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戈》——向意大利西部片致敬

被解救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2012)

       意大利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是西部片中的一种类型,泛指一些出现在1950年代末至1980年代的、由意大利导演及制作(多与西班牙或德国联合制片,在西班牙或意大利等地摄制)的西部片,也被称为“通心粉西部片”。

       这个电影类型的出现是顺应电影业潮流发展的。由于好莱坞制片业成本日益高涨,1958年,大导演拉乌尔·沃尔什(Raoul Walsh)跑到西班牙南部的阿尔梅里亚(Almeria)荒原拍摄了西部片《治安官》(The Sheriff of Fractured Jaw)。这让其他影人发现原来欧洲也有“西风古道、大漠孤烟”的美景,而且场地费用极为低廉,从此西班牙成为欧洲人拍摄西部片的第一外景地。

广袤的西班牙阿尔梅里亚(Almeria)荒原  

      意大利导演罗伯特·蒙特洛(Roberto Bianchi Montero)在1959年拍摄的《警长》(The Sheriff)被认为是最早的意大利西部片。影片讲述了一名小镇警长被杀害,他的遗孀接替了这份工作,并为丈夫报仇的故事。

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意大利西部片《警长》(The Sheriff,1959)  

         从1960年到1980年之间拍摄了超过600部意式西部片。其中有代表性的有1961年的《野人枪》(The Savage Guns),1963年的《红沙地上的枪战》(Gunfight at Red Sands)、《三剑客》(Magnificent Three)和《正午的枪战》(Gunfight at High Noon),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的《美元三部曲》(Dollars trilogy,或称镖客三部曲),吉奥吉欧·费罗尼(Giorgio Ferroni)的《血腥银元》(Blood for a Silver Dollar,1965),塞吉奥·考布西的(Sergio Corbucci)的《姜戈》(Django,1966),《死神骑马来》(Death Rides a Horse,1967),《四大盗》(The Ruthless Four,1968),《四启示》(Four of the Apocalypse,1975)、《基欧玛》(Keoma,1976)……

《基欧玛》(Keoma,1976)  

       其中赛尔乔·莱昂内的《美元三部曲》成功打入美国主流电影市场,于后世创下极高声望,莱昂内也被后人推崇为意大利西部片的鼻祖。不过,大导演谦逊地说:“人家都说我是意大利西部片的始祖,我不是,我之前已经有至少25部意大利西部片。”

      《美元三部曲》的第一部《荒野大镖客》在1964年上映,它并非一部横空出世的电影,事实上它的创作有三个主要来源,一个是日本大导演黑泽明的《用心棒》,一个是作家达尔希·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的小说《红色收获》(Red Harvest),不过最主要的来源还是意大利剧作家卡罗·高德尼(Carlo Goldoni)在18世纪创作出的戏剧《一主二夫》(A Servant of Two Masters)。赛尔乔·莱昂内在片中借鉴了很多导演的拍摄手法,让这种“通心粉西部片”大肆颠覆了传统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形成独具一格的暴力美学类型。在莱昂内的西部片中,人物已不再善恶分明,而是沾染了黑色电影的脾性,反英雄,非主流,反乌托邦,颠覆传统,每个人都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角色。结果,《荒野大镖客》大获成功,以20万美元的低成本在美国斩获350万美元的高票房。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扮演的身披斗篷,头戴黑帽,叼着雪茄,冷峻寡言的无名枪手形象立刻风靡欧美影坛。

赛尔乔·莱翁内的《美元三部曲》  

        而塞吉奥·考布西的西部片比莱昂内的更加粗粝、火爆,也更加叛经离道,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是既自私又混不吝的亡命徒。而这样的人物设计并不符合美国人的道德观,所以他的电影在美国并不卖座,影响力当然也比不上莱昂内。在他的经典之作《姜戈》中,伴随着配乐大师路易斯·巴卡洛夫(Luis Bacalov)著名的配乐‘Django’,主人公姜戈悄然登场,这个神秘孤独的枪手拖着一口棺材行进在荒原中,棺材里装的不是故人的遗体,而是一挺重机枪。他用这个诱饵行骗一伙墨西哥军阀不果后,双手被对方砸烂。在影片结尾,姜戈用肿烂的手、用牙齿来操作枪支,艰难地干掉了寻仇者,又一次消失在荒野。


《姜戈》(Django ,1966)

          这个叫‘姜戈’的神秘枪手同样风靡了当时影坛,被大批影人抄袭、篡改,整出来一系列‘姜戈电影’。据统计,从1966年到1974年带‘Django’名字的西部片有20部,加上搭车赚钱的则超过30部,如《快枪手姜戈》(Django Shoots First,1966)、《姜戈:最后的杀手》(Django, the Last Killer)、《无处葬身》(Hanging for Django,1969)、《万岁,姜戈!》(W Django! 1972)……而《姜戈》真正的续集《姜戈2:再战江湖》(Django Strikes Again)是在时隔20年后的1987年才拍摄的。


意大利西部片的三种主要类型:

1、赏金杀手型:自《荒野大镖客》取得成功后,冷酷无情的赏金杀手成了意大利西部片的主角。他们大多独来独往,为钱卖命,拥有不多的善念与幽默感。其他代表作有《他从哪里来》(Arizona Colt,1966),《赏金杀手》(The Ugly Ones,1967),《血腥的一万元》(10,000 Dollars Blood Money,1967),《不择手段》(Any Gun Can Play,1967),《血债血偿》(Vengeance is Mine,1968),《死人不计》(Cry for Revenge,1968)……

《赏金杀手》(The Ugly Ones,1967)  

2、萨帕塔西部片(Zapata Westerns):这是传统西部片中英雄二人组的一个变种,通常是一个有造反精神的墨西哥强盗(或半民半匪)与一个钻进钱眼的英国人的组合。其中著名的有瑟吉欧·萨利马(Sergio Sollima)的三部曲:《大对决》(The Big Gundown,1965)、《面对面》(Face to Face,1967)和《奔跑吧,男人!》(Run, Man, Run! 1968),这个系列的配乐也是由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所创作。作为当年《美元三部曲》的强劲对手,萨利马的三部曲虽然不是那么盛名远扬,却是西部片迷心目中的绝对经典。

《大对决》
《面对面》
《奔跑吧,男人!》

                                              瑟吉欧·萨利马(Sergio Sollima)的三部曲

3、忘恩负义的故事(Betrayal Stories):在随后的一系列影片中,都跟风出现了这种几个人的小团体因为分赃不均而相互残杀的老套情节。如《一元太多》(One Dollar Too Many,1968)和 《寂寞杀手》(Kill Them All and Come Back Alone,1968)。而1968年的《杀人狂魔萨塔纳》(If You Meet Sartana Pray for Your Death)中,导演吉安弗·帕洛里尼(Gianfranco Parolini)在类似忘恩负义的故事中又加入了以 《黄昏双镖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1965)中的莫蒂默(mortimer,李·范·克里夫Lee Van Cleef饰)为样板的英雄人物,不过这次角色没有了任何复仇的动机,有的只是更狡诈残忍的诡计。

《杀人狂魔萨塔纳》(If You Meet Sartana Pray for Your Death,1968)  

       1970年代以后,意式功夫片和喜剧片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类型,而意大利西部片成了小众趣味,它的成本被压得越来越低,制作也越来越粗糙。比如镜头中闪现一架飞机或是一辆汽车,那么明显的穿帮导演也懒得重拍。1973年托尼诺·瓦内里(Tonino Valerii)和赛尔乔·莱昂内联手执导的《无名小辈》(My Name Is Nobody)描写的是老枪手给年青人让路的故事。这部影片谐趣幽默,调侃了好莱坞传统的西部片,片中各种枪技令人目眩神迷,亨利·方达(Henry Fonda)和特伦斯·希尔(Terence Hill)一对老少组合表现精彩,为影片增色不少。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本片的故事似乎也预示了意大利西部片的衰亡。随着塞尔吉奥·马蒂诺(Sergio Martino)的《西部刀锋》(Mannaja,1977年)和蒙特·赫尔曼(Monte Hellman)的《回归的枪手》(China 9, Liberty 37,1978)上映,意大利西部片逐渐淡出观众视野。

《无名小辈》(My Name Is Nobody,1973)


       于昆汀·塔伦蒂诺来说,“世上所有的电影都是自己偷师的对象”(1994年他接受英国《帝国》杂志采访时所述)。昆汀在写一篇关于塞吉奥·考布西的影片鉴赏时激发了创作《被解放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的灵感,在他的构思中,《被解放的姜戈》是被重新包装过的意大利西部片,故事背景放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黑奴解放成为中心。于是,《被解放的姜戈》的立意超越了意大利西部片固有的复仇或为钱卖命,然而这点深刻、这点沉重在昆汀一贯嗜血的癖好和诙谐映衬下几乎可以忽略。昆汀的别出心裁为自己拿到了第85届奥斯卡(2013年)最佳原创剧本奖。

       在主角人选上,威尔·史密斯绝对是昆汀心目中的No.1,可史皇帝那时正忙于拍摄《黑衣人3》(Men in Black III),分身乏术。接下来,杰米·福克斯走进他的视野,这个黑人演技派明星不仅顶着奥斯卡影帝的光环,更难得的是他居然来自西部德州。最终,福克斯牵着自己的爱马“猎豹”(Cheetah)加入了剧组。

杰米·福克斯这身古怪的打扮,灵感来自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的名画《忧郁男孩》(The Blue Boy)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Christoph Waltz)这位来自奥地利的男演员,在昆汀上一部影片《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2009)中扮演的德国军官技惊四座,因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在本片中他饰演一名德裔赏金杀手,这个巧舌如簧、心存善念的角色又为他得到第85届(2013) 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并再夺桂冠。也正是这个赏金杀手解放了身为黑奴的姜戈。

美国西部片拍摄胜地——加州圣克拉里塔的“旋律农场”(Melody Ranch)  

      《被解放的姜戈》的拍摄场地,选在了一个让西部迷们倍感熟悉的地方——加州圣克拉里塔的“旋律农场”(Melody Ranch)。旋律农场在1962年曾遭遇火灾,1990年代初被翻建。这个典型的西部小镇上有超过70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两个摄影棚,银行、监狱、商店、酒馆、教堂、学校、剧院、农庄、牧场一应俱全,曾在数不清的经典电影和电视剧中出现过,例如《关山飞渡》(Stagecoach,1939)、《独行侠》(The Lone Ranger,1949)、《正午》(High Noon,1952)、《执法悍将》(Wyatt Earp,1994)、《不败枭雄》(Last Man Standing,1996)和电视剧《荒野大镖客》(Gunsmoke,1955年)等等。

阿拉巴马山

      除此之外,整个剧组还在距离旋律农场200公里的隆派恩(Long Pine,在死亡谷‘Death Valley’旁边)重新布置了一番,这里同样是西部爱好者最向往的一处圣地,《夜困摩天岭》(High Sierra,1941)、《龙城风云》(The Ox-Bow Incident,1943)、《黑岩喋血记》(Bad Day at Black Rock,1955)等数百部西部片都曾将这里的阿拉巴马山用做背景……

       昆汀的电影中从来不乏美妙的配乐,其中大多来自经典电影的经典配乐。他拥有一间偌大的唱片房,一箱箱唱片分门别类,上面还附有海报,仿佛是一家唱片商店。当他着手编写一部新电影,或者构思一个新故事时,他会去唱片房,从众多收藏中找寻一些适合的音乐。《被解放的姜戈》堪称经典电影配乐大集锦:片头同样由路易斯·巴卡洛夫的‘Django’拉开序幕,主人公趟着沉重的脚镣登场;伴着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在经典西部片《烈女镖客》(Two Mules for Sister Sara,1970年)中的配乐‘The Braying Mule’,他被从奴隶贩子手中解救出来,随后美妙旋律纷至沓来。比如路易斯·巴卡洛夫的‘His name is king’;吉姆·克洛斯(Jim Croce)的著名歌曲‘I got a name’,这首歌亦是 1973 年电影《飞车英雄》(The Last American Hero)和2006年电影《万夫莫敌》(Invincible)的主题曲;‘I Giorni dell'ira’这首乐曲,中国观众熟悉它是在香港武打片《鹰爪铁布衫》中,其实它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西部片《愤怒的末日》(Day of Anger,1967年)中。而这段乐曲的出现也正是姜戈练习枪技的时刻,与《鹰爪铁布衫》中苦练铁布衫的桥段如出一辙。

片中的雪景参考了塞吉奥·考布西1968年的经典西部片《雪海深仇》(The Great Silence)  
本片的故事发生在1858年,那时3K党还没有成立(最早成立于1865年),片中戴白色头套的那帮人和原作《姜戈》中戴红色头套的一样,都是种族主义者。这个桥段也是片中一处笑点。
《姜戈》的主演弗兰科·尼罗(Franco Nero)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在吧台他询问‘Django’名字的拼写,杰米·福克斯解释说“D”不发音。尼罗回答:“我知道”。

在这个场景里,饰演大反派庄园主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真的砸碎了玻璃扎破了手,虽然血流不止,他却毫不在意继续表演下去,直到导演喊“Cut”——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专业。

虽说高超的易容术暂时骗过了观众,但那双凌厉的小眼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Jackson),饰演一个内心是白人的黑人大管家斯蒂芬,这是他和昆汀的第五次合作。

       如同昆汀上一部作品《无耻混蛋》一样,《被解放的迪亚戈》中也充满了重口味的血腥场面:鞭挞黑奴、恶犬撕人、曼丁哥格斗、保存黑奴头盖骨、用烧红的刀片切割生殖器这些血腥暴力的桥段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中残忍的曼丁哥格斗的桥段,昆汀借鉴了1975年的动作片《曼丁哥家族》(Mandingo)。

       当被问及为何热衷于向观众奉献上如此暴力的画面时,昆汀说:“那是电影啊,是想象的事物,并非真实生活。”有记者问昆汀“你怎么就能肯定电影中的暴力和现实中的暴力毫无关联呢?”昆汀回复:“别问我这样的问题,我拒绝回答。”而在记者追问为啥不回答时,昆汀突然发飙:“因为我拒绝回答。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也不是我的主人,你不能玩弄我于股掌之间,我也不是个傻猴子!”后来那位记者还向昆汀解释,称自己之所以问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因为工作就是令导演多开口,使其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昆汀冲他怪笑道:“我就是想让你丫闭嘴!”

喜欢客串的昆汀又一次在电影中自虐  


最后附上昆汀列出的“20部最爱意大利西部片”

1 《黄金三镖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1966)

2 《黄昏双镖客》(For a Few Dollars More,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1965)

3 《姜戈》(Django,塞吉奥·考布西Sergio Corbucci,1966)

4 《职业快枪手》(The Mercenary,塞吉奥·考布西Sergio Corbucci,1968)

5 《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1968)

6 《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1964)

7 《愤怒的末日》(Day of Anger,托尼诺·瓦内里Tonino Valerii,1967)

8 《死神骑马来》(Death Rides a Horse,朱里奥·佩罗尼Giulio Petroni,1967)

9 《印第安人乔》(Navajo Joe,塞吉奥·考布西Sergio Corbucci,1966)

10 《林戈归来》(The Return of Ringo,杜奇奥·泰萨利Duccio Tessari,1965)

11 《大对决》(The Big Gundown,瑟吉欧·萨利马Sergio Sollima,1966)

12 《瑞格之枪》(A Pistol for Ringo,杜奇奥·泰萨利Duccio Tessari,1965)

13 《肮脏的歹徒》(The Dirty Outlaws,弗兰科·罗塞蒂Franco Rossetti,1967)

14 《雪海深仇》(The Great Silence,塞吉奥·考布西Sergio Corbucci,1968)

15 《地狱神枪手》(The Grand Duel,吉安卡洛·桑蒂Giancarlo Santi,1972)

16 《人面兽心》(Shoot the Living and Pray for the Dead,朱塞佩·瓦里Giuseppe Vari,1971)

17 《革命万岁》(Tepepa,朱里奥·佩罗尼Giulio Petroni,1968)

18 《赏金杀手》(The Ugly Ones,欧亨尼奥·马丁Eugenio Martin,1967)

19 《了不起的迪亚戈!》(Viva! Django!费迪南多·巴尔迪Ferdinando Baldi,1968)

20 《机械杀手》(Machine Gun Killers,保罗·比安基尼Paolo Bianchini,1968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解救的姜戈》——向意大利西部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