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思考和以终为始

        在昨天举的钻石矿例子当中提到,假如我们明确的知道挖100米,就可以挖到钻石矿的话,我们肯定不会在99米停下来。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确定这个钻石矿需要挖100米呢?换成现实中的说法,也就是我们该怎么知道达成目标(挖到钻石矿)的具体方法(挖100米)?


对结果进行预测,反推具体方法

        我们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无非是三个: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前两者很容易理解,那么第三个预测问题是个什么鬼?铁嘴神算吗?

        我们先看一个《异类》当中提到的一个例子:1942年,牙买加中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教师夫妇,他们的女儿乔伊丝刚刚参加完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考试结果出来了,乔伊丝通过了考试,但却没有奖学金。那天夜里,乔伊丝无意中听到父母在过道里悄悄地说:“我们的钱确实不够。”事实上,父母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也只够女儿第一年的学费和校服费用,第二年的钱是没有着落的。乔伊丝的父亲饱读诗书,而且很有修养,也很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经过一晚上的思考,第二天乔伊丝来问父亲,父亲只得说“我们已经没有钱了”,扭头回到了他的书房。对于大多数牙买加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结局。不过,乔伊丝的母亲却不甘心。她走出门,来到邻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从中国人的商店里借到了学费。从乔伊丝进入高中,到最终离开牙买加去英国读大学,整个过程中乔伊丝的母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这个牙买加普通家庭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乔伊丝嫁给了一个英国数学家,之后两人又移居加拿大住进了漂亮的别墅。而他们的一个儿子,就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1万小时天才定律”的作者,他的著作包括《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等等。格拉德威尔在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这样的例子我们平常也经常听到,一个决定,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那么乔伊丝的父母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是他们的性格不同吗?我们改一下例子里的一个小背景,假如她的父亲在做出决定的时候,知道他支持乔伊丝完成学业肯定会改变他们家族的命运,他会不会做出跟他母亲一样的选择?我们在买彩票的时候,假如我们知道第二天开奖的号码,我们会不会把全部的身家都拿来买彩票?假如我们知道我们早晚有一天会因为生病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会不会给自己配置充足的重疾险和寿险,给家人留下一大笔钱,继续过好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的思维模式的。

      在这里,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结构化反应和系统化思考方式,分别对应乔伊丝的父亲和母亲在做出决定时的思考方式。


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成甲老师把这种在需要抉择时,思考和进行决策时受到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称为应激性反应。发生这种反应的时候,通常都是我们在面对各种压力,大脑被压力导致的情绪劫持,无法进行更为复杂、更为全面的思考,从而把发生的事件作为单一的事件进行决策。简单的讲,我们太过于在意细节和表象的问题。有些商家就把这种应激性反应用于商业营销,引导人们的购买决策。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雷布斯的小米手机备受诟病的“饥饿营销”。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排队购买和官网缺货,让我们的大脑无法做出更多的思考,从而陷入商家的营销手段当中。


结构性反应和系统化思考方式

        跟以上相对应的就是结构性反应和系统化思考方式。在寿险行业,不管是刚入司的新人还是入司多年的代理人,都知道一句话:寿险无捷径,访量定江山。但是每到业绩压力的时候,大家往往都是盯着之前谈的差不多的客户,把开单的筹码都放在一两个客户身上,其实如果静下心来,再次梳理下客户名单,提高业绩截止前最后几天的访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个部分,成甲老师并没有写的特别清晰,但是有两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个概念:第一个是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家庭的教育是倾向于让孩子不要离开父母身边,那么我们基本可以推测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在未来不会有太大的跨越;第二个是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公司总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那么这家公司肯定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如果我们把各种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的互动效应当做一个整体来考虑,那么,我们就形成了“系统化思考”,我们也就具备了预测的能力。


系统思考的第一步

      系统思考听起来很高大上,我现在的理解就是我们要在过往的假设上面,利用我们所知的一些基础规律,从不同的角度去推测不同的决策对事件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不管怎么样,让我们先明白这个概念,开始迈出第一步吧!


注:粗体引自成甲来时的《好好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化思考和以终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