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

文章目录

    • 1.了解磁盘的物理结构
      • 磁盘的具体物理存储结构
      • 在一面上,如何在硬件上定位一个扇区?
    • 2.逻辑抽象
      • 磁盘只认CHS,LBA如何跟磁盘地址互相转化?
    • 3.文件系统
      • 一个组的结构
      • 细节问题

1.了解磁盘的物理结构

磁盘计算机上唯一的一个机械设备,同时它还是外设
机械磁盘很便宜,虽然效率会慢一些,所以企业一般使用机械磁盘,因为便宜
磁盘不仅仅外设,还是一个机械设备(盘片、磁头),所以磁盘一定非常慢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1张图片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2张图片

盘片:一片两面,有一摞盘片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3张图片

磁头:一面一个磁头
一个磁头负责一面的读取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4张图片

马达比如说剃须刀,或者手机的震动等
所以盘片就可以 以顺时针的方式高速旋转
同时在磁头位置也存在一个马达,控制磁头左右来回摆动
磁头是共进退的,要不一块过去,要不就一块不去


磁盘盘片上有无数个基本单元,每一个基本单元按照特定的空间排布好的,每一个单元就是磁铁
南极表示1,北极表示0,
向磁盘写入:把北极改成南极 (N->S)对内容做磁化
删除磁盘数据:把数据从南极设置为北极 (S->N)
这样就可以完成微观上 一个比特位的读和写
磁头本质上 是对数据做写入和读取,更改基本元素的南北极,读取南北极

磁盘的具体物理存储结构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5张图片

整体结构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6张图片

抽象的一面结构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7张图片

磁盘中存储的基本单元是扇区,一般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或者4KB字节
一般磁盘所有的扇区都是512字节大小
同半径的所有的扇区即为磁道


在一面上,如何在硬件上定位一个扇区?

1.先定位在哪一个磁道—由半径决定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8张图片

2.再确定在该磁道,在哪一个扇区,根据扇区的编号,来定位一个扇区

所以首先要定位哪一个面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9张图片

磁头是共进退的,半径相同的每一个面上的磁道共同在抽象上就会形成一个柱面
只需要确定用哪一个磁头读取,磁头的编号就表示哪一个面
所以定位任意一个扇区,需要确定 磁头head 、柱面 cylinder、扇区 sector 即CHS定位法

普通文件中包含属性和数据,都可以看做数据(0,1),占用一个或者多个扇区,来进行自己的数据存储
既然能用CHS定位为任意一个扇区,就能定位任意多个扇区,从而将文件从硬件角度进行读取或者写入

2.逻辑抽象

OS内部是不是直接使用CHS地址?不是
第一点:因为OS是软件,磁盘是硬件,硬件定位一个地址,用的是CHS,但是如果OS直接用了这个地址,万一硬件改变,OS也要发生变化,所以OS要和硬件做好解耦工作


第二点:即便是扇区512字节,单位IO的基本数据量也是很小的,所以硬件是按照512字节处理,
操作系统实际进行IO,基本单位是4KB
操作系统和磁盘进行交互时,基本以4KB为单位,
基本大小:进行磁盘读取和磁盘写入时,必须以基本单位为基本大小,来与外设进行交互


哪怕只修改一个比特位,也要把一个比特位所在的4KB全部读到内存,
把一个比特位改完,再把4KB内容全部写到目标文件中,要以块的方式整体与外设进行交互
所以一般把磁盘称为 块设备
所以OS需要有一套新的地址,来进行块级别的访问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10张图片

把盘面抽象成一种线性结构
以一个盘面举例
相同磁道的东西一定放在一起的
整体可以看作是数组,设置数组名为 sector_disk1


初步完成了从物理逻辑到线性逻辑抽象的过程
因为看作是一个数组,而数组都是有下标的
假设数组下标为n,定位一个扇区,只需要数组下标就可以定位一个扇区了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11张图片

OS是以4KB为单位进行IO的,一个操作系统对应的文件块要包括8个扇区
计算机常规访问方式:采用起始地址+偏移量的方式
只需要知道数据块起始位置的地址,即第一个扇区的下标地址 + 4KB(块的类型)
可以把数据块看作一种类型

所以块的地址本质就是数组的一个下标N
N的地址在OS中被叫做LBA,即逻辑块地址

磁盘只认CHS,LBA如何跟磁盘地址互相转化?

假设LBA地址为6500 ,单片大小为5000
首先确定在那一面,也就相当于在哪一个磁头上
H(磁头): int n=6500/5000=1 说明H的地址在第2面上
C(柱面):6500/1000=6 1000为磁道的大小,对应的H就在6号磁道上
S(扇区): 6500 %1000=500


所求扇区 就在 2号面中的6号磁道的第500个扇区
连续读取8个扇区,就能得到块

3.文件系统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12张图片

为了方便管理,就把数组拆分为一个个的区域
若感觉管理500GB太难了,就减少管理,从而管理150GB,将管理小的经验复制,从而使每一个小的都管理好
从而使500GB整体管理好 ,这种思想就叫做分区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13张图片

虽然分完区小了很多,但依旧很大,所以操作系统对整个分区还会在做分组
假设每个区为150GB,就把15GB为一组,把其中一个组管理好了,按照一个组的管理方式就把所有组管理好了
由于每个区都可以分组,就有了 Block group


【Linux】基础IO——文件系统(上)_第14张图片

一个分区当中最开始有一个Boot Block
会保存与操作系统启动相关的内容,如分区表和操作系统镜像地址

一个组的结构

一个组中分为 Super Block(超级块) 、Group Descriptor Table(组描述符)、Block Bitmap、inode Bitmap(位图)、inode Table (inode表)、Data blocks(数据块)


Super Block 保存的是文件系统的所有属性信息 如文件系统的类型、整个分组的情况
Super Block在各个分组里面可能都会存在,而且是统一更新的
为了防止Super Block区域坏掉,如果出现故障,整个分区不可以被使用,所以要做好备份


Group Descriptor Table
GDT:组描述符 – 改组内的详细统计等属性信息,用来描述整个


一般而言,一个文件内部所有属性的集合,被称为inode节点 ,大小一般为128字节
一个文件,一个inode,一个分区内部也会存在大量的文件即会存在大量的inode节点,一个group,需要有一个区域专门保存该group的所有文件的inode节点 即 inode table -----inode表


文件的内容是变化的,用数据块对文件内容保存的,所以一个有效文件要保存内容就需要1/n数据块
若有多个文件就需要更多的数据块,数据块称为 Data blocks


linux查找一个文件,是要根据inode编号,来进行文件查找到,包括读取内容
一个inode对应一个文件,而该文件inode属性和该文件的数据块是由映射关系的


inode Bitmap
共有4096*8个比特位,按照从低向高扫描位图时,比特位的位置对应inode表中的inode
为1表示inode正常工作,为0表示inode不正常工作
每一个比特位表示 一个inode是否空闲可用


Block Bitmap
每一个bit位表示data block是否空闲可用


细节问题

1.inode与文件名
Linux系统只认inode编号,文件的inode属性中,并不存在文件名
文件名是给用户用的


2.目录是文件么?
是的,目录有inode和内容


3.任何一个文件,一定在目录内部,所以目录的内容是什么?
目录要有内容就需要数据块,目录的数据块里面保存的是该目录下 文件名和inode编号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目录内,文件名和inode编号互为key值


4.当我们访问一个文件的时候,是在特定目录下访问的 cat log.txt
1.先要在当前目录下,找到log.txt 的 inode编号
2.一个目录也是一个文件,也一定属于 一个分区,在该分区中找到分组,在该分组中对应的inode table中,找到文件的inode
3. 通过inode与 对应的data block的映射关系,找到该文件的数据块 ,并加载到OS,并完成到显示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