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保持开放性的小技巧

//01//

“开放性既不是一个人的表演,也不是温和的态度,而是要把自己的沟通过程变成一个开放系统,让对方的思想、观点可以涌入这个系统中。只有产生了真正的交互,我们才叫完成开放性的沟通。”

这是脱不花沟通课程中的一段话,阐述了开放性的含义,即所谓的开放性是能够让对方的思想,观点可以涌入这个系统中。

这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要如何去实践呢?

这里有一个很小的窍门,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把主语“”你“换成“我“,“我们”。

比如,你为什么没有交报告?

这话听起来就感觉让人不舒服,因为带着不满的情绪和没能按时完成工作的质疑。就像是我跑到你家门口,堵住你,跟你说今天不把这事说清楚了,你就别出门了。

你看这个过程中,就没有开放性可言。表面上看,好像也是在听对方的思想,但实际上是带着满满的抵触情绪,即我不欢迎你的思想。

但如果我们把主语换一下,感觉就完全一样了。

比如,我为什么没有拿到报告?

这句话就把问题放在了我自己身上,没有质疑,没有不满的情绪,只是一个询问,希望你能替我解答。

而这让你解答的过程,就是在把你的思想和观点涌入到这个谈话或者系统中。就好像我打开了一扇门,跟你说,快进来吧,快进来吧,我期待着呢。

这就是开放性。

//02//

这看上去好像挺容易的,不就是换一个主语吗?这连小学生都会做的,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其实我觉得,往往越朴素的道理,效果往往最好。这样很好理解,因为都是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本来就是大家都认同的,那么效果自然就是好的。

只是我们往往做不到而已。

就像这一个简单的主语转换,表明上好像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但实际上,这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就是在做换位思考。

所以有人会说,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语言会反过来塑造你的思维。

//03//

“万事皆可启发,一旦启发,必有交付;万事起于落实,没有落实,都是吹牛。”

我很喜欢这句话,道明了为什么知道这么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问题就出在落实上面。

所以既然我知道了这个小技巧,自然需要落实整改一下,毕竟不刻意练习的话,转眼就忘了。

于是我找了和同事的聊天记录,把那些你字开头的话,进行一个主语转化,以此来加深自己的理解。

以下是部分摘录:

原话:你把库房钥匙放在哪了?

改写:你知道我们库房钥匙在哪里吗?


原话:你这个方法不行。

改写:我们需要调整一下策略。


原话:你发错货了。

改写:我们需要优化一下发货流程,避免这种发错货的情况。


原话:你这个忘记登记了哦。

改写:我们这个登记的过程是不是可以优化一下,避免这种漏登记的情况。


原话:你这个账单还没有核对完哦。

改写:你看我能做些什么,来加快这个月的账单核对?

……

好吧,其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改写起来,其实也难。

很多话我自己感觉好像也没有问题,不过改写之后,的确会感觉比之前的表述要好很多。当然这种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过来了,只能说多去复盘,多去反思,这样在说话的时候,就会有这么一个意识,从而让自己慢慢的改过来。

记住,我们改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中保持开放性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