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的宿命里都有自己的悲欢,从接纳到改变

      前几日和一位朋友聊天说起,他和女儿的聊天,女儿上高中了,学习成绩不错,问及女儿将来想要学的专业,女儿淡定的说历史或者哲学,注意不是盗墓笔记里的历史(考古、探险之类),是明史、唐史、汉史……的历史。

       小编的脑回路有点转不过来,愣愣的问,这个专业毕业以后能干啥?除了当老师。


      朋友笑着说,她喜欢历史,如果她考上不错的大学,还继续往上考,以后可能会做大学历史老师,如果不往上考大概就是小学或者中学历史老师。

  小编犹豫了犹豫,本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拼死又问了一句,把喜欢的事当工作以后会不会不喜欢了。

  朋友的笑里有了一点落寂,他说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为了活着努力,我们不敢为了喜欢的事而放弃,但是女儿她们这一代已经不再需要为活着努力了。

  是的,在小编这一代人甚至更早几代人普遍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意义而活着,而活着本身就是意义。以至于我们觉得人生本就该如此。

  其实,我们也许羡慕孩子们的环境,也许看不上孩子们的行为,但是,我们的父母也曾经这样羡慕我们的环境,看不上我们的行为。而我们也为自己的“正确”,争取和抗争过。将来我们的孩子大概也会羡慕他们的孩子的环境,看不上他们孩子的行为,他们的孩子也会同样为自己的“正确”争取和抗争。

  所以什么是“本该如此”呢?也许不存在的。那也许是大多数人的经验如此,甚至曾经大多数人的经验如此。就好像鸟儿就应该飞在天上——


记得十几年前一位朋友问我,有人说五十年代的人最悲摧,因为小的时候很苦,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肚子都吃不饱;有人说六十年代的人最悲哀,因为小的时候成天看着人家斗来斗去学都没上好;有人说七十年代的人最可怜,因为小的时候穷一工作就赶上改制砸掉铁饭碗,你觉得呢?

  那个时候八零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后来九零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再后来听说零零后被称为“垮成废墟的一代”。

  那个时候,八零后的我说八十年代的人才最可悲,小的时候处于一个巨大变革的年代很难形成合理稳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六零后的朋友笑着说,嗯,有道理。

   今天我听零零后的孩子们认真思考的结果也想说,嗯,有道理。

   需求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自然是不同的道理。无关乎对错。

  变是世界唯一的不变,如果可能小编也想变变,如果不能,至少允许自己现在不能,同时允许别人能,也允许别人不能。


   这里就要回归心理主题了,想变,怎么能变?

  讨论两个概念,一个接纳一个是改变。小编觉得这是很有趣的两个心理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大学马哲里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既是辩证的又是统一的。

  首先,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希望别人改变,或者很努力很努力的去改变别人或者改变自己的时候通常都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们经常说无论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人,接纳了才能改变。

  所以好像我们要先改变我们的期待和看法,也就是不想改变才可能改变,而真心的不改变有时候需要先接纳想改变的念头的存在。

  有没有很焦虑,会不会很着急,说了半天到底是要改变还是不要改变?嗯~,这样想的话好像我们没法跳出这个圈子。

   那么,除了变与不变之外是否有第三个可能呢?小编觉得是有的,很像老子所说“无”的状态。

  也许那就是停在变与不变之间,就是变也行,不变也行,有变的可能性也有不变的可能性,给自己和他人留的一个缓冲的地带。而接纳就是这个地带的土壤,撑起这片缓冲的空间。


  在这个缓冲地带待一段时间,种子就产生了。就好像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心理改变,总在不经意之间。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于无处生有,无会有各种可能性。

(图片来自网络,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一代人的宿命里都有自己的悲欢,从接纳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