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让身体慢慢改变

梦想拥有完美健壮身材,粗壮的上臂,凸起的腹肌,健壮的下肢,让身体自由奔放的驰骋在学校大片的操场上。这不应该只是梦想,而应该和写作、英语、书法等等爱好一样,持续的坚持,不断的进步。

刚加入一个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的社群,吸引我的是里面的三篇推文感动了我,文章里这副图片也打动了我。

图片发自App

回顾小时候,在运动方面说起来都是泪。身体差,易生病,小学一年级唯一值得骄傲的是自己一个人到卫生室打针,很多抱小孩打针的阿姨拿我当打针的榜样。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爬树和游泳,看着他们生龙活虎,身体矫健,而自己只有在树下徘徊,在河边扑腾几下。

#青少年时候的运动记忆

初三时身体长得快,也特别喜欢跑步。每天在家与学校之间大约有三公里跑步,只是坚持的时间不长。影响最深的是高三,课间打篮球,而体育老师非要把篮球还回去。我不舍得,于是央求老师我拿着,想多玩几个课间。体育老师明显生气了,而我也坚持把球拿走了。到了下午,有同学说体育老师叫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有事,当时就知道情况不妙。老师把我们叫过去说,只有我们俩一百米测试不及格,要重测。不及格的话,不能不考大学。我当时心里就慌了,这下完蛋了,考学的梦想因为体育就这样荒废了。幸亏那个和我一起的同学会来事,让老师高抬贵手,他才放了我们俩,我当然乖乖的把篮球交了。

大学时在补考一百米时的场景至今未忘。那个体育老师特别好,在补考时找了个同学在起点做手势,老师自己到终点计时。同学提醒我起跑线向前挪了几米,先让我起跑再给老师打手势,老师也没较真,那一次第一次跑进15秒。

以后断断续续的打篮球,跑步,乒乓球,持续时间都很短。虽然身体并没有发胖,可是体检的血液指标并不乐观。

#改变,从自律开始

断断续续的锻炼不能给身体素质带来根本好转。体质要得到有效的改观,有激情、有计划还不够,重要的只有一条,有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和开始写作同时进行的还有跑步,已坚持4个月了;上周,加入“百天万次体能训练”微信群,坚持了一周的俯卧撑,进步的速度让自己都感到惊喜,忍不住把自己这段时间锻炼情况给大家分享。

#训练量+时间+监督者——三者构成稳定的训练三角

几乎每个人在制定健身计划时都是这样的,几点起床,几点锻炼,训练什么项目,完成多少任务。接下来照着健身计划坚持实施,开始的感觉总是很好,慢慢的,慢慢的,到了某一天,突然好像训练从来没有过,又过了一天,脑海里又把坚持的训练的事情在脑海里闪了一下,而此时锻炼的价值已经淡忘,即便无所事事,也没有了坚持的冲动。所以只有训练量的计划往往走不远。

第二个维度是时间,不是指锻炼能坚持多久,而是每天完成训练量需要的时间。我现在锻炼身体三个项目:排球,从心里喜欢的项目,但无法用时间来衡量训练量;跑步,现在固定目标12.5圈,恰好5公里。以前没有看时间,若是完成了任务,只能给自己一维的快乐。若是利用操场边的电子屏上显示的时间,一边完成任务量,一边看时间,跑步的动力更足了。现在800米自己能跑到3分20秒,5公里需要半小时。以后就以这个标准对自己发起挑战了;第三个是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仰卧起坐对场地有一点要求,而俯卧撑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如果是以前的安排,每天做几个就做不动了,感到胳膊酸痛时,就安慰自己可以歇歇,可是等胳膊不再酸痛,俯卧撑就忘了。现在坚持一次就是一百个,疼也要坚持。看着时间,每次做30、20、30、20,现在也能在十分钟之内,无论质量如何,都能完成了。

第三个是监督。监督就是要别人看见,要有人提醒,要在自己将要放弃的时候有外界的力量支持自己。在生活的周围,不太容易找到志同道合,时间一致的践行者。而在微信朋友圈这样的小伙伴就多了,和一群陌生的志同道合一群人,一起写作,一起运动,一起投资,一起学习心理学……大家彼此鼓励,共同前行,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锻炼,让身体慢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