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聊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会带领大家走进著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一起考察群岛上部分动物的进化“成果”,看看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有哪些启示。
我先在引言中做了一些简单的引导性描述,然后看一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两种动物独特的生存模式,最后探讨一下我们如何在自己的“岛屿”上实现个人成长,做更好的自己。
引言
最近在重读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希望从书中汲取生活中的养分、工作中的灵感。
而谈及《物种起源》这部经典作品,必然会让我们想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当1935年达尔文乘坐贝格尔号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发现了岛上的各种奇特生物。很多生物与陆地上生长的表亲截然不同,特别是生活方式上,比如这里有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海鬣蜥,是一种水陆两栖的鬣蜥品种,会游到海中觅食。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存环境与最近的陆地截然不同,这就对岛上动物的生存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并且由于其与陆地间有大洋的阻隔,几乎与世隔绝,动物们无法像陆地上的表亲一样往更合适的地方迁徙。
因此,为了在荒芜贫瘠、资源有限的小岛上生存下去,动物们只能不断调整生存模式,不断进化。在这里,生存是第一驱动力。
现代科学也证实了,在岛屿上生存的动物往往比陆地上的表亲进化更为迅速。
目前地球上存在着很多类似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独立世界”,无论是板块漂移原因或者是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岛屿,或者是那些独立大陆,都在大洋中与陆地遥遥相望,与陆地基本隔绝,比如加拉帕戈斯群岛离最近的南美大陆的距离在1000公里左右。
在各个独立世界中,各种生物的进化与其陆地上的表亲完全分道扬镳,也让地球上的动物种群更为绚烂多姿,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有袋类动物、南极大陆的企鹅、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等。
下面,我们就踏着达尔文的脚步,登上加拉帕戈斯群岛,看看岛上两种奇特动物是如何生存的。
以血为生的尖嘴地雀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有一种雀鸟,在我国命名为“尖嘴地雀”,英文学名为Geospiza difficilis,这种地雀与其陆地上的表亲截然不同,其陆地上的表亲主要是以昆虫、种子为食,而尖嘴地雀的食物,却是鲣鸟的鲜血!
尖嘴地雀是一种很小的雀类,其力量非常弱,无法飞越风大浪急的大洋到达更适合生存的彼岸(这是所有被困岛上的动物的共性),当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将其困在了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它们唯有背水一战。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资源较为匮乏,缺少昆虫和种子,无法保障尖嘴地雀的生存,因此它们把目光转向了无辜的鲣鸟,鲣鸟是一种大型海鸟,以捕鱼为生。尖嘴地雀飞到鲣鸟的旁边,毫不留情地对着鲣鸟的尾羽附近啄上一口,然后吸食鲜血,转头时它们的喙部早已染得红红的。
其实,刚了解尖嘴地雀的时候,我以为它们的生存方式是像贼鸥一样偷(啄)鸟蛋,或者偷食鲣鸟捕回来的鱼,万万没有想到会成为“吸血鬼”,也许是“进化路上无对错”吧。
至于为什么鲣鸟会没有任何驱赶的意思,至今仍没有科学定论,部分科学家猜测可能是鲣鸟认为尖嘴地雀是在帮它们啄食寄生虫,就像牛椋鸟与牛的关系。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尖嘴地雀的行为虽然看上去不太舒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是成功的,它们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存了下来。
面临生死存亡的圣克鲁斯岛象龟
而与此同时,加拉帕戈斯象龟的亚种,圣克鲁斯岛象龟却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
加拉帕戈斯象龟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的物种,也是陆龟的一种。大家知道,龟类是冷血动物,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不适合其生存,而且其行动迟缓,难以躲避任何天灾人祸。
圣克鲁斯岛象龟生活的小岛上,基本上都是干旱的荒地,幸好岛上有一块大型的遮阴地,成为了象龟们的理想绿洲,可以躲避白天强烈的日光。当然,它们不必担心掠食者的攻击,因为它们在这个岛上是没有天敌的,唯一的敌人的就是环境。
每天一早,象龟们从这块遮阴地出发,越过漫长的沙地,慢慢爬到食物丰饶的觅食区域,吃饱喝足后,它们需要在中午烈日当空,地面温度升高之前返回遮阴地,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象龟们就日复一日地重复它们的佛系生活,令身为人类的我们羡慕不已。
不过,从人类的经验来看,佛系的生活往往会潜伏一定的危机,当然并不绝对,可不幸的是,龟龟们的佛系生活就埋藏着巨大的危机。
一方面,它们目前的遮阴地看似稳定,但一旦发生了生态灾难,如海啸飓风,或者植物大面积死亡时,这些象龟将无处可去。
另一方面,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的进程日益加剧,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始终存在,对于这些象龟生活的小岛影响更甚,未来一旦海平面上升到危险值,那么整座小岛都将被淹没。
龟龟们未来的生存何去何从,只能取决于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其种群是相当脆弱的。
启示1:自力更生才是王道
尖嘴地雀为了生存变成了吸血狂魔,而圣克鲁斯岛象龟却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来自于自然界的这种“比照”,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什么启示呢?
其实就是四个字 —— 自力更生。
生物进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自力更生的过程。在地球的各个地质纪年,都会发生气候变化,有时候变化是剧烈的,有时候则是范围广、时间长、影响深远的。为了生存,动物们唯有通过自己的力量不断进化。
人类自身的进化更是如此,在那饮毛茹血的时代,人类不断迁徙,不断适应环境,不断能动地改造环境,发明各种工具,最终击败了其他人种,如尼安德特人,从而有了人类社会。
尖嘴地雀实现了自我进化,与周围环境的变化充分握手,可以说是成功的,而圣克鲁斯岛象龟则面临着超出其进化速度的环境威胁,未来的命运将掌握在诸如海平面是否升高这样的“上帝之手”上。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更多时候也惟有自力更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刚进大学学习高等数学时,最开始的几节课感到很难,但学到后面却感觉越来越简单,我后来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复盘,发现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刚刚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和高中时代完全不同,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没有更多的背景信息供我们了解,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断层。有时候,“万事开头难”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而后面之所以越学越简单,是因为我们不想一开始就处在学业上的不利境地,因而会去自主地进行学习,力求搞懂每一道题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我们也摸清了一些学习规律,后面的学习就感觉非常简单了,层层递进,不定积分、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
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自力更生的过程。
那么,在我们的职场生涯中,应该如何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进化型快速成长呢?
启示2:重视任何具有挑战性的机会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尖嘴地雀也是一种雀鸟,雀鸟一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胆子较小,一旦听到响动或者感受到威胁都会作鸟兽散,典型的就如小区里的麻雀。而尖嘴地雀能够如此大胆地啄向比它们大n倍的鲣鸟,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对第一只尖嘴地雀是多大的一种挑战啊,而它们确实成功了,而正是因为它们成功迈出了这样的第一步,才最终达到了进化的巅峰,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迈过的就是第一步。
我们在工作中面临的真正挑战其实是,在什么都没有,信息又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工作。
我们刚刚入职一个新行业或一家新公司时,对我们是一种挑战,我们会感受到紧迫感。这时我们会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在入职前做好预习和调研工作,入职后虚心求教、快速学习,以最快的速度跟上节奏,开展工作。
我们刚刚被提升到中层管理者时,对我们是一种挑战,我们会感受到紧迫感。原本我们只需关心手头任务的完成质量、效率等因素,现在需要对整个部门负责,要整体把控部门未来的走向、要协调好各种资源、要控制部门的运营成本、要关注部门的人力资源等等,和之前完全换了一种维度,这时我们会主动地去学习,一方面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的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不断打磨,积累经验。
我们接受了一种超出我们以往经历的任务时,对我们是一种挑战,我们会感受到紧迫感。我们不光知识结构可能不匹配,现有的能力可能也跟不上,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短期内能快速学习,向行业专家虚心求教,并努力补齐知识和能力的短板,与相关方保持好的合作。
启示3:重视自己的“粮仓”储备
冬季是食物最为匮乏的季节,很多动物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平安过冬,都会在冬季来临前提前进行储粮,需要冬眠的动物在这个时候也会将自己吃得饱饱的,比如松鼠、熊、蹄兔等动物,这就是动物的粮仓。
我们也需要自己的“粮仓”,只不过我所说的粮仓是 知识和思维 的粮仓,作为自己大脑的补充。
人类的大脑其实已经非常强大了,但我们仍然无法仅仅依靠大脑将所有东西记忆下来。大脑的最大作用其实不是记忆,而是将你的日常思考和实践内化,从而能动地改造周遭世界。
其实这就需要我们迎合一下这位司令员,将记忆的一部分交给知识的“粮仓”,也就是下面我要说的“个人知识库”,我们不需要记住知识,而只需要知道知识在哪里,如何能找到知识,当然,现在的SaaS网盘基本都是默认带有搜索引擎的,这样我们只需记住关键词就可以了。
有了个人知识库的协助,我们的这位总司令就可以将重点放在知识经验的内化上了,也就是下面所说的“底层思维”。
在个人成长中,个人知识库和底层思维都是我们的粮仓,粮仓在手,万事不愁。
底层思维层面
底层思维在我的多篇文章中均有强调,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底层思维是我们每个人的竞争力所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底层思维。
笔者曾参加过一些公共职位招聘的笔试和面试,基本没有看过任何参考资料,最后仍然能够成功,靠的就是底层思维。
以这类考试惯用的结构化面试为例,很多人对于这种考试都有恐惧心理,面试官多,又不清楚问题的范围,这种心理会导致面试过程中的过度紧张,影响自己的发挥。
而在底层思维框架内,对于这类面试需要做的就是直击本源。对于这类面试,其本源就是考察你与职位的匹配度,并在该职位下是否具有解决能力。所以,你需要做的只是先去了解这个职位,充分理解这个职位的目标和理想,然后才是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尝试以这个职位的思维解决问题。这样万变不离其宗,所有面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个人知识库层面
建设个人知识库是我始终在强调和呼吁的。近年来我也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库,分类已经基本固定,内容不断扩大。
我的知识库是一种循环型知识库,分为以下三大区域:
知识收集区: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知识的存储地,不需要分类。
知识整理区:将目前所需知识分门别类,逐步将知识收集区内的知识迁移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知识总结区:将知识整理区中的重要知识进行消化,以写作的方式转换成最佳实践记录下来,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加深理解。只有自己真正理解过的知识才是最优的知识。
为什么需要分成三个区域呢?因为我们日常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知识的整理和知识的总结都是长期工作,而在日常工作中知识库本身又不能停摆,因此采用了这种方式,知识的收集区和知识的整理区日常都是可以使用的,而知识总结区和这两个区域间的唯一区别是,所有知识是经过自己过滤后的经验性总结,所以更具有参考价值。
个人知识库中也可以将底层思维纳入,前提是要把底层思维以语言的形式写下来作为总结,而大部分底层思维则需要内化到你的大脑中,并在日常不断实践再实践,遇到任何问题都能通过底层思维解决和判断。
一帆入海,向阳而生
自力更生并不意味着真正的与世隔绝,而是先让自己不断变强,达到遇强则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开辟自己的人生新航路。
当你足够强大时,只需扬起风帆,驶向蔚蓝的大洋即可,因为你足够强大,航行中遇到的任何狂风暴雨都能安然度过,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迎刃而解。
当你足够强大时,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时你也能够融入更高层次的圈子,和更优秀的人接触。
当你足够强大时,你会开始布局升级版的人脉圈子,你会考虑接入更多的副业工作、你会开始自己的自媒体生涯,你会开始参与各种高端的文化活动,你会参加各种分享,甚至自己成为分享人。
当你足够强大时,原本需要你自己找机会,现在则会有更多的好机会找你。
希望圣克鲁斯岛象龟在未来能顺利度过艰难险阻,继续生命的繁衍。
希望大家不断强大起来,编织自己的生态网,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