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亨利·大卫·梭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梭罗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名叫康科德的小镇,1862年5月6日因肺结核在康科德不幸病逝。
《瓦尔登湖》是梭罗从1845年7月4日到1847年9月6日为止(两年两个月零二天),在瓦尔登湖旁边自己建的小木屋里写下来的。虽然是短短两年间写成的,却有着百年不衰的精神力量。
梭罗为什么会搬到瓦尔登湖旁边?又为何搬走?
梭罗在《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里写到:
“一个人到了生命的某个阶段,习惯于把每一个地方都视为可能安家落户的处所。住宅不就是一个座位吗?-如果是乡村里的座位那就更好”
“我到林中去,是因为我希望过深思熟虑的生活,只是去面对生活中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能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而不要等到我临死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生活过。”
至于搬走的原因:
“我离开森林跟我进入森林一样都有充足的理由。也许在我看来我要过好几种生活,无法为那种生活花更多的时间。我们那么容易不知不觉陷入某一条道路,为自己踏出旧辙,这真是令人惊奇。我住在还不到一周,就从我门口到湖边踏出一条小路。虽然距今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小道依然清晰可见。说真的,我恐怕有其他人已陷入这条道路,从而使这条路继续敞开。”
《瓦尔登湖》为什么这么火?
梭罗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方哲学的影响。《瓦尔登湖》里有不少孔子的经典语录。东方哲学已不同的方式重返中国,必然会受到追捧。
有一个原因是,梭罗跟中国古代隐士有所不同。“隐士”们大多是因为仕途不顺,人生不得意,退而隐居,避开人世喧嚣。梭罗却在人生顶峰时期选择了这样朴实的生活方式,只是为了体验人生。
因为思想上有共同点,而又有所不同,使《瓦尔登湖》受到了追捧。
等等,梭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要读懂一本书就得看懂一个作者。
梭罗死后,他是挚友爱默生在1862年5月9日写了一篇文章来几年这位“隐士”。作为梭罗的朋友,我想没人能比爱默生更懂梭罗了(梭罗没结过婚,《瓦尔登湖》里也没谈到他喜欢过谁)。
文章中有下面几段话:
“尽管他是个隐士,淡泊寡欲,但是他很有同情心,他能全身心地,孩童般地投入到他喜爱的年轻人中去,愉快地招待他们。”
“他是真理的代言人和实践者-生来就是,因此不断陷入戏剧性的境遇中。1847年,由于不满财政支出的某些用途,他拒绝缴纳镇里的课税,被关入监狱。一个朋友替他缴了税,他才获释。”
“任何反对或是嘲笑,他都不以为然。”
“他为当前而生活,不为过去所烦累和困扰。如果昨天他向你提出一个新的建议,他今天会向你提出另一个,同样地富于革命性。”
“梭罗对自然界的每件事同样感兴趣。他深刻的洞察力发现了整个自然界的相似规律”
“我本来只有耳朵,现在却有了听觉,
以前只有眼睛;现在却有了视觉;
以前是一年年过,而今活在每一个刹那,
以前只知道学问,现在却能辨别真理”
(梭罗的诗)
“他的灵魂是应当和最高贵的灵魂做伴的;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已将这个世界上的可能性用得淋漓尽致;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美德,有美,他会找到一个家。”
爱默生对梭罗的认识大致就这些,不多不少,具体又清晰。
梭罗即是隐士又是斗士。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一八四九年他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民的不服从》(作为单行本出版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被人认为是历史上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一,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印度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他那里,有着某种隐士和斗士的奇妙结合。
梭罗并不希望别人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因为他希望自己也不总是过去所是的人。他不执意要做一名隐士,他想隐居时,他就来了,他觉得够了时,他就去了。
梭罗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就有一个人生目标-追求真理,探索自然规律。而他的一切行为和思想都在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着。这也就说明了,他为什么要隐居,一个人,一间房子,在一个湖边,一片森林里,和动物同居,写下一本跨时代的著作。
怎样读懂这本著作?
读懂这本书,就得回到那梭罗所生活的时代。但是单凭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还不够,还得有所经验。然而有了这些好像还不够,好事物要慢慢品味,《瓦尔登湖》读一遍不够,两遍不够,每天都读也未必正确;隔一段时间,留个半天时间,远离尘世,一字一句去读,才能体验到梭罗的世界。
本想写更多,但对《瓦尔登湖》的理解还不够深,只能从浅薄的地方论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