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生而自由,做不一样的烟火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创作于卢梭生平最为动荡的时期,他因为《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这两部作品反映的思想观念违背当局统治者的理念而被下令逮捕,遭受政治迫害,为了躲避追捕,卢梭开始了他长达8年的流亡生活。在逃亡期间,卢梭继续他每天在巴黎近郊乡野漫步的这一习惯,他把自己从1776年至1778年春两年中漫步时的种种遐想笔之于书,即这部《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一共分为十篇(九篇加一残篇),第十篇因为因为卢梭猝然辞世所以未能完成。十篇《漫步者遐想》没有预定的次序,内容也不存在关联,有对内心的探索,有对自由生活的回忆,有对什么是谎言的探讨,也有对自尊心的检讨......,并不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但每一篇都能触动你的心弦,在伟人思想的洗礼下反思自我,修炼身心。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西西弗书店的书架上,当时跟朋友约了见面,但朋友因为一些事晚到了,我在等朋友的间隙溜进了书店,在书架上随意拿了一本,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分,就摸到了这本小绿书,本打算瞄两眼随便看看,所以就随意翻页,但没想却有意外的收获,每读一句都击中我的灵魂深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给我深深的启迪,当即决定一定要买下这本书回去好好研读。那一刻我感慨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历经时代的洗礼依然历久弥新,对世人依然发挥出强大的思想力量,震撼人的心灵。

1、 德行研习,一生的课程

卢梭在青年时代就下定决心,将40岁作为人生的分水岭,40岁以前为成功而努力奋斗,40岁以后便摆脱社交生活,开始清贫的隐遁生活,得过且过的安度余生。尽管当时卢梭还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按照他的话说就是还能端上一个更为固定的饭碗,但是他断然放弃了,不带一丝遗憾,甚至还很喜悦。多少人梦想着40岁以前实现财富自由,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度过余生,但是现实是背负着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只为支付得起生活的开销,财富自由就像夜空高挂的月亮,可望不可及。

卢梭没有在40岁以前实现财富自由,但是他却实现了精神自由,他

“离开了喧嚣的尘世、抛弃了一切豪华;没有了佩剑,没有了怀表,没有了洁白的长袜、包金的饰物、复杂的发型,只有一顶假发一身床单似的宽大衣袍,从心中连根拔除了贪得无厌的觊觎之欲,放弃了不适合他的高位,开始抄写乐谱按页取酬,对这样的事,他有着坚定不移的兴趣”。

看着多少有点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生活,也许每一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陶渊明,但是又很难放弃努力打拼所获得的名权力,习惯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山野乡村的溪水潺潺、空谷幽兰多少有点寡淡。追求物质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整个社会都在宣扬物质主义,痴迷于金钱、名利,而缺乏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那这个社会便是畸形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这几年我的体会是,大家似乎都在谈钱、谈房子、谈物质,跟朋友聊天时,朋友也有这样的体会,这说明国人在物质与精神的天坪上偏向了物质,而晚年的卢梭却偏向了精神。

人生就像竞技场,当已经到了赛道的终点,学会更好的驾车已无用,而应该思考如何跳出来,从容的走向死亡,因为当你到达生命的终点时,你这一生努力的所有成果都得撒手,所有的这一切生不带来死亦带不走,全都留给了后人。卢梭作为一个智者,早已看透了人生的这一结局,所以即使到了晚年,他唯一还在进行的学习就是德行修养,对他来说这是一生的课程,没有终点。卢梭如此看重德行修养,是因为

“只有耐心、温柔、忍耐、正直、不偏不倚的公正,才是人们能随身带走的财富,可以拿来不断充实自身,而不用担心死神会让他们失去价值。”

他晚年所有的时光都贡献给了这一唯独和有用的研习。

2、 学不止步,一生的乐趣

晚年的卢梭停止了实用知识方面的学习,他也根本不想再去学些什么,因为学问多跟人生幸福并无必然性的联系,但是对于能给他带来简单而又甜美的消遣他会孜孜以求,甚至还能有所成就。卢梭晚年开始学习植物学,在迪夫尔努瓦的启迪下他爱上了这门学科,在他流亡到圣皮埃尔岛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岛上观察植物的构造与组织,描绘这个岛上的所有植物,搜集素材编撰《圣皮埃尔岛植物志》。后来,因生活所迫忙于抄写乐谱而中断了这一爱好,但是到了65岁时他又重新萌发了对植物学的热爱,于是决定要把穆雷的《植物界》从头到尾背诵下来,重新制作一本比第一次还要丰富的植物标本册,于是他又重新踏上了采集植物标本之旅。采集植物标本给卢梭带来了诸多乐趣,也让他忘却了迫害者加诸他身上的痛苦,重新回忆起昔日的美好岁月,让他在最悲惨的命运中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它能让你暂时从不愉快或者痛苦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并且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目的,那一刻你的身心是自由且放松的,仿佛你又充满能量了。我小时候很喜欢阅读,但由于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让我的这一兴趣中断了好多年,直到研究生期间才重新又慢慢拾起了这一兴趣,现在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阅读,我很庆幸我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让我躲避生活的狂风暴雨与电闪雷鸣,来自自我和他人的否定与怀疑,有一个栖息的港湾,在那里重拾生活的勇气。

3、 自在而活,一生的追求

自由是心灵美丽的外衣,有了这个外衣便能摆脱肉体的束缚,激昂于万物之上,翱翔于天地之间。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评价卢梭,那我会说他是一个浪漫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对于卢梭而言就是生命,他不允许自己受到任何束缚,即使自己面临被世人隔离在孤岛中的境地,他也决不妥协。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一旦我的责任与我的心灵发生矛盾,前者就很少能获胜,除非我必须自我克制;于是,在通常情况下我还勉强算得上强者,但要违背我的心愿行事,我却始终做不到。无论是人们求我,还是职责本身要求我,或者,甚至是非如此不可的情境迫使我,只要我的心缄默无语,我的意愿就会聩聋,我也就不会听从”。

在行善方面他也是如此,虽然他认为

“行善是人心所能品味到的最真切的幸福”,

但是他坚持

“要想快快乐乐的做好事,就得自由自在地做,无拘无束地做,而只要让它成为了我必须履行的一个义务,那就会剥夺一次善举的一次甜美”。

这是卢梭行善的原则,也是当代公益组织在进行劝募时应该引以为鉴的方法论,如何让捐赠人出于自我意愿持续捐赠,而不是因为第一次捐赠后带来的责任与义务,一旦让捐赠人有了要连续捐赠的心理负担,那他在开始第一次捐赠时会变得更加慎重。公益捐赠是一种体验,体验自己给他人带去改变时的那一份甜美,如何让这份甜美持续留存心间而不是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才是捐赠人持续捐赠的动力。

自由在卢梭心理是无价之宝,但在现代这个充斥着欲望的社会,自由值多少钱?在职场中为了迎合领导,我们可以卑微到尘埃;为了不与同事起冲突,我们说话谨小慎微;为了升职加薪,我们可以让工作不断挤压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为了名权利纵身一跃,但要为自由说一个“不”字恐怕要思前恐后许久。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存是面包,自由是奢侈品。但实际上,是我们把自由抬的太高了,抬到了我们够不到的位置,什么是自由?卢梭认为“人的自由不在于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正相反,人的自由恰恰在于他绝对不做他不想做的事,这正是我始终强调并保有的到那种自由。”所以你自不自由完全取决于你的心,你是愉悦还是痛苦如果痛苦那就勇敢的说出那个“不”字,人这一生要为愉悦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4、 打破镜中我,做不一样的烟火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提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卢梭在刚开始被迫害的时候,还抱有获得世人理解和后人为他证名的希望,他在意世人对他的看法,所以试图进行辩论和反驳,但因为一次事故他彻底放弃了这个愿望。他对世人不再抱有幻想,他也不再在意他的迫害者是如何无耻的采取各种迫害他的行为,以及歪曲事实的进行污名,正像他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慷慨激昂地挺身反驳公众舆论时,我实际上还戴着他人舆论的桎梏而豪不察觉。一个人总是期待赢得他所尊重的那些人的尊重,只要我还看重人们,或者,至少还对某些人有所看重,那么,对他们给与我的评价,我便断乎不能漠然无视。”所以他亲手打破了通过他人认识自我的这面镜子,远离这些让他痛苦的人和事,在孤独中探索自我,纵情于山水自然,自享其乐。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身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所以避免不了会被贴上各种好的或坏的标签,当标签变成桎梏时,我们也就活在了别人的眼光中,如若我们不按照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便是异类,会被孤立。但做一个像卢梭一样的异类有什么不好呢?我就是我,要做不一样的烟火。

《孤独漫步者的遐思》是到目前为止我想我以后还会继续反复阅读的一本书,因为它值得一读再读,它所包含的思想和蕴含的哲理就像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永远鲜活。


图片来源:豆瓣和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生而自由,做不一样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