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 Mirroring )将数据复制到多个磁盘,一方面可以提高可靠性,另一方面可并发从两个或多个副本读取数据来提高读性能。显而易见,镜像的写性能要稍低, 确保数据正确地写到多个磁盘需要更多的时间消耗。
数据条带( Data Stripping )将数据分片保存在多个不同的磁盘,多个数据分片共同组成一个完整数据副本,这与镜像的多个副本是不同的,它通常用于性能考虑。数据条带具有更高的并发粒度,当访问数据时,可以同时对位于不同磁盘上数据进行读写操作, 从而获得非常可观的 I/O 性能提升
数据校验( Data parity )利用冗余数据进行数据错误检测和修复,冗余数据通常采用海明码、异或操作等算法来计算获得。利用校验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磁盘阵列的可靠性、鲁棒性和容错能力。不过,数据校验需要从多处读取数据并进行计算和对比,会影响系统性能。
不同等级的 RAID 采用一个或多个以上的三种技术,来获得不同的数据可靠性、可用性和 I/O 性能。至于设计何种 RAID (甚至新的等级或类型)或采用何种模式的 RAID ,需要在深入理解系统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选择,综合评估可靠性、性能和成本来进行折中的选择。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补充知识:数据冗余
1.1 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主要是指关系数据库中同一信息数据的重复存贮。
1.2 数据冗余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应尽量减少。但关系数据库中为实现一些功能有些数据冗余是必需的。必需的数据冗余主要用于以下用途:
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 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个磁盘失效时, 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N (N>=3) 块盘组成阵列,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同时还有1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
N块盘同时读写,读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的问题,写性能相对不高;
(N-1) /N磁盘利用率;
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盘,不影响所有数据(如果坏了2块硬盘,则恢复不了)
RAID5取代了RAID3,RAID3是将校验数据放在一个磁盘上,所以此硬盘是动态频繁变化的,故障率极高
RAID5将校验数据分摊到每个硬盘上,可靠性高
N (N>=4) 块盘组成阵列,(N-2) /N磁盘利用率;
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
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
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较差。
N (偶数,N>=4)块盘两两镜像后,再组合成一个RAID 0;
N/2磁盘利用率;
N/2块盘同时写入,N块盘同时读取;
性能高,可靠性高。
读写性能与RAID 10相同;
安全性低于RAID 10;
使用较少。
热备份与冷备份
冷备份发生在数据库已经正常关闭的情况下,当正常关闭时会提供给我们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冷备份时将要害性文件拷贝到另外的位置的一种说法。对于备份Oracle信息而言,冷备份时最快和最安全的方法。冷备份的优点是:
热备份的优点是:
所谓的磁盘阵列是通过磁盘阵列卡来完成磁盘阵列的功能,磁盘阵列卡上面有一块专门的芯片用于处理RAID任务,因此在性能方面会比价好。在很多任务(例如RAID5奇偶校验值计算)中,磁盘阵列并不会重复消耗原本系统的I/O总线,理论上性能会较佳,此外目前一般的中高级磁盘阵列卡都支持热插拔,即在不关机的情况下抽换损坏的磁盘,在系统的恢复和数据的可靠性方面非常好用
阵列卡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
通常是由I/O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
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
例如支持RAID0、RAID1、 RAID5、 RAID10等
RAID卡的接口类型:
IDE接口、SCSI接口、 SATA接口和SAS接口
缓存(Cache)是RAID卡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RAID卡先将数据传送到缓存,再由缓存和外边数据总线交换数据。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RAID卡的实际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RAID卡出厂时配备的内存容量不同,一般为几兆到数百兆容量不等。
其他按照此方法进行分区(上键找到之前的命令,并改下磁盘名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