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ookeeper是什么
-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协调服务的开源框架, 主要用来解决分布式集群中应用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例如怎样避免同时操作同一数据造成脏读的问题.
- ZooKeeper 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小文件存储系统. 提供基于类似于文件系统的目录树方式的数据存储, 并且可以对树中的节点进行有效管理. 从而用来维护和监控你存储的数据的状态变化. 通过监控这些数据状态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基于数据的集群管理.
- 在大数据生态系统里,很多组件的命名都是某种动物,比如hadoop就是,hive就是。 Zookeeper的作用是用来对这些组件进行管理,即动物园管理者。
2. Zookeeper的数据模型
- ZK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小文件存储系统.
- ZK表现为一个分层的文件系统目录树结构, 既能存储数据, 而且还能像目录一样有子节点. 每个节点可以存最多1M左右的数据.
- 每个节点称做一个Znode, 每个Znode都可以通过其路径唯一标识.
- 而且客户端还能给节点添加watch, 也就是监听器, 可以监听节点的变化, 这个功能常在实际开发中作为监听服务器集群机器上下线操作.
2.1 节点结构
图中的每个节点称为一个 Znode。 每个 Znode 由 3 部分组成:
① stat:此为状态信息, 描述该 Znode 的版本, 权限等信息
② data:与该 Znode 关联的数据
③ children:该 Znode 下的子节点
2.2 节点类型
Znode 有2大类4小类, 两大类分别为永久节点和临时节点.
- 永久节点(Persistent):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不会消失, 只有在客户端执行删除操作的时候, 他们才能被删除.
- 临时节点(Ephemeral):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会被删除.
Znode 还有一个序列化的特性, 这个序列号对于此节点的父节点来说是唯一的, 这样便会记录每个子节点创建的先后顺序. 它的格式为“%10d”(10 位数字, 没有数值的数位用 0 补充, 例如“0000000001”),因此节点可以分为4小类:
- 永久节点(Persistent)
- 永久_序列化节点(Persistent_Sequential)
- 临时节点(Ephemeral)
- 临时_序列化节点(Ephemeral_Sequential)
3. Zookeeper的watch监听机制
- 在ZooKeeper中还支持一种watch(监听)机制, 它允许对ZooKeeper注册监听, 当监听的对象发生指定的事件的时候, ZooKeeper就会返回一个通知.
- Watcher 分为以下三个过程:客户端向ZK服务端注册 Watcher、服务端事件发生触发 Watcher、客户端回调 Watcher 得到触发事件情况.
触发事件种类很多,如:节点创建,节点删除,节点改变,子节点改变等。
- Watcher是一次性的. 一旦被触发将会失效. 如果需要反复进行监听就需要反复进行注册.
3.1 监听器原理
- 首先要有一个main()线程
- 在main线程中创建Zookeeper客户端, 这时就会创建两个线程, 一个复制网络连接通信(connect), 一个负责监听(listener).
- 通过connect线程将注册的监听事件发送给zk, 常见的监听有
- 监听节点数据的变化
get path [watch]
- 监听节点状态的变化
stat path [watch]
- 监听子节点增减的变化
ls path [watch]
- 将注册的监听事件添加到zk的注册的监听器列表中
- zk监听到有数据或路径变化, 就会将这个消息发送给listener线程.
- listener线程内部调用了process()方法.此方法是程序员自定义的方法, 里面可以写明监听到事件后做如何的通知操作.
3.2 监听器实际应用
监听器+ZK临时节点能够很好的监听服务器的上线和下线.
- 第一步: 先想zk集群注册一个监听器, 监听某一个节点路径
- 第二步: 主要服务器启动, 就去zk上指定路径下创建一个临时节点.
- 第三步: 监听器监听servers下面的子节点有没有变化, 一旦有变化, 不管新增(机器上线)还是减少(机器下线)都会马上给对应的人发送通知.
4. Zookeeper的应用场景
ZK提供的服务包括: 统一命名服务, 统一配置管理, 统一集群管理, 集群选主, 服务动态上下线, 分布式锁等.
4.1 统一命名服务
统一命名服务使用的是ZK的node节点全局唯一的这个特点.
- 在分布式环境下,经常需要对应用/服务进行统一命名,便于识别。例如:IP不容易记住,而域名容易记住。创建一个节点后, 节点的路径就是全局唯一的, 可以作为全局名称使用.
4.2 统一配置管理
统一配置管理, 使用的是Zookeeper的watch机制
- 需求: 分布式环境下, 要求所有节点的配置信息是一致的, 比如Kafka集群. 对配置文件修改后, 希望能够快速同步到各个节点上.
- 方案: 可以把所有的配置都放在一个配置中心, 然后各个服务分别去监听配置中心, 一旦发现里面的内容发生变化, 立即获取变化的内容, 然后更新本地配置即可.
- 实现: 配置管理可交由Zookeeper实现
- 可将配置信息写入Zookeeper上的一个Znode.
- 各个客户端服务器监听这个Znode.
- 一旦Znode中的数据被修改, Zookeeper将通知各个客户端服务器.
4.3 统一集群管理
统一集群管理使用的是Zookeeper的watch机制
- 需求: 分布式环境中, 实时掌握每个节点的状态是必要的, 可以根据节点实时状态做出一些调整.
- 方案: Zookeeper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节点状态变化
- 可将节点信息写入Zookeeper上的一个Znode.
- 监听这个Znode可获取它的实时状态变化.
4.4 集群选主
集群选主使用的是zookeeper的临时节点.
- 需求: 在集群中, 很多情况下是要区分主从节点的, 一般情况下主节点负责数据写入, 从节点负责数据读取, 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确定哪一个节点是主节点的, 当一个主节点宕机的时候, 其他从节点怎么再来选出一个主节点呢?
- 实现:
使用Zookeeper的临时节点可以轻松实现这一需求
我们把上面描述的这个过程称为集群选主的过程, 首先所有的节点都认为是从节点, 都有机会称为主节点, 然后开始选主, 步骤比较简单
- 所有参与选主的主机都去Zookeeper上创建同一个临时节点,那么最终一定只有一个客户端请求能够 创建成功。
- 成功创建节点的客户端所在的机器就成为了Master,其他没有成功创建该节点的客户端,成为从节点
- 所有的从节点都会在主节点上注册一个子节点变更的Watcher,用于监控当前主节点
是否存活,一旦 发现当前的主节点挂了,那么其他客户端将会重新进行选主。
4.5 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使用的是Zookeeper的临时有序节点
-
需求: 在分布式系统中, 很容出现多台主机操作同一资源的情况, 比如两台主机同时往一个文件中追加写入文本, 如果不去做任何的控制, 很有可能出现一个写入操作被另一个写入操作覆盖掉的状况.
-
方案: 此时我们可以来一把锁, 哪个主机获取到了这把锁, 就执行写入, 另一台主机等待; 直到写入操作执行完毕,另一台主机再去获得锁,然后写入.
这把锁就称为分布式锁, 也就是说:分布式锁是控制分布式系统之间同步访问共享资源的一种方式
-
实现:
使用Zookeeper的临时有序节点可以轻松实现这一需求.
- 所有需要执行操作的主机都去Zookeeper上创建一个临时有序节点.
- 然后获取到Zookeeper上创建出来的这些节点进行一个从小到大的排序.
- 判断自己创建的节点是不是最小的, 如果是, 自己就获取到了锁; 如果不是, 则对最小的节点注册一个监听.
- 如果自己获取到了锁, 就去执行相应的操作. 当执行完毕之后, 连接断开, 节点消失, 锁就被释放了.
- 如果自己没有获取到锁, 就等待, 一直监听节点是否消失,锁被释放后, 再重新执行抢夺锁的操作.
5. Zookeeper集群[高级]
5.1 ZK集群介绍
Zookeeper在一个系统中一般会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所以一定要保证它的高可用
, 这就需要部署Zookeeper的集群. Zookeeper 有三种运行模式: 单机模式, 集群模式和伪集群模式.
- 单机模式: 使用一台主机不是一个Zookeeper来对外提供服务, 有单点故障问题, 仅适合于开发、测试环境.
- 集群模式: 使用多台服务器, 每台上部署一个Zookeeper一起对外提供服务, 适合于生产环境.
- 伪集群模式: 在服务器不够多的情况下, 也可以考虑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多个Zookeeper来对外提供服务.
5.2 Zookeeper集群的特点
1)Zookeeper: 一个领导者(Leader), 多个跟随者(Follower)组成的集群.
2)集群中只要有半数以上节点存活, Zookeeper集群就能正常服务.
3)全局数据一致: 每个Server保存一份相同的数据副本, Client无论连接到哪个Server, 数据都是一致的.
4)更新请求顺序性: 从同一个客户端发起的事务请求,最终会严格按照顺序被应用到zookeeper中.
5)数据更新原子性: 一次数据更新要么成功, 要么失败。
6)实时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Client能读到最新数据。
5.3 数据一致性处理
ZK是一个分布式协调开源框架, 用于分布式系统中保证数据一致性问题, 那么ZK是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呢?
5.3.1 集群角色
- Leader: 负责投票的发起和决议, 更新系统状态, 是事务请求(写请求) 的唯一处理者, 一个ZooKeeper同一时刻只会有一个Leader.
对于create创建/setData修改/delete删除等有写操作的请求, 则需要统一转发给leader 处理, leader 需要决定编号和执行操作, 这个过程称为一个事务.
- Follower: 接收客户端请求, 参与选主投票. 处理客户端非事务(读操作)请求,转发事务请求(写请求)给 Leader;
- Observer: 针对访问量比较大的 zookeeper 集群, 为了增加并发的读请求. 还可新增观察者角色.
作用: 可以接受客户端请求, 把请求转发给leader, 不参与投票, 只同步leader的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210120101239906.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dlaXhpbl80MjY0MTkwOQ==,size_16,color_FFFFFF,t_70
5.3.2 ZAB协议
- Zookeeper采用ZAB(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协议来保证
分布式数据一致性
。
- ZAB并不是一种通用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而是一种专为Zookeeper设计的崩溃可恢复的
原子消息广播算法
。
- ZAB协议包括两种基本模式:
崩溃恢复
模式和 消息广播
模式:
- 消息广播模式主要用来进行事务请求的处理
- 崩溃恢复模式主要用来在集群启动过程,或者Leader服务器崩溃退出后进行新的Leader服务器的选举以及数据同步.
5.3.3 ZK集群写数据流程
- Client向Zookeeper的Server1上写数据, 发送一个写请求.
- 如果Server1不是Leader, 那么Server1会把接受的请求进一步转发给Leader, 因为每个Zookeeper的Server里面有一个是Leader. 这个Leader会将写请求广播给各个Server, 比如Server1和Server2, 各个Server会将该写请求加入待写队列, 并向Leader发送成功信息(ack反馈机制).
- 当Leader收到半数以上Server的成功信息, 说明该写操作可以执行. Leader会向各个Server发送事务提交信息, 各个Server收到信息后会落实队列里面的写请求, 此时写成功.
- Server1会进一步通知Client数据写成功了, 这是就认为整个写操纵成功.
5.4 ZK集群选举机制
Zookeeper服务器有四个状态:
looking: 寻找leader状态, 当服务器处于该状态时, 它会认为当前集群中没有leader, 因此需要进入leader选举状态.
leading: 领导者状态, 表明当前服务器角色是leader.
following: 跟随者状态, 表明当前服务器角色是follower.
observing:观察者状态, 表明当前服务器角色是observer。
- 半数机制: 集群中半数以上机器存活, 集群可用, 所以Zookeeper适合安装奇数台服务器. 集群启动时, 如果当前机器票数超过了总票数一半则为Leader, Leader产生后, 投过票的机器就不能再投票了.
- Zookeeper虽然在配置文件中没有指定主从节点. 但是, Zookeeper工作时, 是有一个节点Leader, 其他则为Follower, Leader是通过内部的选举机制临时产生的.
配置文件中会指定每台ZK的myid, 而且不能重复, 通常用1,2,3…区分每台ZK的myid.
5.4.1 集群启动器的选举机制
在集群初始化阶段, 当有一台服务器server1启动时, 其单独无法进行和完成leader选举, 当第二台服务器server2启动时, 此时两台机器可以相互通信, 每台机器都试图找到leader, 于是进入leader选举
过程.
- 服务器 1 启动, 服务器 1 状态保持为looking.
- 服务器 2 启动, 发起一次选举. 服务器 1 投票给比自己ID号大的服务器2. 服务器2投票给自己.
投票结果: 服务器 1 票数 0 票, 服务器 2 票数 2 票, 没有半数以上结果, 选举无法完成, 服务器 1, 2 状态保持looking.
- 服务器 3 启动, 发起一次选举. 此时服务器 1 和 2 都会更改选票为服务器 3, 服务器3投票给自己.
投票结果: 服务器 1 为 0 票, 服务器 2 为 0 票, 服务器 3 为 3 票. 此时服务器 3 的票数已经超过半数,服务器 3 当选 Leader. 服务器 1,2 更改状态为follower,服务器 3 更改状态为leader;
- 服务器 4 启动, 发起一次选举. 此时服务器 1,2,3 已经不是looking状态, 不会更改选票信息, 服务器4投票给自己.
投票结果:服务器 3 为 3 票,服务器 4 为 1 票。此时服务器 4服从多数,更改选票信息为服务器 3,并更改状态为 following;
- 服务器 5 启动,同 4 一样当小弟.
5.4.2 服务器运行时期的Leader选举
在zk运行期间, leader与非leader服务器各司其职, 即便当有非leader服务器宕机或者新加入, 此时也不会影响leader. 但是一旦leader服务器宕机了, 那么整个集群将会暂停对外服务, 进入新一轮leader选 举, 其过程和启动时期的Leader选举过程基本一致.
假设正在运行的有server1,server2,server3三台服务器,当前leader是server2,若某一时刻leader挂了, 此时便开始leader选举. 选举过程如下:
- 变更转态, server1和server3变更为looking状态.
- 开始投票, 每台服务器投票给比自己myid大的机器, 没有比自己大的就投给自己.
- 这样server3有2票, server1有1票, server3的票数超过了集群一半, 当选leader, server1变更状态follower.
6. 为什么zookeeper集群的数目,一般为奇数个
6.1 容错
由于在增删改操作中需要半数以上服务器通过,来分析以下情况。
- 2台服务器,至少2台正常运行才行(2的半数为1,半数以上最少为2),正常运行1台服务器都不允许挂掉
- 3台服务器,至少2台正常运行才行(3的半数为1.5,半数以上最少为2),正常运行可以允许1台服务器挂掉
- 4台服务器,至少3台正常运行才行(4的半数为2,半数以上最少为3),正常运行可以允许1台服务器挂掉
- 5台服务器,至少3台正常运行才行(5的半数为2.5,半数以上最少为3),正常运行可以允许2台服务器挂掉
- 6台服务器,至少3台正常运行才行(6的半数为3,半数以上最少为4),正常运行可以允许2台服务器挂掉
通过以上可以发现,3台服务器和4台服务器都最多允许1台服务器挂掉,5台服务器和6台服务器都最多允许2台服务器挂掉
但是明显4台服务器成本高于3台服务器成本,6台服务器成本高于5服务器成本。这是由于半数以上投票通过决定的。
6.2 防脑裂
6.2 什么是脑裂
于假死会发起新的leader选举, 选举出一个新的leader, 但旧的leader网络又通了. 导致出现了两个leader , 有的客户端连接到老的leader,而有的客户端则连接到新的leader.
6.2 zookeeper脑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由于集群部署于多个机房, 机房和机房之间偶尔出现网络延迟, 导致一个集群成为两个集群. 虽然是很短时间, 有可能在这短时间内客户端发现少了一部分机器, 另一部分机器则会重新选举leader, 这样就出现脑力了, 就是一个集群两个大脑.
6.3 奇数台可以防脑裂
- 如果是6台机器, 两个机房, 正常情况下,此集群只会有一个Leader.
- 那么如果机房之间的网络断了之后,那么就会出现每个机房内部都将选出一个Leader, 这就是脑裂现象, 一个集群两个大脑.
- 如果是部署了5台机器, 两个机房, 那么就算网络中断了, 由于有半数机制, 也就是投票超过半数以上才能选出leader, 那么另一个机房就不会出现leader.
- 因此总结得出, 有了过半机制, 对于一个Zookeeper集群来说, 要么没有Leader, 要么只有1个Leader, 这样zookeeper也就能避免了脑裂问题, 因此ZK适合部署奇数台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