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焦土》-纪实文学的是非

焦土成书较早,一提到焦土,就会想到东进。这两本书相辅相成,多半读焦土的读者都会读东进,而先读东进的读者在读完后也会如饥似渴的寻找焦土。它俩曾是一代东线爱好者的时代标志,经年洗华,我再在这里,以焦土为名,回眸一下这些纪实文学。

焦土是由纳粹德国时期的希特勒资深翻译保罗•施密特(保罗•卡雷尔)于1967年写成,讲述了自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开始到1944年6月22日苏联发动巴拉格季昂攻势结束这3年的苏德战争进程。卡雷尔在宏观的大局战事下插入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视角将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跃然纸上,使整本书形象有致,战斗历程也是酣畅淋漓,仿若身临其境一般。

早期西方人对苏德战争的了解极少,基本只有少量材料,而这本书描述的详细程度是令人赞叹的。一般的书讲到42-43年的战局基本就是围绕南线打转,中线和北线的许多东西,比如关于第一次勒热夫攻势、大卢基战役、43年1月的火花行动等,这本书的材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这本书的一个很大优点在于基本囊括了东线的重要战役,没有大的事实错误,而且可读性非常高,文学性在二战史中算是第一流的。对于德军的失利和失误,基本也能大方地承认。很多人的一个很大误区在于对莫斯科战役的意义停留在德军进攻失败上,对于随后苏军的全线反击给德军造成的重创没有足够的认识,。1941年的白俄罗斯战役,季赫温战役,罗斯托夫战役,1942年霍尔姆之战,铁木辛哥对哈尔科夫的猪突,曼施坦因在乌克兰的节节败退,这些都是对战局影响深远但普通军迷容易漏掉的点,这本书都囊括了进来。可以说,一般的军迷读完这本书可以理清苏德战争的整体脉络,摆脱对苏德战争的认识停留在“三大战役”的水平。

至于缺点,除了史料上的缺陷和德国视角书籍的一般通病(蝗虫一样的T34和蚂蚁一样的苏联步兵),本书严重夸大了苏联情报网“红色管弦乐队”的作用。从目前为止的解密资料看,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苏联的“间谍网”起到了多大作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还提到当时德国的占领区超过了无线电的覆盖范围,所以很多情报人员战时失去了和莫斯科的联系。实际上现代战争中,靠间谍得来的人工情报是一种信噪比很低的东西。除非是郭汝槐那种级别的间谍,否则很难真正影响决策。

本书是由纳粹人而写,采用德军视角,所以在读的时候你大概会被德军官兵的英勇无畏和舍生忘死而感动。如果你不多想一想,不仔细读一读,那么你很有可能就会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那种德棍(“德国不曾大败!”“苏联纯粹人多!”)。

当然,平心而论,书中并非没有承认德军的失败,只不过用了一些手法,让失败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惨。典型代表是焦土里切尔卡瑟战役的部分,诚然苏军没有取得如他们料想那样的战果,但德军也不是成功突围后撤退。

另外考虑到成书的时间,60年代左右,同一时期有不少德军的官兵将帅出版了回忆录,这对研究战史的人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满足了西方阵营统一战线的需求,即洗白国防军和顺手黑苏联。至于洗白和黑的手法,这部书很有代表性。

对于推荐人群,我推荐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年轻人。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冒然去读可能会被作者的立场带偏,成为上文中的那种德棍。还有在读的时候虽然会遇到满篇的纪实性语言,但请怀着题目的那种观点-纪实文学理念去读。毕竟这是真实的文学性实用类文本。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你好比在读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志。

最后,这里再引用newton 同志的评价作为最后总结:卡雷尔的著作,尽管广泛地被东线爱好者和战争游戏玩家阅读,却总是被学术界忽略。除了潜藏在作者化名之后糟糕的个人品质,还有三个原因导致了这一状况:首先是作者毫无掩饰的亲德倾向,当16摩步师抵达阿斯特拉罕(标志着第三帝国扩张的顶峰)时,卡雷尔写到“我的心里充满了对这些帝国的孩子的骄傲”;此外卡雷尔活泼的,新闻性的风格,尽管让读者们屏息凝神,却让历史学家们低估了这本书的价值;最后是最糟糕的问题:卡雷尔的所有著作缺少脚注。然而,最近对卡雷尔这本书的评价却向好的一面发生了转变。大卫格兰茨在他的《美国视角》一文中提到,卡雷尔的著作“搜集了大量前线军官和士兵的记录”并且“包含了越来越多的苏联资料”。实际上,卡雷尔的著作参考了60年代早期几乎所有可接触到的苏联书籍和许多苏联军事刊物的文章。当然在卡雷尔写书的时代没有西方历史学家能接触苏联档案。此外,我研究这本书时发现,卡雷尔对他的参考材料极其严谨。作为一个作者,卡雷尔尽可能在他的战争叙述中加入生活化和戏剧化的元素,但他的参考资料却精确无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焦土》-纪实文学的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