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小说史略》

      读鲁迅之《中国小说史略》,欲理清中国小说之发展历程,亦仿鲁迅以半文半白之言概述之。

      鲁迅于序言中云“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撰此作时,鲁迅讲小说史已垂十载,故该书考证之严谨,内容之详实已可见一斑。细读全书,鲁迅以时间为序,从神话至清之小说,追溯发展,可谓条理分明。凡述之,必举例以说明,使人易于理解。

      予亦以时间为序述之。“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干,追求。县,悬,高之意。令,美好。故其意为,靠修饰琐屑的言论来追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此“小说”非今之“小说”。

      至《汉书·艺文志》,班固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此“小说”亦非今之“小说”。盖当是时,“小说”即与“大道”相对而言,可谓无足轻重。据考,汉人之小说,皆伪托之作,如托名东方朔之《神异经》,乃模仿《山海经》,记述神话故事。

      至六朝,多志怪志人小说。所谓志怪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如干宝之《搜神记》,记各种神怪故事。志人小说,即记人物言行与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如刘义庆之《世说新语》,记魏晋名士之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亦言此书为记录魏晋风流之故事集,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记当时名流之风度。

      迨及唐,传奇之文盛。鲁迅语“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传奇”,乃唐之文言短篇小说。如王度之《古镜记》,沈既济之《枕中记》,白行简之《李娃传》……唐之传奇,有后被改为戏曲者,流传至今,以元稹之《莺莺传》为最。宋赵德麟《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有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皆以《莺莺传》中张生与莺莺之爱情故事为本事,然主题意蕴相异而已。

      宋之话本,乃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底本,随民间说话技艺之发展而兴,以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说话四家即是说话艺术的分工,即“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小说”即讲说短篇故事,大多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讲史”亦称“平话”,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篇幅较长。“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亦含民间关于参禅悟道之题材。“合生”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  宋之志怪,如洪迈《夷坚志》,传奇文如乐史《杨太真外传》。

      及至元明,有元末明初罗贯中之《三国志演义》,施耐庵之《水浒传》。前者为首部历史演义小说,后者为首部英雄传奇小说。明吴承恩之《西游记》为神魔小说之首。故三者与明世情小说《金瓶梅》并称为“四大奇书”。明之拟话本以冯梦龙《三言》和凌蒙初《二拍》为首,记明代社会之世态人情。

      清之拟晋唐小说如蒲松龄之《聊斋志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讽刺小说如吴敬梓之《儒林外史》。人情小说如曹雪芹之《红楼梦》。此外,以小说见才学者,如李汝珍之《镜花缘》,乃博物多识之作。侠邪小说有陈森《品花宝鉴》,韩子云《海上花列传》,描摹世态人情,关注世俗人生。另有侠义公案小说,如《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至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影响颇深,即李宝嘉之《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鲁迅将清代之小说分为四派,拟古派以《聊斋志异》为代表,讽刺派以《儒林外史》为代表,人情派即《红楼梦》,侠义派如《三侠五义》。如此,清之小说脉络甚清。

      读毕,中国小说之发展藏于心中,其中文献甚为浩繁,予需多加思考,望终为己所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中国小说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