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

今天在微博上看见热搜#54天14位文艺名家离去#,我点开名单,看到了在我二十多年人生经历中曾经伴我成长的两位:评书大师单田芳和昨天刚刚辞世的金庸老先生。

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竹竿架起的天线只能接收到一个台的信号—中央一套,这样的情况持续到我十二岁。那些年我对于外部世界的全部认知基本上来自于中央一套,以至于直到现在,我还能对中央一套的节目单如数家珍。

1996年至2002年期间,《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陆续被TVB改编为电视剧,在国内的各大卫视轮番播出。同学们每天在教室里、操场上、回家的路上热议昨晚刚刚播出的剧情时,我只能在一旁默不作声。偶尔到同学家蹭看一两集,才能暂时参与到大家热烈地讨论中。

直到2002年家里接入有线电视之后,各大卫视开始重播这些金庸经典的时候,我才陆陆续续的补上了小学童年缺失的部分。

对于金庸,金庸的作品,我一直是一个旁观者,在最恰当的时间擦肩而过。但它却始终伴在我的生活左右,成了我青少年时的一道背影,远远相望,却无法接近。多年之后,我才渐渐意识到,这可能是残存在我年少心中的一个武侠梦!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错过了金庸,却让我遇到了单田芳。人生总是有奇妙的事情发生,小学五年,在央视一套所有的节目当中,我另辟蹊径,遇到了央视一套每天中午的《电视书场》。

当年《今日说法》还没有开播,每天中午的12:35,在《新闻30分》之后,《电视书场》准时开播。1999年《今日说法》开播后,《电视书场》的时间调整到了13:05。小学期间,我陆续听了田连元、单田芳、刘兰芳等评书大师的作品,但最让我痴迷的还是单田芳的《童林传》。

在好奇心爆棚的童年,在人人都讨论自己无法触及的金庸武侠之时,《童林传》的出现弥补了我心中的武侠梦。但当评书《童林传》说到一半的时候,那一天兴致勃勃的盼到了13:05,《电视书场》却换了作品,《童林传》意外停播了。

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我只能每天中午期待单田芳老先生在未知的某一天再说《童林传》。然而,直到《电视书场》节目在2003年停播,《童林传》再也没有出现。之后,期待慢慢被我放下,但追寻始终没有停止。

时间转到2009年,上大一的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在当时蜗牛般的2G网络下,我如饥似渴的开始看《童林传》的小说。

还记得那是一个凌晨四点的夜晚,在学校宿舍窄窄的架子床上铺,在其它7个舍友酣睡之时,我完成了自己“大大”的梦想—看完了《童林传》小说。异常清醒的头脑中浮现出了单田芳先生在央视一套《电视书场》中极具特色的的声音和富有剧情节奏感的肢体动作。

第二天,我在系里微机室下载了单田芳版《童林传》的全部音频,然后在一个个阳光和煦的午后,重温了这部经典。那段时间,走在路上,每个从我身边的经过的路人,似乎都和《童林传》里的某位侠客有相似之处。

至此,童年未完的武侠梦似乎终于在我刚成年的这一年里圆上了。

如今,90后的我也到了告别青春的年纪了,曾经憧憬崇拜的人,一个个退出舞台,时间带走的,不仅是他们,还有我们自己的回忆和冲动。这些大家们虽已去往另外的世界,但远方依旧在那里,我们告别自己的一段人生,另一段却又悄然启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