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写作如同种庄稼有其四时规律》

俊峰友,很开心,这次能够继续相互点评,相互见证彼此的成长。坦白说,每次看到你的文章,我都有些小兴奋——一篇好的作品总是这样,能够激起我内心想要探索的欲望,点评也成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挑战。

这篇文章标题名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写作如同种庄稼有其四时规律》,一看可知是篇有内容的文章。那么,作者撰写的目的何在?使命是什么?带着好奇我继续往下看。

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作?这是007不写就出局的创始人覃杰老师的提问,立即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自己为什么要写作?

第二段带入了一个故事,巧的很,这个剧恰巧我看过,叫做《少年派》,由赵今麦主演的林妙妙精灵古怪,聪明异常,因迷上做直播而差点荒废了学业,在由张嘉译扮演的爸爸的一番精彩引领下,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读书。显然,这番观点也影响到了作者,让他深刻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也更加坚定了持续写作的决心。文章写到这里已经交代清楚了撰写的目的,一是回望自己写作的成长道路,二是展望写作的成长方向。

接着作者开始细致地梳理自己的写作成长之路,这是此篇文章的第一大部分。

表面上看,此次持续写作是从去年五月份开始,原因来自于疫情的封闭压抑,来自于需要倾诉的内在自我。但是当作者以上帝视角细细梳理下来,追溯自己的写作成长之路,慢慢探索到了初中、高中、大学、入职、疫情、彻底的唤醒几个阶段,从源头到蓄势萌芽及最后的勃发,譬如破开时光隧道,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纵面,看到了一颗喜欢写作的种子,从泥土里破土而出的艰难过程。

显然,作者对文字的热爱源于很早的启蒙阶段,初中时候物质匮乏,受到一包方便面的影响,他写下了饱含温情的《一包方便面》。因为里面涵盖着父母深沉的爱,涵盖着他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感恩,所以这篇文章铭记至今。此处的关键点是来自父母的爱和作者的感恩。

高中是有趣的攀比阶段,因为一名早慧的同学受到老师的看重,引起了作者的注意和努力,一遍遍地浇灌着写作的种子,也为后面的蓄势待发植入了能量。此处是作者求学期间无意识的自省引发了积极向上的努力。

大学时代,一位老校友的爱心之举让作者留下了满满的感动,他用“五保虎”的笔名写了篇《请客》,用别样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此处的关键点是来自社会的爱和作者的感恩。

职场的体悟这一段,讲述作者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和文字打交道,这当然是源自于其本自具足的自信和能力,到此,文字已经用一种非常亲密的方式介入了作者的生活,他用之写各种总结报告,激励自己加倍努力持续付出,在海军系统内刊发表了一篇从心而发的《我爱我岗》,挥洒着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努力和体悟。这是作者职场期间有意识自省引发努力的第一阶段。

去年的疫情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就我所认识的多位才识俱佳的作者,都是因为受疫情的影响,或想有个内心倾诉的出口,或想找个挥洒情怀的平台,甚至有的想着开辟职场之外的第二战场……互联网的写作市场因此更加繁荣热闹。作者在这个忧虑着生命焦虑着未来的大背景下,体悟着生活的种种不易,内心却越发沉静,终于想到了既往的点滴,想到了未来的成长之路,写作的种子在这一刻被彻底唤醒了,他止不住内心的狂热,在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提笔开启记录自己的生活。这是作者职场期间有意识自省引发努力的第二阶段。

之后,作者对于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并于8月27日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成长社群,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写了141篇17万字的文章,67篇5万字的点评,沉甸甸的数据让人惊喜,更让他感知到了内心的沉静、厚重与富足。到这里,完成了作者职场期间有意识自省引发努力的第三阶段。

至此,我们便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在求学和入职期间写作之路的成长脉络,在一个个看起来并不相关的事件背后,是有着底层逻辑在推动他一步步前行的:一方面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及激励;另一方面更重要,是来自作者不断求索的自省和努力。看到这里,我由衷地佩服作者,忽然想到一句话:“顺风不浪,逆风不怂”,借以送给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默默守住自我的作者。

第二大部分,作者主要梳理了写作的意义,是真实人生体悟的梳理,是时时灵光一闪的沉淀,是随时随地倾听的长者,是思想严谨表达的升华,是真实自我绽放的印记。此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五行之特色,揉入自己的理解,产生了非常精辟的解读:木之蓬勃代表生发的希望,火之自由代表着去伪存真,水之不争代表着无欲则刚,土之厚德代表着运化传承,金之灿烂代表着永恒之光。一篇优美又具有普世价值的文章,无不蕴含着其中的某一或某几个特色。

作者饱满的情感也在此时重重落下,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他是做足了功课,准备好了行囊,义无反顾地去向七年后的目的地——那里,是否看到可爱的企鹅摇摇摆摆地走过来,或者遭遇到南极的漫天风雪,或者遇到另一个更加从容沉静睿智的自己……不知道,向前走就对了。因为,成长路上,这是一条正确且值得付出的路。所以,作者发出了自己的邀请,希望更多人参与这个共同成长的队伍,希望和更多人抱团成长,一起走得更远。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自洽,对于心路的观照层层推进,较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成长过程以及写作的意义,看后让人获益匪浅。但其中也存在若干问题,这里提出和战友商榷探讨:最大的问题是第一大部分与第二大部分之间缺乏合理自然的衔接,导致情境的转换太突兀;另外,有些长句可以适当缩短,表达会更加精准到位,也会进一步加强文章的悦读感。

感谢战友,让我看到了这样一段特殊的写作成长之路,可以说,这也是作者的心路成长之旅。他用细腻的文字,敏感的觉察,一层层剥开成长的过程,触摸到了自己那颗喜欢文字而坚韧的心,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的成长方向。向你致敬,受到你的启发,看完后我一直在想,自己是否也要复盘一下这些年的写作成长之路呢?

以上便是我读这篇文章的一点浅见,如有点评不到之处还请海涵。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写作如同种庄稼有其四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