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格形成的性心理发育阶段观点01

人格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可观察人格结构有否病态(精神病性、边缘性、神经症性、“常态”等);另一方面,用这种人格结构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特征类型(偏执型、抑郁型、分裂型等)。发育阶段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依然是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之一。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和精神创伤是成人神经症、心身疾病和精神病的原因。

弗洛伊德用驱力理论这一推论性假设来命名前按个发育阶段,十分直观,也与人格类型息息相关(抑郁人群趋于口欲期特征;强迫性人群都有肛欲期特征),但迄今为止,尚无实验数据表明,口欲期发育不良的个体,比肛欲期或俄狄浦斯期发育不良的具有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自我水平的发展与今后个体将自我与外界有效区分相关,也与成年个体人格特征相关。

一、历史背景:人格异常的诊断

1、克雷佩林:神经症-精神病的区分

弗氏后继者对下列三种情况做出明确区分:

(1)、存在妄想,因此用反复思虑来削弱精神病性思维的强迫患者

(2)、伴边缘型人格的强迫性神经症(如“狼人”案例)

(3)、介于神经症和正常人格之间的强迫症状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考虑到弗洛伊德的理念,我们知道:治疗神经症患者时,应尽量弱化其防御机制使本我能量尽可能通过建设性途径得以疏泄;相反,对于精神病性患者应增强其防御能力,抑制本能冲动,改变现实环境压力,从而缓解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将本我冲动压抑会潜意识。神经症像是高压下的热锅,治疗需要释放蒸汽,缓解压力;而精神病则好比锅热汤沸,治疗需要降温捂盖,小心溢出。

2、自我心理学:神经症性症状、神经症人格、精神病

治疗师们认识到,临床上那些出现神经症性症状的患者与具有神经症人格的症状是不一样的。这种区别也体现在DSM诊断系统中,其中的“障碍”类别即分析师们常说的神经症性症状,而“人格障碍”即所说的神经症人格

为了判断患者是神经症性症状还是神经症性人格,治疗师需要在访谈中,尽量获取下列信息?

(1)、有否前驱刺激因素,或是对刺激事件的记忆

(2)、焦虑症状(尤其是神经症性焦虑症状)是急剧变幻还是每况愈下

(3)、来访者是独自来诊,还是他人伴诊?

(4)、症状属于自我不协调(症状被来访者看作是不恰当或不合理的),还是自我协调’(症状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

(5)、来访者能否部分觉察自己的问题(观察自我)?能否建立治疗同盟,有否将治疗师视作宿敌或救星?

上述几点信息的前半段是关于推断神经症症状的依据,后半段则是推断神经症人格的依据。

如果某个来访具有神经症症状,那么可以推断,来访者当前生活中可能存在某些应激事件,这些事件激发了他的潜意识冲突,而他的防御方式又运用不当。这种运用不当或许来自患者童年结局问题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在当下只会弄巧成拙。治疗师的任务便是通过帮助来访这理解并处理与冲突相伴的情绪,寻找这种冲突的起源。根据目前新的处境制定新的解决方案。

如果来访者是神经症性人格,那么治疗难度显著增加,不仅耗时耗力,预后也相对差强人意。帮助来访者寻求人格的改变,比改变适应不良要困难得多

先,治疗神经症性人格患者时,来访者的诉求(即可缓解痛苦)和治疗师的努力,不一定能最终促成良好的治疗效果;引导来访者处理今后类似问题的努力也不一定被来访者认可。有时候如果来访者的目标和咨询师的治疗目标存在偏差,治疗师需要教育来访者改变看法,改变来访者看待自身问题的方式即“将自我协调转变为自我不协调。”

其次,面对典型神经症性人格来访者,不能急于建立“工作联盟”,而应先着手营造适合建立联盟的氛围。联盟的建立应优先于其他治疗目标。

第三,面对神经症性人格来访者时,与神经症性症状不同,治疗过程相对平淡,很少出乎意料或急剧变化。无论咨询双方如何努力挖掘那些深深压抑又栩栩如生的潜意识冲突,但访谈最终都会变得缺乏生气。治疗师必须与来访者一起艰难地搜寻线索,寻找导致来访者心结的原因。

与特定刺激导致的神经症性症状截然不同,人格障碍在形成过程中,更过的与认同、习得和强化有关。若人格异常源于创伤,那么这种创伤属“耗竭式创伤”,而非好莱坞式的“震惊式创伤”。(震惊式创伤是指:未经同化、未引起哀悼的伤害。)与神经症性人格患者工作的访谈气氛,常常枯燥乏味、令人生倦、治疗师容易产生过激或消沉情绪。此时,治疗师应加强共情,体察来访者者长期挣扎的苦楚,鼓励来访者畅所欲言。

这种分类具有明显的缺点:

第一,这种分类的缺点之一,是在病理性方面,暗指所有人格问题都比症状性问题更加严重。但实际上,部分神经症反应比某些人格障碍(如癔症性和强迫性人格障碍),对个体的应对能力造成更大的损伤。

第二,在分类的纵向维度,某些人格障碍似乎比一般一样上的“神经症性”更严重、更原始化。可以认为,这种单一维度的三种类型,根本无法鉴别人格扭曲(轻度能力丧失)和人格障碍(造成严重后果)。来访者的问题可以从人格异常的不同严重程度来认识,从中性的人格“特质”或“风格”,到轻度的人格“障碍”之间,界限其实并不清晰。

3、客体关系:对边缘型病症的界定

至20世纪中期,人格理论家们认为,在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ADOLPH指出:那些具有“边缘”特征的来访者在标准的精神分析治疗中不仅不见好转,反而病情加重。

边缘的含义:

(1)、“边缘”作为心理功能的一种动态变化,在临床时间的数十年间得到了广泛的共识,

(2)、常用于描述游离于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的恒定的不稳定状态

(3)、其特征包括:缺乏认同的整合;在未完全丧失现实检验能力的前提下,过度应用原始防御机制

精神病状态的患者似乎固着在分离-个体化之前的阶段,他们无法分辨内在主观与外在客观之间的差别;边缘状态的患者则固着于二难冲突之中,既希望混迹人群但又不甘于人微言轻,要么隔绝他人又感觉形单影只;神经症患者虽然完成了分离和个体化,但会陷入趋-避冲突之中,这种典型的冲突其实来源于俄狄浦斯期的人际经历。

当前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边缘型人格的形成与婴幼儿发育、依恋及创伤高度相关。

尽管边缘状态的成因复杂,但我们依然有理由推断:精神病易感素质的患者具有早期发育受挫的潜意识创伤体验(尤其是信任感的缺失);边缘型人格结构的患者可能存在分离——个体化阶段发育受阻;而神经症患者则多半源自“俄狄浦斯期”,更倾向于将冲突内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章人格形成的性心理发育阶段观点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