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即资源

【全系统投入来体验“多角度”】

我们总被教育“做人要灵活”,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些大道理每一个成年人常常会接触得到,而且很多人也自认为 自己可以做得到。不过肌动学就有这个好处,会创造机会让学习者身历其境,让学习者从事实得到反馈,“真正学会”而非只是“头脑学习”或者叫“理论学习”。2014年的春天,我就经历了这样一次有意思的学习,这个学习也许让我更加接近“一分为二”的状态。直接来说,它让我明白了怎样才是“多角度接纳”。

作为“调和学®隐修营”的学员,我已经是第X次参加了。在课程第二天,何兆灿老师要求学员五个人一组,在没有事先沟通的前提下,每人轮流下笔,共同构创出一幅图画。这种绘画游戏,我之前已经多次参与,每个人虽然没有沟通,但是都有同样一个信念,就是一起创作出一幅充满创意的美图,展现集体的创作天赋。每人看起来不经意的构图,透过互相融合、激荡,最后出来的作品都会给人以惊喜。

在创作过程中,每个人一般都是做着两件事情:一是营造自己的作品,二是协调各自的意念。但是这一次,我遇到了新情况。小组的第一个成员,在一张大纸上画了一棵大树,占满了整张画纸。我心里咯噔一下:天啊,那我在那里画我的东西呢?正在思考中,第二个学员已经画完轮到我了。无奈之下,我在角落画了一个太阳,心想,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了。可是下一个学员(以下简称“慧同学”)的举动,几乎让我惊叫起来。他在纸的中央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贯穿了整张纸张。我立刻思如潮涌,猜测着他要干什么?根本没有心思去看别人接下来这轮画了什么。

又轮到我了,我同样用红色笔完善了我的太阳。隔壁的慧同学又再次在纸上画出了第二条长长的直线。从现在的画面来看,这幅画就像被顽皮的孩子破坏了。我无语了。但是游戏刚刚开始,我要怎么画下去呢?我如何配合着慧同学那两条破坏的线条画出精美的画作呢?

又轮到我画了,我做了一个决定,用黑笔画一艘帆船,这样就可以让慧同学的两条直线显得不怎么突兀。于是,我认真地画完了我的黑色帆船。正当我还陶醉在自己的英明决定时,慧同学拿着我刚放下的黑色笔开始画了。这次他画的不仅仅是直线,而是无休止的线条。有时候画圈、有时候画直线。因为游戏规定,只要 笔头不离开纸张,一笔画多久都可以。慧同学大概用了十几秒完成他的线条。对我来讲时间恍惚凝固了。天啊!他到底要干什么?

我们都在配合,他却毫无由来的这样乱来。我刚才画的船,被他用同样的黑色已经破坏得几乎看不出来了!我偷眼看看他,他的脸上竟然洋溢着畅快的笑容,我的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厌恶感,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我发现我的手心冒汗了,我苦苦地思索着怎么办?其他的同学好像也被影响着,有的漫无目的地画着,有的也在思考:我该怎么接呢?突然,脑海里出现一个声音“风动我不动,他动由他动”,我有主意了。我拿回我的黑笔,把我刚才画过的帆船完全涂黑、涂实,我的帆船立刻在杂乱无章中凸显出来。慧同学接下来还是继续不断地“随意”涂鸦着,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帆船。其他的同学好像受到了启发,也在不断加固她们各自的作品。

经过几轮之后,我出了一身汗,这个集体创作终于停下来。按照规定,我们在完成画作后要分别说出创作过程的意图。前面几个同学都说出了她们的感想,其中也包括我如实地说出我对慧同学的真实想法。轮到慧同学时,他说他被冤枉了:“我并没有想破坏,我只是表达我的自由,表达我想冲出去”。

听到这里,我明白了他为什么是笑着画画。但是我还心有不甘,嘴上不说,心里想“当你的自由影响了其他人就是一种破坏”。碍于情面,还是把这句话吞在肚子里了。何老师开始点评了,他从我们的画作中看到了厚重的背景,衬托出情绪的迫切,好似冰淇淋上加一层巧克力;粗黑的线条,凸显了方向的坚定,犹如风中劲草。

我重新审视了我们的画作,何老师说得对。在几个小组的画作当中,我们这幅图画是最鲜艳的。正是因为慧同学的涂鸦,我们每个人都着力加固了自己的图案,于是整幅画作显得特别厚重。想到这里,我攸然感谢慧同学。如果没有他的“破坏”,我们不会有这么精彩的创作,这幅画作也无疑是我有史以来参与的最满意的。

何老师继续说,在印度有一个神叫“湿婆”,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破坏之神”,另一个是“创造之神”。这句话犹如“老僧棒喝”,我回味着这幅画作及其创作过程。“破坏”与“创造”,原来可以在一念之间。对于外面发生的事物,我如果设定了一个预期,那么接下来的想法、行为都会朝着这个预期发展。因此,当我定义了慧同学的行为是破坏行为之后,我会有厌恶的感觉,随之而来的行为是紧张的,让自己出汗的对抗求存行为。

不过当我把他的行为定义为创造时,我心里立马涌现出感恩,随之而来是舒服的身体感觉,享受生命的行为。很多时候,如何多角度看世界,不是一句空话。

后注:调和学®隐修营这个课程,以个案的形式进行。参与者在自己或别人的个案中拿到领悟,继而挖掘贮存在自己系统内的宝藏,透过调和来焕发生命。在这个课程中,笔者获益良多,自我进化和调和功力的提升的源泉,大多来源于在这个课程中的学习。

- 黃勁崑写于2014年4月1日


今天在心苑的群里看到这段分享,我get到的点是“问题即资源”,哈哈哈~

我爱肌动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