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先生把三家分晋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拉开战国风云大幕,中原大地之上,赵、魏、韩横空出世……”
三家分晋人物表
大夫:
1、智瑶,又称智伯,姬姓,智氏,谥号“襄”,史称智襄子
2、赵无恤,嬴姓,赵氏,谥号“襄”,史称赵襄子
3、韩虎,姬姓,韩氏,谥号“康”,史称韩康子
4、魏驹,姬姓,魏氏,谥号“桓”,史称魏桓子
题外:
姓,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根本族号,所代表的是家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
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
题外:
“襄”:辟土有德、甲胄有劳、因事有功
“康”:丰年好乐、安乐抚民、令民安乐
“桓”:辟屠服远、克敬勤民、辟土兼国
策士:
段规,韩康子谋士
任章,魏桓子谋士
絺疵(chī cī),智襄子谋士
智国,智襄子谋士
张孟谈 ,赵襄子谋士
三家分晋始末
1、智瑶一试:戏康子辱段规
话说2500年前的一天,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席间,智瑶戏康子、侮段规。同作为晋国四大家族的首脑,智瑶豪不给面儿,公开戏弄侮辱韩虎、段规。
有如下推断:
一、智瑶此时势大气粗、得意忘形。什么“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我不给别人带来灾难就不错了,谁敢给我灾难?而且刚愎自用,不听劝诫。智国说:“《夏书》有句话:‘一个人屡犯过失,结下的怨毒不在明处,不能因为看不见就粗心大意。’ 大人物能在小事情上谨慎,才能避免大的忧患。而今,公开宴会上,一下子就使韩家的族长和重臣,蒙受耻辱,而又不戒备他们的反弹,只一味安慰自己:‘ 他们不敢!’ 结局 一定要糟。连黄蜂蚂蚁,都能害人,何况一个庞大的武装兵团的首领和他的助手?”智瑶听不进去。
二、智瑶作为家族继承人,胜出者,能不懂主动招惹韩虎会招到忌恨的后果吗,他不会不知,那他内心的小算盘又是什么呢?试探韩、魏底线,为进一步吞并寻找机会,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三、宴会独缺无恤(上篇豫让刺杀对象),其实智瑶和无恤积怨已深。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情,无恤和智瑶一起伐郑国,智瑶醉酒,用酒罐击无恤,无恤手下群臣愤起想杀智瑶,但被无恤所拦下,此所谓“围郑之辱”;回来后,智瑶还让无恤的父亲废除无恤的太子之位,从此两人的梁子就结下了。也为后续赵无恤拒绝割地妥协埋下了伏笔。
2、智瑶二试:向韩、魏索地
随着智瑶野心的膨胀,从侮辱戏弄的试探,进入索要土地的试探。首先是向韩康子要地,康子本来想拒绝,但是段规说:智瑶贪图利益,并且刚愎自用,不给他,恐怕要讨伐我们,不如给他;智瑶得到土地后,必然会像其他人讨要土地,其他人不给的话,他一定会出兵讨伐,然后我们就会避免祸患,并静待事情的时机。韩虎就把一个拥有一万户人家的城市送给智瑶,智瑶大为高兴。
接着又要求魏驹割让领土,魏驹打算拒绝,任章问道:“为什么拒绝?”魏驹说:“没有理由而强迫割地,当然不能给他。” 任章给出四条理由,应该割地。其一“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傲”;其二“彼骄而轻敌,而我们被胁迫的几家,才有可能精诚团结”;其三“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久矣”;其四《尚书》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不如答应他的要求,使智瑶被胜利冲昏了头,然后我们再暗中动手。魏家没必要最先挨智家的当头一棒。魏驹同意他的看法,也把一个拥有一万户人家的城市送给智瑶。
3、智瑶三试:向赵索地
这次智襄子的手终于伸向了另一位襄子(赵)。第一次你拿酒罐砸我头,我忍;第二次你向我老爸告状废我太子之位,我忍;第三次直接让我割地求荣;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襄子弗与”。智瑶大怒,率领韩魏的兵士攻打赵家。
面对来势汹汹的进攻者,无恤只能采取防御战,有三座可以作为防御之所的城池,无恤该如何抉择?第一座,长子城,距离近并且城墙厚,无恤否之。人民刚完成巨工,已经筋疲力竭,再要他们卖命守城,没有人会这样。第二座,邯郸城,仓库充实,无恤亦否之。地方官已剥夺了人民的财富,如今我们再去剥夺人民的性命,谁肯帮我?第三座,晋阳城,这是我们赵家的老根据地,尹铎又待人民宽厚,人心必然认同我们。无恤选择晋阳城,要和智瑶来一场持久战。
4、晋阳之战:汾水围城
三家引汾水围攻晋阳,距离城头只有三块筑墙木板的惊险差距;城内百姓“炉灶都告崩塌,遍地鱼蛙”,根据《史记》的记载,状况就更惨了,“易子而食,群臣皆有外心,礼益慢”,百姓交换孩子果腹,群臣基本都有外心,礼节上也逐渐怠慢无恤。根据推断,汾水围晋阳,达三年之久。
面对如此战局,对持双方又是怎样呢?
智瑶依然是骄傲自满,疏忽大意,不听劝诫,沾沾自喜,睇睨天下。“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智瑶对自己采取水攻的策略非常满意。此时,桓子和康子你碰碰我胳膊,我踩踩你脚,互相会意。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家根据地),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家根据地)啊!絺疵对智瑶说,韩魏必反。面对目前的局面“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韩魏却面有忧色,这太不正常了。韩、魏一定认为攻破赵城之后,下次的对象定是韩魏。
第二天,智瑶尽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魏,韩、魏的辩解也是大义凛然,说这是赵家的反间之计,挑拨盟友间的感情,使你因怀疑而防备我们,从而松懈了攻击晋阳的军事行动。不然,我们为什么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去做危难不可成的事情呢?两个人走了以后,絺疵入并问智瑶,您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韩、魏呢。智瑶问你怎么知道?絺疵说:“ 我发现他们抬头向我凝视了一下,脚下踉跄,加速脚步,低头走掉。很显然地,他们已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肺腑。” 智瑶不肯承认自己观察错误。
史记记载:
5、晋阳之战:韩魏反水
无恤派张孟谈为使节见韩、魏,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韩、魏,赵若亡了,韩魏也必亡。韩、魏心知其然,但恐事未遂而计谋却泄露了,立招祸患。张孟谈继续打强心针,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有何伤害呢?随三方结盟,约定反攻之日。到了约定之期,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决水灌智瑶的军队,智瑶军队大乱,韩、魏乘乱从侧面袭击,赵无恤亲率劲旅,奋勇直前,大败智瑶,杀智瑶、灭智氏一族。
三家分晋评得失
1、智瑶之失
最强势力者智瑶,最后落个漆头以为饮器的下场,这场角逐中,智瑶之失有哪些?
(一) 人格之失
智瑶对待同级大夫张扬跋扈,屡次酒宴上侮辱诋毁,虽有试探之意,但做法露骨,吃相难看;智瑶屡不听劝,刚愎自用,智国劝他“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絺疵劝他提防韩魏的反心,都被智瑶忽视,埋下祸患;自信大意,错误估计了形势,在三年围城、屡攻不下的关键时刻,笃信韩魏对自己势力的仰仗和屈服,笃信韩魏亦觊觎赵家的地盘,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没有对韩赵魏的联手做出预判和准备。
司马先生评: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 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二) 天时地利之失
智瑶无不是有聪明之智的人,并中行和范氏,做到晋国最强大夫,想出引汾水围攻晋阳城的作战策略,影视作品的攻城之战中,对于攻城者无不是死伤惨重,智瑶引汾水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率。但是,依当时的科技水平,要修渠引水、建堤蓄水,这该是多大的水利工程!泡了三年,晋阳的城墙都未出现缺口,一是晋阳城墙确实够坚固,二是当时水攻技术水平还是有不足,最后反被无恤利用。
对智瑶来说,内部统一战线没打好,外部缺了一点儿运气。
2、无恤之得
要说谁最能忍,无恤也,看看人家怎么忍。
(一) 戒简藏三年
赵襄子无恤的老爹赵简子当时在选择太子之位的时候是很为难的,简子有长子伯鲁、幼子无恤,都很聪慧,不知该立谁为太子,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二) 酒罐击头
智瑶醉酒用酒罐砸无恤,群臣都很气愤要杀了智瑶,但无恤说:“君所以置无恤,为能忍訽”,之所以选我做太子,是因为我能忍辱负重。无恤的忍,避免了一场血雨之灾,如果无恤一时愤起,不论是否能杀得了智瑶,估计太子之位恐不保已。
(三) 围城三载
最艰苦的时刻,也是无恤最高光的时刻,围城三载,易子相食,臣礼亦慢,当时晋阳城内的环境不可谓不恶劣;城外漫漫汾河水,只有三版之距,不可谓不凶险;如此情景之下,赵无恤一没放弃,二能稳定人心,没有叛乱出现,三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寻找突破口,形成赵魏韩联盟,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素质。
一言以蔽之,赵无恤以己强大之内心,依靠晋阳德民爱民的深厚积淀,忍赢。
花絮:赵无恤后来未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是立伯鲁的儿子。诸公怎么看?
3、韩魏之得
韩魏是坐收渔翁之利得典型,以‘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之道,等待时机,最后躺赢。
喜欢的同学也可以关注“同学崔”微信公众号,分享精彩,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