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少性谬误

罗马人说:“物以稀为贵。”稀少性谬误果然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有3个孩子的那位女友,她的第二职业是房地产经纪人。每当她钓到一个感兴趣但不能立即作决定的客户时,她就给他打电话,说:“伦敦来的一位医生昨天也看了这块地皮,他很感兴趣。您觉得呢?”伦敦来的医生——有时她说是“教授”,有时说是“银行家”——当然是虚构出来的,可产生的效果却很真实:她成功地说服了那位感兴趣的客户作出决定。为什么?又是因为潜在的商品稀少。客观地看,这难以理解,因为感兴趣的客户要么想按照报价得到地皮,要么不想——完全不受什么“伦敦来的医生”的影响。

斯蒂芬·沃切尔将受试者分成两组,请他们评价饼干的质量。第一组得到整整一盒饼干,第二组只得到两块。结果:第二组受试者对饼干质量的评价要比第一组高得多。这一试验经过多次重复——结果都相同。

广告里常说:“库存清货。”广告牌上常会醒目地写道:“仅今天有售!”这都示意着时间的紧缺。艺术品商人知道,在大多数画下面画个红点有好处,这意味着:大多数已售。我们会收藏邮票、硬币或老式汽车——虽然它们再也没有用途了。没有一家邮局承认旧邮票,没有哪家店会收塔勒、十字币或赫勒,老式汽车再也不允许上路了。这都无所谓,关键是它们稀少。

再来看另一个试验:请大学生们按照漂亮的程度依次排列10张招贴画——为略表谢意,他们可以得到其中的一张。5分钟后又告诉他们,排名第三的招贴画没有了。然后找个借口请他们重新评价那10张招贴画。结果,再也没有了的那张招贴画现在突然升级为最漂亮的了。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莎士比亚笔下两个悲剧性青年男女的爱情因为被禁而更加强烈。这种反应不一定都是浪漫式的:在美国,学生派对的主要目的就是喝得烂醉如泥——因为法律禁止21岁以下的人喝酒。

结论: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请你仅按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伦敦来的医生”也想要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稀少性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