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已逝,信仰安在

在去看电影《芳华》之前,我已将原著小说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意料之中的精彩,严歌苓的作品不隐晦、不羞涩、不遮掩、不怜悯,总是把血淋淋的事实扒开了直接呈现给你看,读完会难受,但也会更由衷地对这位传奇女性肃然起敬。

还有黄轩,我是从娄烨的《推拿》中认识他的,他把盲人小马内心的自卑、压抑、愤怒、欲望演绎得太传神了,当时我就看好他,虽然他从艺经历非常曲折,但娱乐圈淘尽黄沙终于发现了他这颗金子。所以说句得罪冯导的话,我是冲着严歌苓和黄轩去看的《芳华》。

但是对于冯裤子导演,我还是敬佩的,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玩电影,草根出身的冯裤子导演还是带着点信念感的!至于这种信念感能发挥或者说玩转到何种程度,有太多主观客观的因素了,我是没有资格置喙的了。《芳华》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改编电影都是令人动容,引人思考的,再美的芳华也终将逝去,而面对时代变迁的洪流,信仰该如何安放。

《芳华》所讲述的年代是上世纪70年代,那个思想还不够开放,人性尚被压抑的年代,自我意识被极度压缩,集体意识被无限放大。人人争做活雷锋,舍已为人,事事倡导自我牺牲,大公无私,主流价值观被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表彰大会装点成了另一场思想运动,好人刘峰就在这样的运动中被推上了圣坛,人们一边在公开场合大声赞美他,在实际生活中理所应当地使唤他,一边又在私心里暗暗嫉妒他,盼着他出点什么岔子!

看着黄轩饰演的刘峰那张质朴干净的脸,心想,哦,原来那时候公众思维里的好人是这个样子的,但这样的好人不真实啊,失了人性啊。果然,当刘峰想要一点点真实的人性时,林丁丁惊恐地喊了救命,曾经有事就找雷又峰的人们高潮了,那只想要表达真情的右手成了群嘲的对象,学雷锋标兵怎么可以有人的七情六欲呢,在他们眼里好人的真实就是作风污点啊,他们兴高采烈地将他拉下神坛,任意歪曲,肆意批判。

严歌苓笔下的刘峰真是个骨肉丰满的好人,值得让人为之一哭,他是个天生的好人,善良根植在他的骨髓里,所以他所有的荣誉都不是刻意争取来的,他每一次做好事,帮助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与真诚,他真实的善良不是刻在奖状、奖杯、奖品上的那些好字。

只可惜除了何小萍,没人看透,俗人将好人与那些奖状、奖杯、奖品上的好字划了等号,变成了程式化的脸谱,我终于理解了真实的好人刘峰与公众价值观中的好人刘峰的本质区别了。于是乎,刘峰看透了那些奖状、奖杯、奖品背后的虚伪与反人性,彻底与它们做了诀别。没了那些奖状、奖杯、奖品,他依然是那个好人刘峰。这才是刘峰真正神圣打动人的地方。

小说中刘峰自触摸事件后人生急转直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失去了那只导致他失去美好人生的右手后一直挣扎在社会底层,最后因肠癌去世,连追悼会都开得仓促而匆忙,因为要把礼堂谦让给别的死人,结局甚是凄凉。像他这样的好人,没有封妻荫子,没有光宗耀祖,甚至连富足安稳的生活都没有,我想有太多的人会和我一样心生悲凉,扼腕长叹,觉得作者太过残酷,其实是现实太过真实。

为什么刘峰们的结局总是悲剧呢,也许说悲剧并不恰当,小说里刘峰有一段话我特别印象深刻,他说:“一个国家这么大,跟一个工厂似的,产品总得改换,机器总得更新,咱们就算是些老机器老零件老螺丝钉,给换下来扔了,不换不扔工厂就得关门。不是好些工厂都关了门?工人不都得下岗。”我觉得这段话要换个人说就显做作虚伪了,但刘峰说就真实了,我真被他感动了,他已经不是一个真实的好人那么简单了,他已经是一个真实的圣人了,对于圣人的潦倒结局,说悲剧就浅俗了,生活的困苦,人性的残酷真实地带给他们痛苦,但巨大的荣誉光环也不见得就能带给他们快乐。刘峰们的结局,我们无法怪罪时代,怪罪社会,因为人性从始至终就是这么残酷,自私。善良永远是稀缺资源。

一代人的芳华已然逝去,新一代人的芳华正兀自浓烈盛开。时代发展的洪流不可阻挡,自我意识不断萌发觉醒,我们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去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对于“好人”,公众的价值体系里又仿佛来了一个反转,如今说一个人是好人反而有点得像是骂人,“学雷锋,做好事”也多成了流于形式的标语,人们对好人是不敢也不屑于去当了。现实也真是吊诡,也许是被刘峰们的结局吓到了吧。

于我而言,我敬佩刘峰们,尊敬刘峰们,但我个人并不倡导人人去做刘峰式的好人,我觉得一个人首先应该做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人可以而且应该有人性的各种弱点和缺点,但在人性的缺点和弱点之外,我们可以也应该保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的心不是要求你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而是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做一个灵魂干净的有人味儿的人,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如今这个时代里应秉持的最基本的信仰。

于时代而言,我们呼吁大家选择做一个真实的好人,而不是公众观念里的带道德绑架性质的好人,我们更呼吁好人能有好报。当一个时代能创造足够的空间让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做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好人时,那将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芳华已逝,信仰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