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讲一下我为什么选择做00后这个主题。做这期《详谈》,其实是开始于一个巨大的好奇。这个好奇就是,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上,对于年轻人,或者更具体地说,对于00后的讨论,非常有戏剧性,而且前后有巨大的反差。
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年轻一代是抱有很大期望的。2020年的时候,B站做了一个宣传片叫《后浪》。里面借一个中年男演员之口,对年轻一代用非常诗意的语言去赞美:“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在宣传片里,年轻的后浪们,“自信”“专业”“大气”“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这些赞美的词语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我之前看到过媒体和公司,用相似的语言赞美过80后、90后。这些赞美的表达,有多大程度是准确的,其实也很难说。因为一方面,虽然生活在同样的背景下,但每个个体肯定不同,笼统的描述很难涵盖个体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这样的赞美,其实更多是在表达期待,而不是对现实的描述。而且,除了表达期待之外,这些话里面也还有消费主义的期许。讨好年轻人不会有错,年轻人是现在和未来的主要消费人群。
但是,要不了多久,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就能看到许多对年轻人的质疑和不满。比如,他们其实没有那么大气,也没有表现出对多元审美和价值观的包容。
比如,像往常每一代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也会受到质疑。不过,现在年轻人似乎会更加激烈。在网络上,他们是职场维权斗士,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上,创作者们以此为主题,乐此不疲,进行了很多的内容创作。
再比如,他们对世界和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热爱。跟他们联系在一起的词语是“躺平”和“佛系”。
然后,到了2022年夏天,大家又对他们开始有了很大的同情。不需要是个多么高明的经济学家,你就能感觉到,刚刚步入职场和准备步入职场的年轻人,面对的情况跟之前不大相同。以2022年毕业的大学本科生为例,这一年,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了1000万,但是大学四年中,有接近三年都是在疫情反复中度过,这意味着他们大量时间是在上网课,意味着有很长时间他们不能自由出入校门去实习。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速又在下降,绝大多数公司在有意识地收缩自己的员工规模。
我已经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太多这样的内容。每一个描述00后如何如何、年轻人如何如何的人都言之凿凿。但是,正如作家契诃夫那句话,问题在于,观点太多而事实太少。年轻人到底是怎样的?他们真的是那些赞美他们的人、批评他们的人、嘲讽他们的人、同情他们的人,所以为的那样吗?我曾是个记者。记者的方式就是要自己去看一看事实究竟如何。
所以,是这种巨大的好奇心让我决定去找一些00后聊一下。我当然会好奇,成长和生活在这样一个变化的年代,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像我曾读到过的一句话,“以中国速度成长对心灵的影响”是什么。
2.
接下来,我跟你分享一下,具体而言,我是如何操作的。
记者的方法是去找到具体的人,去问他们具体的问题:他们遇到的困难,他们现在的状况,他们的好奇,他们的焦虑,他们的不满,他们的规划,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他们在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追什么综艺或者剧集,他们在用什么APP,他们在买什么东西,他们关心我和我的朋友关心并吵作一团的问题吗,他们会对什么事情忧心忡忡,等等。
这种方法是笨拙的方法,而且也不见得高明或者科学。因为无论如何,记者能做的事情毕竟只是关注个体,不像社会学家或者数据科学家,会通过宏观数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方法能让你看到个体更加具体的想法。
所以,在同事张英海的帮助下,我访谈了四位2022年毕业的应届生,他们都出生于2000年,但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选择。北京大学的郭子介到百度去做产品经理;四川农业大学的陈彦达选择继续做抖音创作者;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泽宁选择延期毕业,继续读书,然后利用一年时间去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路;陕西科技大学的刘欣怡在考研失败后,犹豫着要出去找工作还是继续考研,如果考研,要选一个自己更加喜欢的专业。
我刻意避开挑选这代中所谓的名人。一个原因是,拉长时间尺度来看,一个人在这个年龄段取得的成就,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媒体在2004年前后挑选的80后代表,你今天可能基本上都没听说过。另一个原因是,过早的成就和知名度可能会让人学会表演,但是那些急于彰显自我价值的话,在年长者看来,其实每一代都大同小异。
至于这四个00后是不是典型,郭子介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自己也想过,他是不是一个典型的00后,思考之后他会认为,其实没有谁是典型的。所以,可能并不存在一个通过数据和标签拼贴出来的典型的00后。
当然,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照顾到多样性,不同学校、不同城市、不同背景、不同经历。
除此之外,《详谈》也跟用户主要为年轻人的社交网络平台Soul一起合作,在Soul的用户群中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我们共收回有效问卷4550份,参与调查的都是大学本科、专科学生以及研究生,其中2022年本科应届生有效问卷数量是455份。问卷问题涉及他们的工作选择、就业情况、对大环境的看法、消费习惯和互联网使用习惯,等等。
通过对个体的深度访问,加上一个相对多数据的问卷反馈,我个人认为,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更多年轻人的真实、立体的想法。
3.
读了这本《详谈》,你会有什么收获呢?
我认为,最直接的收获会是,你会得到一些更加一手的、关于年轻人究竟在想什么的内容,而不是互联网上常常可以看到的刻板印象。比如他们是不是更加偏爱国货产品,他们是不是更加爱国,他们是不是对商业态度更加仇视,他们是不是已经毫无斗志,他们是不是真的都是职场维权斗士,等等。
至于为什么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如此重要,答案也很简单。了解未来最好的方式,确实就是去了解年轻人的想法。
我也可以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他们的印象。以我自己为例,抛开时间赋予我的优势,对于跟我交谈的这几位00后,我的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可能因为他们能够接受比我当时更多元的内容的输入,所以,在面对外部世界时,他们在很多方面其实比我和我的同龄人要更加优秀,或者即使不能说更优秀,也要更加老练。
他们也比我们当时在物质上更加有安全感。我记得我工作之后买第一台电脑还需要向同事借钱。而他们已经可以从容去考虑,自己接下来要怎么选择,是继续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去找一份喜欢的工作。
当然,我们都很焦虑。但是年轻人的焦虑似乎是常态,因为年轻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性。可能性本身就会带来焦虑。
在同他们交谈完之后,我其实并不担心他们的自我和叛逆。我相信香港作家倪匡的说法,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人不听上一代人的话。比如说美国的1960年代,正是充斥着摇滚乐、反战和平权运动的非主流文化,孕育了硅谷的科技革命。
我也不担心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情绪冲击。坦白而言,时代总是乱糟糟的,但一代一代人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以美国为例,经历了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的年代,造就出了美国人所称的“最伟大的一代”,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的60和70年代,也可以催生出了不起的艺术家和科技创业家。
如果还有担心的话,我会担心,他们会因为过于聪明,在跟外部世界打交道时过于熟练,过于知道如何投世界所好,而牺牲掉他们的自我,在从众和叛逆的天平两端,无限制地偏向于从众。
除此之外,任何对于这一代人的断言,其实都大可以不必相信。因为,我从各种文章中读到的00后,跟社交媒体贴给他们的标签,和我听到他们所讲的话,以及他们给我的感受,是差别巨大的。上一代人总是习惯于把下一代人想象成他们难以理解的另一个物种,但是事实其实并非如此。
所以,没必要刻意去讨好年轻人,当然也没必要去刻板化他们。我们要做的,是带着温情的态度去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力所能及地友善对待他们。这其实也是在塑造我们将会生活在其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