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去医院,都习惯独来独往,速战速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当我陪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为了配合她的脚步,我们慢慢地走,慢慢地看。
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医院的人群总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忙着排队,忙着缴费,忙着看病。
男女老少,有抱在怀里的婴儿,也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有年纪轻轻就拄着拐杖艰难前行的年轻人。
无论是收费大厅,还是医生诊室,病人都络绎不绝,犹如潮水,一波退去,又一波又席卷而来。
现在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态度都提升了,尽量做到热情、耐心、细致。但有时遇到犹豫不决、磨磨唧唧的病人,后面排队等待的人群躁动不安,给医生传达着无声的压力。
我们正步行上楼时,遇到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哭喊着叫妈妈,她的妈妈没有等他。好像反而加快脚步。可能他跑得太着急了,可能他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他的妈妈。他两步并做一步,一个倒载葱从台阶上摔了下去。
我吓得心惊肉跳,如果小男孩从楼梯间摔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和妈妈都停下了脚步,准备拉起小男孩。
没想到小男孩一骨碌就爬了起来,就像没事人似的。更加大声地尖叫、哭泣,去追赶离她越来越远的妈妈。
在这个惊险的过程中,小男孩的妈妈头也没回,也没有停下脚步,好像要逃离什么。
我想,这位年轻妈妈的内心可真够强大,狠得下心、拉得下脸。任凭孩子哭爹喊娘,她依然可以做到波澜不惊。
我的妈妈忍不住说:“没有见过这么当妈的,生下孩子不管他,还不如不生!”
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病了?也许,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不清楚情况,不能妄加揣测。
我们下楼的时候,看到一个颤颤微微的老人,走路摇摇晃晃,差点摔倒了。他的身边没有家人搀扶。旁边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发现了,扶了他一把。老人才站稳了身体。小伙子关心地对他说,你差点摔倒了,一个人走路要小心点!
我心中默默地为热心的小伙子点赞,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老人脸上的表情始终阴沉、压抑,看不见丝毫笑容,更没有一丝感激之情。他冷冷地瞪着小伙子,好像责怪他毛手毛脚撞到了他。
小伙子察觉到了他冰冷的责怪与怨恨。他赶紧小心翼翼对老人说,不是我撞到了你!我是看你没有走稳,扶了你一把。他又提高音量大声地向旁边的人解释。
我疑惑不解地看着老人。身边的人也愣住了,也默默不语地观察着他们。
或许是老人感受到了大家的目光。冷冰冰地转身离开了。
此时,我们没有议论。我想到了“扶不扶”的问题。我只希望冰冷的目光不要阻挡了热心的搀扶。我曾听老公说起,他陪伴公公在医院的那段日子,看尽了人生百态。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病人们的叹息声,喘息声,呻吟声......各种痛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人间炼狱。病人的心态往往无法与常人相比。
突然之间,我想到了医院的医生与护士,他们是处于一种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繁忙,压抑,麻木,窒息。他们每天与各种各样的病人打交道,与大于一切的生命打交道。需要有良好的心态,需要承受无尽的压力。我的工作岗位的压力与他们相比,就显得有一些微不足道了。而我却觉得无比烦恼与焦虑。想到这里,我释然而轻松地笑了。压力来源于环境,却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来到医生诊室,一个医生正伫立在窗前沉思,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
我生怕惊扰了他片刻的安宁,亲切地呼唤着他:“医生,你好!”
他马上转过身来,他大约三十多岁,高大帅气,皮肤白净,笑容温暖而灿烂。他的笑容犹如一道光,照亮了压抑的病房,点燃了健康的希望。
以前,我见过这个医生。我从来没有留意过他英俊帅气的容颜,更没有注意到他富有魔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