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的目的:现象或本质

严肃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怎么在你的生活里发挥作用?你们每天学那玩意儿有啥用?走心科普来一组~~喜欢请回复666 ٩(❛ัᴗ❛ั⁎)

这位是马克思本思

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一切分为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什么呢?现象就是表面上你看到的东西,譬如苹果下落,譬如工人上班。本质是什么呢?本质是内在联系和最根本的规律,譬如万有引力,譬如剥削关系,又譬如市场化逻辑对个人的异化。就操作层面来看,我们看问题的目的起点是要从现象出发,最终终点是解决现象中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中间的本质的认识是否必要?

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是不强调本质和现象的分离的。他们认为现象就是本质,或者说他们干脆忽略了本质。举个例子来说,经济学里我们会被给定一个基本的现象,那就是市场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从这个现象出发,经济学家直接走到下一个现象去:通过供需关系调节价格和生产。就逻辑上来看完全是自洽的,从一个现象到另外一个现象,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我多问一句:供需关系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供需关系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从现象探索本质的一种发问。就目前操作层面上来看,似乎不知道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现象,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供需决定价格的规律完全错位了:明明价格很高,供给却依旧不足,生产依旧缺乏动力。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如果保留“本质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缺位,当现实现象出现变动和遮蔽的时候了,我们就会措手不及,只能被动地接受现象本身的变动,无法能动地参与其中——简单来说,你的书白读了!!!

本质问题是必须要探讨的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最大的不同。

古典学派、马克思主义甚至包括凯恩斯主义,都围绕着价格和价值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价格是一种现象,是我们平时最能看见的东西;价值是本质,却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并且平时也用不上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这些发展了多年的经济学流派会热衷于这种本质的探讨呢?因为这种本质的探讨,才是经济学甚至所有科学之所以为成为科学的原因。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合二为一,一切的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简单来说,我们看到了事物的表象,不代表我们认识了事物;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突破表现,去看本质问题,去看最根本的问题。就好像清华机械工程系学习的不是加工程序,而是研究加工原理;而新闻学院也不是天天讨论发生了什么大事,而是研究新闻传播内在的规律和实现的路径。

我为什么常常顾左右而言其他呢?因为现象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左右”,而本质才是我们发表评论者所要研究的“其他”。如果我们都只“就事论事”,那么即便你是专家教授,也没有用武之地,因为就现象层面来说,你不是当事人,你没有去过现场,你甚至没有读到第一手的资料。“就事论事”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我们作为独立于事件之外的评论者不能只停留在这样的现象的角度,而要去挖掘更本质的一些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问题的目的:现象或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