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每一种兴趣,都蕴藏着价值。”

“每一种兴趣,都蕴藏着价值。”

这两天看了一份报告,《2022中国百大兴趣族群图鉴》,由巨量算数研究院编发。内容很有意思,核心思想是“兴趣已成为自我表达的方式,拥有共同兴趣的族群(人群、群体)也逐步发展成独特的圈层生态并催生着圈层经济的发展”,理论依据很可能来自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很有意思),在营销上表现简要来说就是相同族群下(可以理解成阿德勒的共同体),更容易获得存在感、归属感、幸福感(个人认为还要加上纯粹感),因此,你会倾向于来自族群内部的产品和服务的推荐,有更强的消费欲望,而这,将会逐步演变成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基于圈层(多个族群的集合)推荐和口碑评价的模式

这当然也跟现今的消费观的变化有关,当前用户逐步把关注点从产品的品牌上,聚焦到产品的体验上,包括个性的宣扬、情感的共鸣、身份的和谐。如果能够掌握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或许能够为行业和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里我想到一个案例,就是前段时间爆火的KFC可达鸭玩偶事件,完成做到了入圈和破圈两个阶段)

报告中还给出了探索路径的业务逻辑就不作扩散 ,这里想强调或者觉得有意思的是,如何去定义兴趣人群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兴趣?报告提到“兴趣是在探索某项事物时,愿意倾注情感、投入时间、花费金钱、并带来身心愉悦、充实自我等价值成就的心理活动倾向”。(非常有意思,商机就在这里,投入时间和花费金钱)。

然后,如何去表征兴趣人群?报告中采用内容兴趣、行业兴趣、兴趣广度作为指标,内容兴趣反映内容浏览倾向(需求输入),行业兴趣反映潜在商业和消费倾向(消费输出),而重要地,兴趣广度反映群体在规模、活跃度、消费和营销等关键行为上的差异性(需求如何转化为消费)。重点的来了,那么兴趣广度用什么可量化的指标来体现呢?用户规模、在线时长、消费金额、广告点击量,实在是妙啊,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次浏览、关注、收藏、点击,背后都是可量化用户甚至族群画像和商机——“每一种兴趣,都蕴藏着价值”——不禁感慨,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多有价值。还有,请不要在否定自己的兴趣了,知道吗?

最后报告还根据兴趣广度将族群圈层分为低中高,我应该是低兴趣族群,你们呢:
1.低兴趣广度(1个兴趣)族群圈层主要特征——用热爱拥抱生活,内心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们对兴趣花费时间多,参与程度深,态度专一且稳定,沉浸在兴趣爱好行为中。兴趣爱好主导着他们的生活方向和消费重心,也为他们提供乐趣享受和情感依赖。
2.中兴趣广度(2个兴趣)族群圈层主要特征——用体验丰富人间理想,在体验中解锁生活新关卡:他们既有理想与现实(矛盾型),也有诗歌与远方(统一型),在两个中心兴趣和身份之间切换,在兴趣爱好上喜欢“不做选择的我都要”。
3.高兴趣广度(3个及以上)族群圈层主要特征——*用好奇探索大千世界,保持好奇心与世界并肩:他们注意力分散、喜欢不断了解接触新事物,但持续停留时间周期短暂,比较容易为兴趣爱好产生激情或冲动的行为,追求群体内的认同和交流,整体情绪阈值较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28——“每一种兴趣,都蕴藏着价值。”)