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读起来很快,结构清晰,逻辑清楚。三个框架。
拿到一本书,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部分开始看。生活原则、工作原则、个人经历
有疑惑需要做出标志。再反过来去理解。工作原则,分人而异。而生活原则必读。个人经历很生动。
这本书叫原则,提出几点读这本书的原则。这本书为什么畅销:
[if !supportLists]1. [endif]写书本人优秀、公司成功有关。2、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总结了点。方法、工具。
3、但是在读书的时候考虑到大的背景,是在美国。有的原则在西方适应,在本土不能适应。照单全收。全部否定不可取。4、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一样,所以道理的理解不同。通过不断地犯错总结出的原则。
一、、个人经历
本人1949年出生在普通家庭,环境特别,达利欧是家里的独子。不愿意听人指挥,喜欢独立思考。在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做零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做好。在十二岁的时候做球童,用做球童的钱炒股,买了东北航空的股票,买的起的股票,也是挣到了钱。从他的经历就可看出,自己好奇心想把事情弄懂。“与失败比起来,我最怕平庸”。高中阶段,成绩不怎么好,平均C。接触尝试冥想,现放空思想,让心灵深处放松。在大学,整个精英教育中最有价值的,在做自我选择的时候,以非常完美的JPA毕业,被哈佛俄大学录取。上世界七十年代,对大宗商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美林证券实习,华尔街企业都没有期货部。里面配备很简朴。大家觉得哪个好,社会上觉得哪个好,而人家选择的是自己的热爱。于是顺理成章的成立桥会业务。看起来机会都在他的身上,很幸运,实则是他自己不随波逐流。反复总结后他说自己必须客观的看待错误,并且避免犯错。他自己总结 出如下原则:。。。。。他很喜欢工作,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特点和公司格格不入,在年会上雇了一个脱衣舞女,在演讲的时候脱衣,自己被解雇了。成长阶段的经历。接下来是他人生最惨痛的失败,1982年8月,他认为美联储挽救经济会失效,但是他发现自己错了,美国经济做出了回应,以软着落的方式,股市迎来了大牛市,而与达利欧的预测完全相反,他开始进行总结。当时的情况很糟糕,为了收支平衡,解散员工,卖掉车,借钱生活。他对自己人生为啥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是无论多么勤奋,不能自信的做出断言。二是历史价值,想象一下你为了过好更好的生活,你可以留在原地,也可以穿越茂林。我需要谦逊,从我是对的到我怎么知道是对的。决策时候采用创意择优。创意择优指的是经过意见不一致,不同人在一起对观点择优选择。成功的人改变做法弥补。反省错误,成功指的是知道如何成功和如何失败。因为失败而踢出局,螺旋式不断进步。时间就像河流,无法停留回避只能应对。从优秀的人身上的本质特性,七点共性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具有独立的创造性。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对事情怎么做有规划。系统的思考者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在现实中试一下是否适合
[if !supportLists]第四, [endif]非常坚韧。决心强烈。做事坚决
[if !supportLists]第五, [endif]对未来的事业比多数人开明
[if !supportLists]第六, [endif]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热情。热爱是成就的基础
[if !supportLists]第七, [endif]渴望对世界巨大的有益的影响。
[if !supportLists]第八, [endif]另外,在自己身上顾及他人。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先实现自己的目标。
达利欧以自己方式体验痛苦,既然当做游戏,他在过程中思考。越来越收获。努力拼搏会让你的逆境不那么糟糕。每一个对要怎么样的人生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定义自己的人生,发现自己的性格,过与自己性格相适应的生活是最重要的。采取与自己本性相符的生活方式。
二、生活原则
再次强调人生。把面临的问题作为一个谜。
第一、拥抱现实。用主观的认知判断是很麻烦的,另外在面对现实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梦想+现实+决心=成功。有些人拒绝真相,有些人看不到现实。要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极度透明,,,看到现实的本质。这个不太容易做到,心中有恐惧,人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弱点,不要为自己的形象担心,只需要担心是否能实现目标。如何让个体最优不好整体最优。从客观层面来评判好坏,而是从自身层面。一个东西好是对现实好,能达到整体的优势,而不是从自身出发来判断。在想什么对自己的好不局限,放在大的食物背景下。。现实的构造是让整体最优。如何进步,痛苦+反思=进步。养成好习惯对人是好的,如何对待痛苦,自动的反思痛苦,能够学习和进化。在痛苦的时候反思,痛苦消失后反思更有价值。用五部流程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提高生活质量,许多人想到的是物质,但是达利欧认为面对痛苦的时候的态度才是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好,表面风光并不是最好。如何面对痛苦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如果把目标只是一个能够实现的事情,就太低了。
如何做决策,打车不打车。很多事情的结果反推行动,我们往往想直接结果,却没有想到更多的后果。自然界会扔给我们很多有好有坏的抉择,如快餐店吃东西,直接结果是诱惑,而失去了健康,苗条。直接结果后续结果,去抵制诱惑才能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快速进化的过程。要成功,先设定目标。找到自己的最大的弱点,按照这个五步来走,执行,操作。
第二、两大障碍。自我意识和生活盲点。183页
很难接受错误和弱点。害怕别人不喜欢你,害怕自己没有意义。需要对大脑有一定的了解。大脑的杏仁核和前额皮层。这两个总在大脑里打架,如别人提出的好的建议,第一建议是厌倦反驳抗争。低层次的自我,而高层次是想把事情弄明白。如何避免自己出现障碍。有效行事,就不应该让想要正确压倒那些更高层次的思考表达,这样只会被情绪控制,找出真相,用有逻辑有意识的思维思考。潜意识情绪化的和有逻辑化的思维。以跟合理的方式不被情绪左右。。。。。思维盲点也会带来障碍,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能理解自己看不见的东西,说明自己头脑封闭,无论别人向你展示好的坏的你都会视而不见,因为自己先入为主,思维盲点存在。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什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练习,第一,在产生分歧的时候,两分钟法则,让对方表达清楚。第二,把对方的观点复述一次。不会让自己从一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尊重。
第三、如何养成好习惯。利用痛苦养成高质量的思考。大脑的潜意识区域,灵感大爆发从潜意识出来,思考问题,在放松的时候会有好方法,了解潜意识为什么伤害你和帮助你,在不能帮助你的地方养成好习惯。通过反思养成好习惯,是好的较高的层次。说出自己想戒掉的坏习惯和养成好习惯的。。
第四、如何甄别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不确定的时候,去问谁。不要听到什么就信什么。观点是廉价的。观点与事实需要甄别。跳出去看全局,不要夸大新东西的好处。不要过分夸张细节。先了解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不要做完美主义者,很多的拖延症来源于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者关注边缘性微小因素。边际收益,如饿,第一个馒头到第五个馒头,给自己带来的感知变化。我的朋友做模型表格,我们关注数据,但是数据之外人家同样关注表格宽度,字体等等,不能忍受瑕疵。抓大放下。261----264是生活原则的总结。
不要老觉得自己很行很对,要保持头脑开放,养成习惯的好办法,总能追求到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三、工作原则
前提是大家都认同的集体里去实行。达利欧认为金钱是复产品。在工作中有不同的观点,应该当面说,背后说反而变味。坏话当面说,好话背后说。他认为成功是拥有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的态度。不纠结埋怨赞美,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不切实际的批判炮竹脑后。在工作中不做快嘴王,着眼大局,客观的旁观者。
用人原则:品格、常识、创造力。考虑别人说话的准确性。跟个人的习惯有关系,要求下属花十五分钟时间写出问题。建立日志,最大的收货最大的挫败、进步、不好。相信自己也能写出更好的原则。系统性、习惯性的问题,失败是会发生的,虽然花的时间长,但是对未来更好。发现内在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经常被情绪控制。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正能量。即便遇到事情,也不用灰心,因为你没有理由灰心丧气。生活有那么多的美好瞬间可以品味。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依然热情不改。
书中最后一句话,由你自己决定希望从生活中想要得到什么和给予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用什么方式得到。自己可以给世界什么。践行自己的原则并且取得成就。
家是讲爱的地方,陈述事实。
在什么情况什么原则是应该得到的。。即使有方法获得也不一定合适。
如何确定自己想要的,自己价值观和别人不符合,不按照自己标准来工作很愤怒。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但是自己内心需要清楚正确与否。取悦别人的点很低,从这件事本身来触发。有的原则从不同场景出发的。在大环境下,但是从个人情况,需要自己拿主意。所有的原则作者本人认为最重要,参考原则背后的逻辑是最重要。痛苦和失败。
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是做事,多看多做多思考。进化的去习得。《思考,快与慢》如何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