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次完整地重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决定总结一下,写点读书笔记。
如果你是初读这本书,又不了解阿德勒相关心理学的话,这绝对是一本会让你感到浑身战栗的书。这本书,对阿德勒心理学作了一个比较深入浅出的诠释,当然也加入了作者岸见一郎自己的见解。书中主要的观点和概念有:人是可以改变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课题分离;共同体;人生只在当下。下面分别进行总结。
人是可以改变的
首先谈谈“人是可以改变的”。这涉及到了阿德勒心理学最核心的地方,即目的论。谈目的论,就不得不提及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原因论认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原生家庭、心理创伤等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但阿德勒的目的论正相反,目的论认为:目的在原因之前,我们是先有了某个目的,然后再制造了与之对应的原因。是不是很难理解?我举书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来说明。
书中和哲人辩论的青年说,他在咖啡馆看书时,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了他的衣服上,而那件衣服是他刚下狠心买的,于是他勃然大怒,并且大发雷霆,当场大声呵斥了服务员。青年又说自己平时是一个十分温和的人,他之所以大发雷霆,是因为自己当时被愤怒支配了。即愤怒是原因,大发雷霆是结果,这就是原因论。而哲人却反驳他说,他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了愤怒的感情。即大发雷霆是目的,愤怒是是制造出来的原因。(听上去是不是很恐怖?)因为,即使青年不大发雷霆,服务员也很可能赔礼道歉,并为他清理衣服。青年之所以选择大发雷霆,是因为他想通过这个目的避免和服务员讲道理的麻烦,愤怒便成为了最直接的手段。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采取原因论,那么,人就是不可改变的,是被决定的;只有采取目的论,人才可以改变。目的论认为,关键在于对于事件的诠释,而不在于对原因的剖析。因为,对原因剖析一万遍,过去发生的事也不可能被改变。(这里可以看出,目的论并未否定原因论,而是指明了改变的方向)
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常为人际关系而烦恼,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我们常”缩回自己的壳里”,不愿与其他人发生关联,由此就可能自闭、抑郁。阿德勒曾说,如果我们真的能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只独自一人生活在宇宙中,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了。(这里的任何烦恼,不仅仅指“外在”的烦恼,即一般人际交往时产生的烦恼,还指“内在”的烦恼,如幸福、自由、人生意义等问题带来的烦恼。)
以或许人人都有的自卑感为例。“自卑感”一词,最早就是阿德勒使用的,原意指劣等感,即“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价值”。“自卑感”实际上是一种关于自我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建立在社会意义上的,而社会,本就意味着人际关系。(比如: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纸币对于你的价值,不过是充当燃料或者卫生纸而已;只有在社会中流通,纸币才有意义)所以,自卑感带来的烦恼,其实就来源于人际关系。其他关于幸福、自由的烦恼也可类推。
由此,我们似乎能理解阿德勒“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的断言了。
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
既然人际关系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去面对。阿德勒把每个人一生中遇到的人际关系分为了“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三类,统称“人生课题”。要想摆脱烦恼,从人际关系中获得自由,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意思很简单,就是把别人的人生课题和自己的分离开来,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这种选择带来的结果由谁承担”。进行了课题分离,我们就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即使被别人讨厌,那也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法左右。只有不惧别人的讨厌而勇往直前,人才能因此获得自由。
那课题分离是为了疏远与他人的关系吗?并不是的。相反,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真正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一种把他人看作伙伴并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非常博大,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要想形成这种共同体感觉,需要我们发展与他人的“横向关系”。横向关系即”虽不同但平等”的关系,与之对应的是“纵向关系”。常见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批评、表扬,都是纵向关系,因为他们意味着“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的评价。自卑感同样是一种纵向关系,因为自卑的人,其实就是不自觉认为自己是劣于别人的,其中就包含有不平等的因素。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追求“共同体感觉”呢?因为,只有有了共同体感觉,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的时候,我们才会将别人看成是伙伴,而不是敌人,由此我们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了共同体贡献。从这份贡献之中,我们获得了归属感、价值感,这就是幸福。
之前说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现在可以反过来说,一切幸福也源于人际关系。
人生只在当下
接下来,我们很可能像书中的青年一样疑惑:如果不成就一番名垂后世的大事业或者证明“我是独一无二的”,只是寻求对共同体的贡献,这样的幸福,是不是太过“普通”?青年认为,“普通”就意味着懒惰,因为其中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而阿德勒却认为,我们要甘于“普通”。拥有远大目标的人生就好比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的人生,但假如人生只是为了到达“山顶”,那么路上所有的风景都只是浪费。更进一步,把人生看作登山的人,实际上是把自己的人生看作了一条“线”——以出生为“起点”,以死亡“终点”。但阿德勒却说,人生并非是一条线,而是连续的“点”,即人生是连续的刹那。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我们都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此时此刻”。就像站在舞台中央,强烈的光打了过来,我们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只是在当下的每一个“此时此刻”起舞,然后跳着跳着,就不知不觉地到达了某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人生意义之所在,然而,它并非是事先计划好的。
勇气,为什么是勇气?
本书书名叫《被讨厌的勇气》,看完后,可能乍觉得和勇气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要做到前面所说的几条,都需要勇气的支撑。“人是可以改变的”,即我们要从原因论转向目的论,我们不能在用“错不在我”来逃避责任,这需要勇气;“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而我们还是要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人际关系中,这需要勇气;“课题分离”,不惧怕别人讨厌,需要勇气;投身“共同体”,奉献自己,需要勇气;使自己的人生活在每一个当下,也需要勇气。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切问题,都是勇气问题。
勇气是如此地重要,所以,只有有了勇气,我们才谈得上选择,我们才能够无惧别人的眼光,坚定地去直面人生——属于我们自己的、充满着未知的人生。所以,我想这才是为什么本书叫作《被讨厌的勇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