因此没有采用这一策略.
定期删除+惰性删除是如何工作的呢?
定期删除,redis默认每个100ms检查,是否有过期的key,有过期key则删除。需要说明的是,redis不是每个100ms将所有的key检查一次,而是随机抽取进行检查(如果每隔100ms,全部key进行检查,redis岂不是卡死)。因此,如果只采用定期删除策略,会导致很多key到时间没有删除。
于是,惰性删除派上用场。也就是说在你获取某个key的时候,redis会检查一下,这个key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是否过期了?如果过期了此时就会删除。
采用定期删除+惰性删除就没其他问题了么?
不是的,如果定期删除没删除key。然后你也没即时去请求key,也就是说惰性删除也没生效。这样,redis的内存会越来越高。那么就应该采用内存淘汰机制。
在redis.conf中有一行配置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1
volatile-lr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allkeys-lru: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no-enviction(驱逐):禁止驱逐数据,新写入操作会报错
ps:如果没有设置 expire 的key, 不满足先决条件(prerequisites); 那么 volatile-lru, volatile-random 和 volatile-ttl 策略的行为, 和 noeviction(不删除) 基本上一致。
官方FAQ表示,因为Redis是基于内存的操作,CPU不是Redis的瓶颈,Redis的瓶颈最有可能是机器内存的大小或者网络带宽。既然单线程容易实现,而且CPU不会成为瓶颈,那就顺理成章地采用单线程的方案了(毕竟采用多线程会有很多麻烦!)Redis利用队列技术将并发访问变为串行访问
1)绝大部分请求是纯粹的内存操作(非常快速)2)采用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竞争条件
3)非阻塞IO优点:
1.速度快,因为数据存在内存中,类似于HashMap,HashMap的优势就是查找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
2. 支持丰富数据类型,支持string,list,set,sorted set,hash
3.支持事务,操作都是原子性,所谓的原子性就是对数据的更改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4. 丰富的特性:可用于缓存,消息,按key设置过期时间,过期后将会自动删除如何解决redis的并发竞争key问题
同时有多个子系统去set一个key。这个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不推荐使用redis的事务机制。因为我们的生产环境,基本都是redis集群环境,做了数据分片操作。你一个事务中有涉及到多个key操作的时候,这多个key不一定都存储在同一个redis-server上。因此,redis的事务机制,十分鸡肋。
(1)如果对这个key操作,不要求顺序: 准备一个分布式锁,大家去抢锁,抢到锁就做set操作即可
(2)如果对这个key操作,要求顺序: 分布式锁+时间戳。 假设这会系统B先抢到锁,将key1设置为{valueB 3:05}。接下来系统A抢到锁,发现自己的valueA的时间戳早于缓存中的时间戳,那就不做set操作了。以此类推。
(3) 利用队列,将set方法变成串行访问也可以redis遇到高并发,如果保证读写key的一致性
对redis的操作都是具有原子性的,是线程安全的操作,你不用考虑并发问题,redis内部已经帮你处理好并发的问题了。
1.twemproxy,大概概念是,它类似于一个代理方式, 使用时在本需要连接 redis 的地方改为连接 twemproxy, 它会以一个代理的身份接收请求并使用一致性 hash 算法,将请求转接到具体 redis,将结果再返回 twemproxy。
缺点: twemproxy 自身单端口实例的压力,使用一致性 hash 后,对 redis 节点数量改变时候的计算值的改变,数据无法自动移动到新的节点。
2.codis,目前用的最多的集群方案,基本和 twemproxy 一致的效果,但它支持在 节点数量改变情况下,旧节点数据可恢复到新 hash 节点
3.redis cluster3.0 自带的集群,特点在于他的分布式算法不是一致性 hash,而是 hash 槽的概念,以及自身支持节点设置从节点。具体看官方文档介绍。
有没有尝试进行多机redis 的部署?如何保证数据一致的?
主从复制,读写分离
一类是主数据库(master)一类是从数据库(slave),主数据库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当发生写操作的时候自动将数据同步到从数据库,而从数据库一般是只读的,并接收主数据库同步过来的数据,一个主数据库可以有多个从数据库,而一个从数据库只能有一个主数据库。
redis是一个单线程程序,也就说同一时刻它只能处理一个客户端请求;
redis是通过IO多路复用(select,epoll, kqueue,依据不同的平台,采取不同的实现)来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的
Redis 常见性能问题和解决方案?
(1) Master 最好不要做任何持久化工作,如 RDB 内存快照和 AOF 日志文件
(2) 如果数据比较重要,某个 Slave 开启 AOF 备份数据,策略设置为每秒同步一次
(3) 为了主从复制的速度和连接的稳定性, Master 和 Slave 最好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4) 尽量避免在压力很大的主库上增加从库
(5) 主从复制不要用图状结构,用单向链表结构更为稳定,即: Master <- Slave1 <- Slave2 <-
Slave3…
文件事件处理器包括分别是套接字、 I/O 多路复用程序、 文件事件分派器(dispatcher)、 以及事件处理器。使用 I/O 多路复用程序来同时监听多个套接字, 并根据套接字目前执行的任务来为套接字关联不同的事件处理器。当被监听的套接字准备好执行连接应答(accept)、读取(read)、写入(write)、关闭(close)等操作时, 与操作相对应的文件事件就会产生, 这时文件事件处理器就会调用套接字之前关联好的事件处理器来处理这些事件。
I/O 多路复用程序负责监听多个套接字, 并向文件事件分派器传送那些产生了事件的套接字。
工作原理:
1)I/O 多路复用程序负责监听多个套接字, 并向文件事件分派器传送那些产生了事件的套接字。
尽管多个文件事件可能会并发地出现, 但 I/O 多路复用程序总是会将所有产生事件的套接字都入队到一个队列里面, 然后通过这个队列, 以有序(sequentially)、同步(synchronously)、每次一个套接字的方式向文件事件分派器传送套接字: 当上一个套接字产生的事件被处理完毕之后(该套接字为事件所关联的事件处理器执行完毕), I/O 多路复用程序才会继续向文件事件分派器传送下一个套接字。如果一个套接字又可读又可写的话, 那么服务器将先读套接字, 后写套接字.
对于Redis而言,命令的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操作的不可以再分,操作要么执行,要么不执行。
Redis的操作之所以是原子性的,是因为Redis是单线程的。
Redis本身提供的所有API都是原子操作,Redis中的事务其实是要保证批量操作的原子性。
多个命令在并发中也是原子性的吗?
不一定, 将get和set改成单命令操作,incr 。使用Redis的事务,或者使用Redis+Lua==的方式实现.
Redis事务功能是通过MULTI、EXEC、DISCARD和WATCH 四个原语实现的
Redis会将一个事务中的所有命令序列化,然后按顺序执行。
1.redis 不支持回滚“Redis 在事务失败时不进行回滚,而是继续执行余下的命令”, 所以 Redis 的内部可以保持简单且快速。
2.如果在一个事务中的命令出现错误,那么所有的命令都不会执行;
3.如果在一个事务中出现运行错误,那么正确的命令会被执行。
1)MULTI命令用于开启一个事务,它总是返回OK。 MULTI执行之后,客户端可以继续向服务器发送任意多条命令,这些命令不会立即被执行,而是被放到一个队列中,当EXEC命令被调用时,所有队列中的命令才会被执行。
2)EXEC: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返回事务块内所有命令的返回值,按命令执行的先后顺序排列。 当操作被打断时,返回空值 nil 。
3)通过调用DISCARD,客户端可以清空事务队列,并放弃执行事务, 并且客户端会从事务状态中退出。
4)WATCH 命令可以为 Redis 事务提供 check-and-set (CAS)行为。 可以监控一个或多个键,一旦其中有一个键被修改(或删除),之后的事务就不会执行,监控一直持续到EXEC命令。
Redis为单进程单线程模式,采用队列模式将并发访问变成串行访问,且多客户端对Redis的连接并不存在竞争关系Redis中可以使用SETNX命令实现分布式锁。
将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当且仅当 key 不存在。 若给定的 key 已经存在,则 SETNX 不做任何动作
解锁:使用 del key 命令就能释放锁
解决死锁:
1)通过Redis中expire()给锁设定最大持有时间,如果超过,则Redis来帮我们释放锁。
2) 使用 setnx key “当前系统时间+锁持有的时间”和getset key “当前系统时间+锁持有的时间”组合的命令就可以实现。
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简述三次握手:
第一次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建立连接,第二次,服务器确认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向客户端发送表示要向客户端建立连接,第三次,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的确认请求后,处于建立连接状态,向服务器发送确认报文
简述四次挥手
在网络数据传输中,传输层协议断开连接的过程我们称为四次挥手
第一次,A端像B端发送FIN结束报文段,准备关闭连接
第二次,B端确认A端的FIN,表示自己已经收到对方关闭连接的请求
中间这段时间,A端停止向B端发送数据,但是B端可以向A端发送数据,要将自己未处理完任务处理完
第三次,B端向A端发送FIN结束报文段,准备关闭连接
第四次,A端确认B端的FIN,进入TIME_WAIT状态,此时A端进程已经退出,但是连接还在
当B端收到A端的ACK之后,先断开连接
程序计数器,
每个线程都有它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并且任何时间一个线程都只有一个方法在执行。程序计数器会存储当前线程正在执行的 Java 方法的 JVM 指令地址;如果是在执行本地方法,则是未指定值(undefined)。(唯一不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
第二,Java 虚拟机栈。每个线程在创建时都会创建一个虚拟机栈,其内部保存一个个的栈帧(Stack Frame),对应着一次次的 Java 方法调用。JVM 直接对 Java 栈的操作只有两个,就是对栈帧的压栈和出栈。栈帧中存储着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正常退出或者异常退出的定义等。
**第三,堆,**它是 Java 内存管理的核心区域,用来放置 Java 对象实例,几乎所有创建的 Java 对象实例都是被直接分配在堆上。堆被所有的线程共享。
**第四,方法区。**这也是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所谓的元(Meta)数据,例如类结构信息,以及对应的运行时常量池、字段、方法代码等。Oracle JDK 8 中将永久代移除,同时增加了元数据区。
**第五,运行时常量池,**这是方法区的一部分。Java 的常量池可以存放各种常量信息。
第六,本地方法栈。它和 Java 虚拟机栈是非常相似的,支持对本地方法的调用,也是每个线程都会创建一个。
G1 GC 这是一种兼顾吞吐量和停顿时间的 GC 实现,是 Oracle JDK 9 以后的默认 GC 选项。G1 可以直观的设定停顿时间的目标。G1 GC 仍然存在着年代的概念,但是其内存结构并不是简单的条带式划分,而是类似棋盘的一个个 region。Region 之间是复制算法,但整体上实际可看作是标记 - 整理(Mark-Compact)算法。
JVM 会尽量划分 2048 个左右、同等大小的 region。数值是在 1M 到 32M 字节之间的一个 2 的幂值数,
G1 也会根据堆大小自动进行调整,也可以手动调整。在 G1 实现中,一部分 region 是作为 Eden,一部分作为 Survivor,Old region,G1 会将超过 region 50% 大小的对象归类为 Humongous 对象。
在新生代,G1 采用的是并行的复制算法(所以同样会发生 Stop-The-World 的暂停。)
老年代使用的mixed gc,会回收整个新生代,还会回收一部分的old region
1.YoungGC年轻代收集
在分配一般对象(非巨型对象)时,当所有eden region使用达到最大阀值并且无法申请足够内存时,会触发一次YoungGC。每次younggc会回收所有Eden以及Survivor区,并且将存活对象复制到Old区以及另一部分的Survivor区。
2.mixed gc
当越来越多的对象晋升到老年代old region时,为了避免堆内存被耗尽,虚拟机会触发一个混合的垃圾收集器,即mixed gc,该算法并不是一个old gc,除了回收整个young region,还会回收一部分的old region,这里需要注意:是一部分老年代,而不是全部老年代,可以选择哪些old region进行收集,从而可以对垃圾回收的耗时时间进行控制。
缺点:region 大小和大对象很难保证一致,这会导致空间的浪费。
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
1.Spring 容器根据配置中的 bean 定义中实例化 bean。
2. Spring 使用依赖注入填充所有属性,如 bean 中所定义的配置。
3. 如果 bean 实现 BeanNameAware 接口,则工厂通过传递 bean 的 ID 来调用 setBeanName()。
4. 如果 bean 实现 BeanFactoryAware 接口,工厂通过传递自身的实例来调用 setBeanFactory()。
5. 如果存在与 bean 关联的任何 BeanPostProcessors,则调用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方法。
6. 如果为 bean 指定了 init 方法( 的 init-method 属性),那么将调用它。
7. 最后,如果存在与 bean 关联的任何 BeanPostProcessors,则将调用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方法。
8. 如果 bean 实现 DisposableBean 接口,当 spring 容器关闭时,会调用 destory()。
9. 如果为 bean 指定了 destroy 方法( 的 destroy-method 属性),那么将调用它。
IOC底层实现原理
IoC,控制反转 ,是一种设计思想,对于spring框架来说,就是由spring来负责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对象间的关系。 是说创建对象的控制权进行转移,以前创建对象的主动权和创建时机是由自己把控的,而现在这种权力转移到第三方。它是通过反射机制+工厂模式实现的,在实例化一个类时,它通过反射调用类中set方法将事先保存在Map中的类属性注入到类中。
DI—Dependency Injection,即“依赖注入”由容器动态的将某个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
AOP底层实现原理
面向方面编程,利用一种称为“横切”的技术,剖解开封装的对象内部。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实现AOP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动态代理技术,Spring默认使用Jdk动态代理,如果目标类不是接口选择cglib动态代理,二是采用静态织入的方式。
Spring MVC 运行流程
1). 用户发请求–>DispatcherServlet,前端控制器收到请求后自己不进行处理,而是委托给其他的解析器进行处理,作为统一访问点,进行全局的流程控制。
2).DispatcherServlet–>HandlerMapping,HandlerMapping将会把请求映射为HandlerExecutionChain对象(包含一个Handler处理器,多个HandlerInterceptor拦截器)。
3).DispatcherServlet–>HandlerAdapter,HandlerAdapter将会把处理器包装为适配器,从而支持多种类型的处理器。
4).HandlerAdapter–>处理器功能处理方法的调用,HandlerAdapter将会根据适配的结果调用真正的处理器的功能处理方法,完成功能处理,并返回一个ModelAndView对象(包含模型数据,逻辑视图名)
5).ModelAndView的逻辑视图名–>ViewResolver,ViewResoler将把逻辑视图名解析为具体的View。
6).View–>渲染,View会根据传进来的Model模型数据进行渲染,此处的Model实际是一个Map数据结构
7).返回控制权给DispatcherServlet,由DispatcherServlet返回响应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