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先祝福孩子们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心路历程‖如何理解“心路历程”?
大学时,不论听讲《古代文学》,还是听讲《现代文学》,不同的教授都涉及到历朝历代的大作家的“心路历程”。而那时自己岁数小,听不大明白。参加工作后再回顾,才逐渐明白的——各位老师“苦口婆心”所讲的“心路历程”的含义……
可能自己到今天所理解的仍旧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还不够深入,并未探究到骨髓的程度。可希望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自己所理解的“心路历程”,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个人的心智的成长,成熟的过程。另一方面就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时,自己如何去调整个人的理想,使之与社会现实最大程度的去“兼容”。
当然完全的“兼容”不符合辩证法,而是最大限度的去兼并融合——如果不兼并融合会怎么样?你去汨罗江底去问问屈原先生“世人皆醉,我独醒。”结果是什么?
历史上有许多大文豪大作家。他的心路历程与社会思想并不兼容——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兼容,才成就了其在文学方面超人的造诣,上面提到的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知名的作家,具有开天辟地的作用。
再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名字——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等。这些灿若星辰,星罗棋布的作家群,正是由于这样的不如意,那样的苦难造就了这些“大家”。他们取得了彪炳千古,照耀古今的成就,指引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心路继续向前延伸……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宫刑”。我们汉民族名字的由来,就是由于那个强大的朝代——那是我们汉民族,最有血性的时期。
像司马迁那样,按照当时社会的价值观要求——司马迁应该自杀,来免除他所要遭受的屈辱,这样才符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而司马迁却选择了苟活下来。
治罪之前,要是硬梗着脖子不自杀,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汉文帝的舅舅担任宰相出了问题,有司要治他的罪。而这个“国舅爷”大人害怕死的时候——刀子割得疼,绳子勒得疼,吃了毒药肚子疼,投到水里怕凉坏了身子……
反正是不想死,或者说是不敢去死。皇帝让大臣们到他们家,给他来了个“活出殡”,活活的把他逼死了——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宰相田玢(也是“国舅爷”的身份)“自编自导”的“活出殡”的情节,不知道是否借用了这个典故!
所以汉代的官员,不论是你犯了什么罪,不论是否受到了冤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酷吏张汤就是受到了冤屈的(我们先不用去谈什么因果报应,人家的死就是一个冤案。)但人家毫不迟疑,慷慨赴死!赢得了张家后人七世之荣,跨越了前汉和后汉。这样的事例在汉代不胜枚举。
在司马迁所写的《报任安书》中,回顾自己所遭受的屈辱都“汗流浃背”!但为了完成“究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个名字是后人给加的。)的写作,才苟且活下来——其实这个借口是不能够成立的。
中国自古以来,严禁个人编修史书,即使是作为国家的编修史书的官员,也是不允许的,只有皇帝下达敕令编修史书才可以的。作为“太史令”司马迁来讲,对这条禁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却堂而皇之的拿来当借口,是不是有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意味?
而且司马迁也曾经偷偷地烧掉了,他第一次编写的《史记》——难道是以为自己写的太蹩脚了?他应该知道,如果皇帝知道了自己私自编修史书,可能得到的结果比那个“宫刑”还要严重!
只是司马迁遇到了一个相对开明的皇帝——汉武帝。汉武帝看到了司马迁所编修的史书后,认为这只是一个史官做了应该做的一件事情而已。
汉武帝虽然杀人如麻,但对于文人还是容得下的——他生活的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司马迁不仅仅没有受到追究,反而成为一个在皇帝允许下的“修史工程”。
这样才出现了“二十四史”的开篇之作,奠定了后来史书的基本的体例,具有了划时代的开创意义。据说,司马迁最后的结局是自杀了,他的内心是经过了怎样的煎熬才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后世不论是对司马迁,还是对他所编修的《史记》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仅是卓越超群的一部史书,也堪称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典范!
由此可见,他生前的煎熬,也是值得的!
唐代的诗人也宛若天空中的星辰那样多,那样灿烂。“千金散去还复来”的李白,呐喊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那样的狂放不羁。
可放浪形骸包裹着的是一颗怎样的心呢?从遇赦后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诗中就可以“管中窥豹”了——李白的内心之中还是在朝堂之上的。
可冰清玉洁的他,生活在那样一个污浊的社会,贫困潦倒客死舟中就成了宿命了——宋代的大文豪“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也是遇赦北还途中,客死于苏州一带的舟中。
如果说有逍遥自在的,是唐代的“长安米贵,居之不易。”的大诗人白居易——人家年轻的时候,在扬州的瘦西湖边的莺歌燕舞丛中,流连忘返;
中年时在杭州的西湖边上看那“浅草没马蹄”,悠哉悠哉;年老了,在帝都附近的香山的豪华奢靡的别墅之中,颐养天年——连掉颗牙也赋诗一首,聊表纪念,真可谓是潇洒自在了一生。
可人家吟唱的却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仿佛是从今天的社会“穿越”过去一样,大有“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大声的为人民疾呼,大声的为人民呐喊,把“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心头!
而到了抒写个人生活的时候,就变成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今天正好是“六一”, 后两句诗应该排个幼儿节目,上今天的舞台表演一番,真的是很清新雅丽,老少皆宜的。
还有那个写《枫桥夜泊》的张籍,名落孙山之后,郁郁不得志,消沉的乘船回家。却写下了,将“物象”与自己的心境高度交融在一起的,名传千古的诗歌。
是呀,后人谁知道当年的状元是谁?榜眼是谁?探花又是谁呢?记住的却是一个“落榜生”——“真是英雄不问出处!”
似乎只有苦难,才能创造那种流传千古的诗句,才能造就那些流传千古的诗人,诗句。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个典故诞生了——“江郎才尽”。
那个江淹,年轻时遭受了不少苦难,却文思泉涌,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洛阳纸贵的篇章。可后来身居高位,政务繁忙,仕途得意,应酬多了,心静不下来了,“提笔忘词”就理所当然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顺风顺水的,并不一定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似乎只有颠沛流离,阅历多了,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多一些“底色”——可见事物都是两重性的,“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却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户。”
那个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她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家庭由社会上的巅峰跌入到了低谷——生活贫困潦倒,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他最为疼爱的小儿子在十岁时,却因病饿而死!而他却“一把辛酸泪”地创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巨著《红楼梦》——如果曹公九泉有知,现在有很多人竟凭借着他的这部“大部头”作品“吃香的,喝辣的。”,不知九泉下的他做何感想?
如果曹雪芹的家庭不出现变故——那么在当时的社会上,只是又多了一个善于应酬的“饱食逍遥游的”,又有些多愁善感的公子哥儿——他个人的不幸造就了后世对他的膜顶礼拜!
所有的大作家似乎都不希望自己的经历当中,有那么那么多的苦难。但是谁能把握的那么好呢?有,人家白居易家族之中,几世为官,研磨透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人家的这个“善”,不仅仅指的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也包括了物质生活——人家是“官N代”,手中不缺银子,可以逍遥自在的,内心之中也不惧怕那个“米贵”的长安。
而对于我们这些小人物来讲,“心路历程”似乎只剩下了“磨难”的代名词,还是敬而远之些得好——“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我们还是做“闲云野鹤”,自由自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